《Protel2004完全学习手册》是2005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文涛。
基本介绍
- 书名:Protel2004完全学习手册
- 作者:刘文涛
- ISBN:7121008653
- 类别:教育
- 页数:436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5 年2月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 丛书名: EDA工具套用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特色:
*从实用角度出发,全面介绍新一代完整的板级设计工具——Protel 2004。
*以典型实例为主线,讲述如何绘製和设计电路原理图和PCB、PCB信号完整性分析和电路仿真。
*图书内容全面、实用性强,适合高等院校学生和广大电路设计与製版人员阅读。
本书从实用角度出发,全面介绍了新一代完整的板级设计工具——Protel 2004的基本操作及使用环境、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印刷电路板的设计,对电路仿真和信号完整性分析等进行了重点讲解。全书以多个典型的实例讲述如何在Protel 2004环境,绘製与设计电路原理图和PCB,以及PCB信号完整性分析和电路仿真。
目录
第1章 protel 2004概述
1.1 protel简介
1.1.1 protel 2004的发展演变
1.1.2 protel 2004的特点
1.1.3 protel 2004的组成
1.2 protel 2004的系统安装
1.2.1 protel 2004安装的系统需求
1.2.2 protel 2004的版本
1.2.3 安装过程
第2章 protel 2004工作环境
2.1 启动protel 2004
2.2 认识protel 2004
2.2.1 protel 2004的选单
2.2.2 电路设计步骤
2.2.3 画原理图的步骤
2.2.4 画印製板步骤
2.2.5 protel 2004的文档组织结构
2.3 protel 2004的基本操作工具
2.3.1 滑鼠
2.3.2 键盘
.2.4 关于元件库
2.4.1 加入元件库
2.4.2 查找元件
2.4.3 放置元件
2.4.4 隐藏管脚
2.5 设定protel 2004的系统参数
2.5.1 常规参数设定(general选项卡)
2.5.2 外观参数设定(view选项卡)
2.5.3 透明效果设定(transparency选项卡)
2.5.4 版本控制设定(version control选项卡)
2.5.5 备份选项设定(backup options选项卡)
2.5.6 项目选项卡
2.6 文档选项设定
2.6.1 设定图纸外形
2.6.2 设定图纸属性
本章习题
第3章 原理图操作基础
3.1 视窗操作
3.1.1 视窗缩放
3.1.2 视窗排列
3.2 元件操作
3.2.1 选择元件
3.2.2 移动
3.2.3 拖动
3.2.4 剪贴
3.2.5 排列与对齐
3.2.6 属性编辑
3.3 撤销与重複
3.4 列印
本章习题
第4章 绘製原理图
4.1 元件操作
4.1.1 放置元件
4.1.2 设定元件属性
4.1.3 放置元件实例
4.2 电源符号
4.3 连线线路
4.4 画图
4.4.1 原理图图形工具列
4.4.2 绘製直线
4.4.3 绘製多边形
4.4.4 绘製椭圆弧线
4.4.5 绘製圆弧
4.4.6 绘製贝赛尔曲线技巧
4.4.7 绘製矩形
4.4.8 绘製饼形
4.4.9 绘製圆形与椭圆形
4.5 自动平移的设定
4.6 节点
4.7 标注
4.7.1 添加标注
4.7.2 添加文本框技巧
4.7.3 放置图片
4.7.4 特殊字元串
4.8 标题栏
4.8.1 两种标题栏
4.8.2 设定标题栏
4.8.3 设定栅格
本章习题
第5章 原理图基础实例
5.1 基本布局
5.2 网路标号
5.3 汇流排的套用
5.3.1 画汇流排
5.3.2 画汇流排分支线
5.4 i/o连线埠
5.5 栅格和指针的设定
5.6 图纸的设定
本章习题
第6章 元件库
6.1 整体编辑功能
6.2 元件排序
6.2.1 元件排序命令
6.2.2 元件排序
6.3 非电气图件的套用
6.3.1 非电气元件的使用方法
6.3.2 向原理图添加图片
6.4 製作元件
6.4.1 认识元件与元件编辑环境
6.4.2 led的製作
6.4.3 数据报表
本章习题
第7章 层次式电路设计
7.1 层次式电路图的概念
7.2 层次式电路图的操作
7.2.1 电路方框图
7.2.2 电路方框图i/o口
7.2.3 i/o 口
7.3 层次化原理图的设计方法
7.3.1 由上而下的方法
7.3.2 绘製下层电路
7.4 重複性层次式电路图
7.5 各层电路图间的切换
7.5.1 从母图切换到子图
7.5.2 从子图切换到母图
本章习题
第8章 网路报表
8.1 文本编辑器
8.2 编译工程及查错功能
8.2.1 编译前设定工程参数
8.2.2 编译工程及检查系统错误
8.3 关于网路表
8.3.1 设定网路表
8.3.2 产生网路表
8.4 创建层次表
8.5 元件交叉参考表
8.6 元件报表
第9章 sch原理图实例
9.1 绘製根层电路图
9.1.1 製作元件
9.1.2 放置元件
9.1.3 连线线路
9.1.4 放置层次式电路图组件
9.1.5 放置网路标号
9.2 绘製下层电路图
本章习题
第10章 pcb编辑环境
10.1 认识protel 2004的pcb编辑环境
10.1.1 开启一个新项目
