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el 99 SE实用教程(第3版)》是2013年3月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顾滨、赵伟军。
基本介绍
- 书名:Protel 99 SE实用教程(第3版)
- 作者:顾滨 赵伟军
- ISBN:9787115292261
- 页数:234
- 定价:32.00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年3月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开
- 丛书名: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 版次:3-1
- 责任编辑:桑珊
- 千字数:385
编辑推荐
累计销售8万册,畅销教材修订
全书贯穿电子钟从原理图设计到生成印製电路板图的电路设计製作全过程。
内容简介
本书以电子钟的设计为实例,全书贯穿电子钟从原理设计到生成印製电路板图的整个电路设计製作过程。全书共分10章,全面介绍了Protel 99 SE的工作界面、基本组成、各种常用编辑器和常用工具等基础知识,并详细介绍了电路原理图的设计、网路表的生成、印製电路板的设计方法及操作步骤,并介绍了从Protel 99 SE平稳过渡到Protel DXP 2004 SP2的知识,以适应设计系统软体升级的需要。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电路CAD的人员阅读参考。
图书目录
第1章 Protel 99 SE简介 1
1.1 Protel 99 SE的组成 1
1.2 Protel 99 SE的运行环境 2
1.3 Protel 99 SE的操作环境及特点 2
1.3.1 专题资料库管理环境 2
1.3.2 原理图设计环境与特点 3
1.3.3 印製电路板设计环境与特点 4
1.4 电路板设计的基本步骤 6
专业英语辞彙 6
习题 7
第2章 原理图设计 8
2.1 原理图设计的步骤 8
2.2 绘製原理图前的必要準备 9
2.2.1 启动Protel 99 SE 9
2.2.2 创建原理图设计档案 9
2.2.3 启动原理图编辑器 10
2.2.4 设定原理图图纸 11
2.2.5 装入元件库 12
2.3 放置元件 13
2.3.1 利用浏览器放置元件 13
2.3.2 利用选单命令放置元件 14
2.3.3 元件的删除 14
2.3.4 元件位置的调整 15
2.3.5 改变元件属性 16
2.4 绘製原理图 17
2.4.1 画导线 17
2.4.2 利用网路标号实现电气连线 18
2.4.3 放置电路节点 20
2.4.4 放置电源及接地符号 20
2.4.5 画汇流排 21
2.4.6 绘製汇流排分支线 21
2.4.7 放置输入/输出连线埠 22
2.4.8 导线的移动 23
2.5 绘製原理图的方法总结 23
2.6 原理图档案的管理 26
2.6.1 保存档案 26
2.6.2 关闭档案 26
2.6.3 保存备份档案 26
2.6.4 打开档案 27
2.6.5 其他档案管理操作 27
专业英语辞彙 28
习题 28
上机实践 29
2.1 原理图设计的步骤 8
2.2 绘製原理图前的必要準备 9
2.2.1 启动Protel 99 SE 9
2.2.2 创建原理图设计档案 9
2.2.3 启动原理图编辑器 10
2.2.4 设定原理图图纸 11
2.2.5 装入元件库 12
2.3 放置元件 13
2.3.1 利用浏览器放置元件 13
2.3.2 利用选单命令放置元件 14
2.3.3 元件的删除 14
2.3.4 元件位置的调整 15
2.3.5 改变元件属性 16
2.4 绘製原理图 17
2.4.1 画导线 17
2.4.2 利用网路标号实现电气连线 18
2.4.3 放置电路节点 20
2.4.4 放置电源及接地符号 20
2.4.5 画汇流排 21
2.4.6 绘製汇流排分支线 21
2.4.7 放置输入/输出连线埠 22
2.4.8 导线的移动 23
2.5 绘製原理图的方法总结 23
2.6 原理图档案的管理 26
2.6.1 保存档案 26
2.6.2 关闭档案 26
2.6.3 保存备份档案 26
2.6.4 打开档案 27
2.6.5 其他档案管理操作 27
专业英语辞彙 28
习题 28
上机实践 29
第3章 製作原理图元件 33
3.1 原理图元件库编辑器的启动 33
3.2 製作元件前的準备 34
3.2.1 编辑器的视窗组成 34
3.2.2 绘图工具 34
3.2.3 符号工具 35
3.3 创建原理图元件库档案 36
3.4 设定工作环境 36
3.5 绘製元件 37
3.6 设定元件属性 39
3.7 保存元件 39
3.8 製作元件方法总结 39
专业英语辞彙 40
习题 40
上机实践 40
3.1 原理图元件库编辑器的启动 33
3.2 製作元件前的準备 34
3.2.1 编辑器的视窗组成 34
3.2.2 绘图工具 34
3.2.3 符号工具 35
3.3 创建原理图元件库档案 36
3.4 设定工作环境 36
3.5 绘製元件 37
3.6 设定元件属性 39
3.7 保存元件 39
3.8 製作元件方法总结 39
专业英语辞彙 40
习题 40
上机实践 40
第4章 完成原理图设计 42
4.1 完成原理图设计 42
4.1.1 回到原理图设计编辑环境 42
4.1.2 在原理图中添加用户自己製作的元件 42
4.2 美化原理图 43
4.2.1 画图工具(Drawing Tools) 43
4.2.2 向原理图中添加文字 45
4.2.3 向原理图中添加图片 47
4.3 产生报表 50
4.3.1 生成网路表档案 50
4.3.2 生成元件列表档案 52
4.3.3 生成电气规则测试报告 55
4.3.4 其他报表档案 56
4.4 原理图的列印 57
4.4.1 设定印表机 57
4.4.2 列印输出 59
4.5 层次原理图 60
4.5.1 概念 60
4.5.2 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 60
专业英语辞彙 68
习题 69
上机实践 69
4.1 完成原理图设计 42
4.1.1 回到原理图设计编辑环境 42
4.1.2 在原理图中添加用户自己製作的元件 42
4.2 美化原理图 43
4.2.1 画图工具(Drawing Tools) 43
4.2.2 向原理图中添加文字 45
4.2.3 向原理图中添加图片 47
4.3 产生报表 50
4.3.1 生成网路表档案 50
4.3.2 生成元件列表档案 52
4.3.3 生成电气规则测试报告 55
4.3.4 其他报表档案 56
4.4 原理图的列印 57
4.4.1 设定印表机 57
4.4.2 列印输出 59
4.5 层次原理图 60
4.5.1 概念 60
4.5.2 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 60
专业英语辞彙 68
习题 69
上机实践 69
第5章 印製电路板的设计 72
5.1 印製电路板的设计步骤 72
5.2 创建PCB图档案 73
5.3 装载元件库 74
5.4 设定电路板工作层面 75
5.4.1 有关电路板的几个基本概念 75
5.4.2 工作层面的类型 76
5.4.3 设定工作层面 77
5.5 规划电路板 79
5.6 装入网路表与元件 81
5.7 元件布局 84
5.7.1 元件的自动布局 84
5.7.2 元件的手工布局与调整 85
5.7.3 元件标注的调整 87
5.8 自动布线 87
5.8.1 网路的分类 88
5.8.2 设定布线规则 89
5.8.3 自动布线 93
5.8.4 设计规则的检测 95
5.8.5 电路板的手工修整 96
5.9 给电路板添加标注 98
5.9.1 标注文字 98
5.9.2 标注尺寸 100
5.9.3 放置定位孔 100
5.10 三维视图 101
5.11 PCB图的列印输出 102
5.11.1 设定列印预览 103
5.11.2 列印输出的概念 103
5.11.3 改变列印输出设定 103
5.11.4 在列印输出中指明层面 104
5.11.5 设定印表机 104
5.11.6 改变纸的方向、比例和其他的列印设定 105
5.11.7 列印输出 105
5.12 PCB图的报表生成 106
5.12.1 引脚信息报表 106
5.12.2 电路板信息报表 106
5.12.3 其他报表 110
专业英语辞彙 113
习题 113
上机实践 114
5.1 印製电路板的设计步骤 72
5.2 创建PCB图档案 73
5.3 装载元件库 74
5.4 设定电路板工作层面 75
5.4.1 有关电路板的几个基本概念 75
5.4.2 工作层面的类型 76
5.4.3 设定工作层面 77
5.5 规划电路板 79
5.6 装入网路表与元件 81
5.7 元件布局 84
5.7.1 元件的自动布局 84
5.7.2 元件的手工布局与调整 85
5.7.3 元件标注的调整 87
5.8 自动布线 87
5.8.1 网路的分类 88
5.8.2 设定布线规则 89
5.8.3 自动布线 93
5.8.4 设计规则的检测 95
5.8.5 电路板的手工修整 96
5.9 给电路板添加标注 98
5.9.1 标注文字 98
5.9.2 标注尺寸 100
5.9.3 放置定位孔 100
5.10 三维视图 101
5.11 PCB图的列印输出 102