10.1.2 打开一个pcb档案
10.1.3 进入pcb编辑器
10.1.4 pcb浏览器
10.2 印刷电路板概述
10.3 设定环境参数
10.3.1 图纸的设定
10.3.2 板层的类型
10.3.3 板层的设定
10.4 规划电路板
10.5 电路板设计步骤
第11章 pcb的操作
11.1 快捷键
11.2 快捷选单常用命令
11.3 视窗操作
11.3.1 缩放视窗操作
11.3.2 视窗排列技巧
11.3.3 工作区排列
11.4 放置元件与属性编辑
11.4.1 元件的放置与属性编辑
11.4.2 人工布线
11.4.3 圆弧布线的放置与属性编辑
11.4.4 尺寸线的放置与属性编辑
11.4.5 坐标
11.4.6 焊盘的放置与属性编辑
11.4.7 过孔
11.5 撤销与重複
11.6 元件的移动
11.7 删除
11.8 剪贴
11.9 设定原点和跳跃
11.10 档案操作
11.11 列印
本章习题
第12章 pcb设计规则与信号分析
12.1 设计规则
12.1.1 走线规则
12.1.2 製造方面的规则
12.1.3 高速电路设计规则
12.1.4 元件布置方面的规则
12.1.5 信号完整性规则
12.2 设计规则检查电路板
12.2.1 设计规则检查
12.2.2 清除错误标记
12.3 元件分布密度图
第13章 人工布线製作pcb板的步骤
13.1 定义电路板
13.1.1 直接定义电路板
13.1.2 採用选单命令定义电路板
13.2 放置设计对象
13.2.1 元件封装的放置与属性设定
13.2.2 铜膜线的放置与属性设定
13.2.3 圆弧线与属性设定
13.2.4 尺寸线与它的属性
13.2.5 坐标
13.2.6 文字与它的属性
13.2.7 焊盘与它的属性
13.2.8 过孔与它的属性
13.2.9 填充与它的属性
13.2.10 敷铜与它的属性
13.2.11 用轮廓线包围焊盘、铜模、填充等对象
13.2.12 焊盘泪滴处理
13.2.13 放置元件屋
13.2.14 放置禁止层轮廓线的对象
13.2.15 放置一根线
本章习题
第14章 自动布线
14.1 布线前準备
14.2 在pcb编辑器中载入网路表和元件
14.3 元件布局
14.3.1 元件的自动布局
14.3.2 手工调整元件布局
14.4 自动布线
14.4.1 自动布线之前的必要设定
14.4.2 自动布线
14.4.3 自动布线后电路板资料
14.5 电路板设计的一些经验
14.5.1 电路板的材料选择
14.5.2 电路板尺寸的设定
14.5.3 元器件布局
14.5.4 布线
14.5.5 焊盘
14.5.6 跨接线
14.6 高频布线
14.6.1 高频布线要注意的问题
14.6.2 高频布线时的抗干扰问题
14.6.3 信号完整性分析
本章习题
第15章 pcb元件库
15.1 製作pcb元件
15.1.1 创建pcb元件的步骤
15.1.2 启动pcb元件库编辑器
15.1.3 pcb元件库绘製工具及命令介绍
15.1.4 pcb元件库管理命令介绍
15.1.5 手工创建新的元件封装
15.2 利用嚮导製作pcb元件
15.3 创建集成元件库
15.4 製作一个简单的元件
15.4.1 进入元件编辑器
15.4.2 元件资料
15.4.3 製作元件
15.5 将protel 99se的元件库转换到protel 2004中
第16章 製作pcb板实例
16.1 一个简单的电路板实例
16.1.1 前期準备工作
16.1.2 设计规则
16.1.3 设计规则检查
16.1.4 自动布线与手工修改
16.1.5 生成专用元件封装库
16.2 单片机电路板
16.2.1 前期工作
16.2.2 定义板框
16.2.3 载入网路与学习编辑元件封装
16.2.4 元件布局
16.2.5 自动布线
16.2.6 手工布线
16.2.7 整体编辑
16.3 3d效果图
第17章 pcb信号完整性分析
17.1 设定信号完整性分析规则
17.2 设定信号完整性模型
17.3 反射分析
17.4 串扰分析
第18章 製作pcb高级技术
18.1 放置矩形的铜膜
18.2 敷铜
18.3 包地
18.4 补泪滴
18.5 内层
18.6 pcb后期的一些输出文档
18.6.1 生成底片档案
18.6.2 生成元件清单
18.6.3 生成网路表
18.7 pcb电路的接地技巧
第19章 仿真
19.1 仿真基础
19.2 仿真元件参数设定
19.2.1 仿真元件
19.2.2 设定仿真原理图中的元件参数
19.2.3 放置激励源
19.3 设定仿真方式
19.3.1 选择仿真工作的一些巨观参数
19.3.2 选择仿真方式
19.4 仿真步骤
19.5 查看仿真结果
19.5.1 添加新波形显示
19.5.2 波形的层叠显示
19.5.3 调整波形的显示範围
19.6 用实例介绍电路的仿真
19.6.1 模拟电路的仿真
19.6.2 数字电路的仿真
第20章 pld与fpga设计
20.1 可变成逻辑器件概述
20.1.1 基于乘积项(product-term)的pld结构
20.1.2 乘积项结构pld的逻辑实现原理
20.1.3 fpga
20.1.4 基于查找表(lut)的fpga结构
20.1.5 fpga逻辑实现原理
20.2 使用protel设计pld实例
20.2.1 pld器件的选择和输入输出的确定
20.2.2 创建包括头信息的源档案
20.2.3 设定仿真向量
附录a 快捷键列表
a.1 原理图编辑器与pcb通用的快捷键
a.2 原理图编辑器快捷键
a.3 pcb编辑器快捷键
附录b 集合库与pcb封装库
b.1 集合库
b.2 pcb封装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