5.11.1 设定列印预览 103
5.11.2 列印输出的概念 103
5.11.3 改变列印输出设定 103
5.11.4 在列印输出中指明层面 104
5.11.5 设定印表机 104
5.11.6 改变纸的方向、比例和其他的列印设定 105
5.11.7 列印输出 105
5.12 PCB图的报表生成 106
5.12.1 引脚信息报表 106
5.12.2 电路板信息报表 106
5.12.3 其他报表 110
专业英语辞彙 113
习题 113
上机实践 114
第6章 PCB图设计常用操作功能 115
6.1 放置工具的使用 115
6.1.1 绘製导线 116
6.1.2 放置焊盘及其属性编辑 116
6.1.3 放置过孔及其属性编辑 117
6.1.4 放置字元串 118
6.1.5 放置位置坐标 119
6.1.6 放置尺寸标注 119
6.1.7 设定坐标原点 120
6.1.8 放置元件 121
6.1.9 边缘法绘製圆弧 122
6.1.10 中心法绘製圆弧 122
6.1.11 绘製任意角度的圆弧 123
6.1.12 绘製整圆 123
6.1.13 放置矩形填充 124
6.1.14 放置多边形填充 125
6.1.15 其他工具 126
6.2 选用元件与元件浏览 126
6.2.1 装载与卸载元件库 126
6.2.2 由设计管理器选用元件 127
6.2.3 浏览元件 127
6.2.4 直接选用元件 128
6.3 选取与取消选择 128
6.3.1 选取 128
6.3.2 选取嚮导 130
6.3.3 取消选取 131
6.4 元件属性的编辑 131
6.4.1 单个元件属性编辑 131
6.4.2 多个元件属性的整体编辑 132
6.5 元件的移动、删除、剪下与贴上 133
6.5.1 元件的移动 133
6.5.2 元件的删除 134
6.5.3 元件的剪下、贴上 134
6.6 元件的布置 134
6.6.1 阵列式元件的布置 135
6.6.2 元件的排列与对齐 136
6.7 导线的布线技巧 137
6.7.1 手工导线 137
6.7.2 板层切换 137
6.7.3 有网路的手工导线 138
6.8 导线的操作 138
6.8.1 导线属性的编辑 138
6.8.2 导线的移动与调整 139
6.8.3 导线的整体编辑 139
6.8.4 导线的剪下、複製、贴上与删除 140
专业英语辞彙 140
习题 140
6.1 放置工具的使用 115
6.1.1 绘製导线 116
6.1.2 放置焊盘及其属性编辑 116
6.1.3 放置过孔及其属性编辑 117
6.1.4 放置字元串 118
6.1.5 放置位置坐标 119
6.1.6 放置尺寸标注 119
6.1.7 设定坐标原点 120
6.1.8 放置元件 121
6.1.9 边缘法绘製圆弧 122
6.1.10 中心法绘製圆弧 122
6.1.11 绘製任意角度的圆弧 123
6.1.12 绘製整圆 123
6.1.13 放置矩形填充 124
6.1.14 放置多边形填充 125
6.1.15 其他工具 126
6.2 选用元件与元件浏览 126
6.2.1 装载与卸载元件库 126
6.2.2 由设计管理器选用元件 127
6.2.3 浏览元件 127
6.2.4 直接选用元件 128
6.3 选取与取消选择 128
6.3.1 选取 128
6.3.2 选取嚮导 130
6.3.3 取消选取 131
6.4 元件属性的编辑 131
6.4.1 单个元件属性编辑 131
6.4.2 多个元件属性的整体编辑 132
6.5 元件的移动、删除、剪下与贴上 133
6.5.1 元件的移动 133
6.5.2 元件的删除 134
6.5.3 元件的剪下、贴上 134
6.6 元件的布置 134
6.6.1 阵列式元件的布置 135
6.6.2 元件的排列与对齐 136
6.7 导线的布线技巧 137
6.7.1 手工导线 137
6.7.2 板层切换 137
6.7.3 有网路的手工导线 138
6.8 导线的操作 138
6.8.1 导线属性的编辑 138
6.8.2 导线的移动与调整 139
6.8.3 导线的整体编辑 139
6.8.4 导线的剪下、複製、贴上与删除 140
专业英语辞彙 140
习题 140
第7章 PCB图设计的高级技巧 142
7.1 电路图、网路表和PCB元件的匹配 142
7.2 自动布线与指定网路布线 142
7.3 网路编辑器 143
7.3.1 外部网路编辑器 143
7.3.2 内部网路编辑器 143
7.4 敷铜的套用 144
7.5 包地的套用 146
7.6 补泪滴的套用 146
专业英语辞彙 147
习题 147
7.1 电路图、网路表和PCB元件的匹配 142
7.2 自动布线与指定网路布线 142
7.3 网路编辑器 143
7.3.1 外部网路编辑器 143
7.3.2 内部网路编辑器 143
7.4 敷铜的套用 144
7.5 包地的套用 146
7.6 补泪滴的套用 146
专业英语辞彙 147
习题 147
第8章 创建自己的PCB元件 148
8.1 认识元件 148
8.1.1 原理图元件与PCB元件 148
8.1.2 针脚式元件 149
8.1.3 表面贴装式元件 150
8.1.4 封装图结构 150
8.1.5 元件名称 151
8.2 启动PCB元件库编辑器 151
8.3 关于PCB元件库编辑器 152
8.3.1 元件库编辑浏览器 152
8.3.2 PCB元件库放置工具 152
8.4 创建一个PCB元件 153
8.5 利用嚮导创建PCB新元件 153
专业英语辞彙 155
习题 156
上机实践 156
8.1 认识元件 148
8.1.1 原理图元件与PCB元件 148
8.1.2 针脚式元件 149
8.1.3 表面贴装式元件 150
8.1.4 封装图结构 150
8.1.5 元件名称 151
8.2 启动PCB元件库编辑器 151
8.3 关于PCB元件库编辑器 152
8.3.1 元件库编辑浏览器 152
8.3.2 PCB元件库放置工具 152
8.4 创建一个PCB元件 153
8.5 利用嚮导创建PCB新元件 153
专业英语辞彙 155
习题 156
上机实践 156
第9章 电路板的设计规则 158
9.1 设计规则 158
9.1.1 设计规则概述 158
9.1.2 布线设计规则设定 162
9.1.3 製造设计规则设定 167
9.1.4 高频电路设计规则设定 173
9.1.5 元件布局规则设定 177
9.1.6 信号完整性规则设定 180
9.1.7 其他相关规则设定 186
9.2 设计规则检查 188
9.2.1 设计规则检查 188
9.2.2 清除错误标记 190
专业英语辞彙 191
习题 191
上机实践 191
9.1 设计规则 158
9.1.1 设计规则概述 158
9.1.2 布线设计规则设定 162
9.1.3 製造设计规则设定 167
9.1.4 高频电路设计规则设定 173
9.1.5 元件布局规则设定 177
9.1.6 信号完整性规则设定 180
9.1.7 其他相关规则设定 186
9.2 设计规则检查 188
9.2.1 设计规则检查 188
9.2.2 清除错误标记 190
专业英语辞彙 191
习题 191
上机实践 191
第10章 Protel系列新产品的诞生 193
10.1 Protel发展简介 193
10.2 从Protel 99 SE到Protel DXP 2004 SP2平稳过渡 194
10.3 Protel 99 SE与Protel DXP 2004 SP2的比较 194
10.4 Protel DXP 2004新特点 194
10.5 Protel DXP 2004的运行环境 197
10.6 Protel DXP 2004的最佳化界面 197
10.7 Protel DXP 2004 SP2绘製电子钟设计实践 199
10.1 Protel发展简介 193
10.2 从Protel 99 SE到Protel DXP 2004 SP2平稳过渡 194
10.3 Protel 99 SE与Protel DXP 2004 SP2的比较 194
10.4 Protel DXP 2004新特点 194
10.5 Protel DXP 2004的运行环境 197
10.6 Protel DXP 2004的最佳化界面 197
10.7 Protel DXP 2004 SP2绘製电子钟设计实践 199
附录1 常用快捷操作 213
附录2 原理图元件清单及图形样本 216
附录3 常用的PCB库元件 219
附录4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电子类)中级试卷(样卷) 222
附录5 Protel 99 SE考试试卷(样卷) 226
附录6 绘图员考试大纲 230
附录7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技能鉴定试题(电路类)(样卷) 232
附录2 原理图元件清单及图形样本 216
附录3 常用的PCB库元件 219
附录4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电子类)中级试卷(样卷) 222
附录5 Protel 99 SE考试试卷(样卷) 226
附录6 绘图员考试大纲 230
附录7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技能鉴定试题(电路类)(样卷)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