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NGINEER Wildfire 5.0基础入门与範例》是2012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钟日铭。
基本介绍
- 书名:Pro/ENGINEER Wildfire 5.0基础入门与範例
- 作者:钟日铭
- ISBN:9787302217978
- 定价:48元
- 出版时间:2012-7-12
- 装帧:平装
图书简介
Pro/ENGINEER是一款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主流软体,在业界享有极高的声誉。。本书以Pro/ENGINEER Wildfire 5.0(中文版)为套用蓝本,全面而系统地介绍其基础知识,并使读者通过範例来提高设计能力。
全书共分12章,其中第1章为初识Pro/ENGINEER Wildfire 5.0(中文版);第2章介绍二维草绘的知识;第3章讲解基準特徵;第4章讲解基础特徵:第5章是工程特徵的内容:第6章则是特徵複製的内容;第7章的内容是高级特徵;第8章讲解曲面入门与提高;第9章涉及修饰特徵的内容;第10章是装配基础;第11章介绍的是工程图设计;第12章是典型零件设计範例。每一章都选用若干个典型的设计实例来辅助介绍,注重介绍设计思路和套用技巧。
全书共分12章,其中第1章为初识Pro/ENGINEER Wildfire 5.0(中文版);第2章介绍二维草绘的知识;第3章讲解基準特徵;第4章讲解基础特徵:第5章是工程特徵的内容:第6章则是特徵複製的内容;第7章的内容是高级特徵;第8章讲解曲面入门与提高;第9章涉及修饰特徵的内容;第10章是装配基础;第11章介绍的是工程图设计;第12章是典型零件设计範例。每一章都选用若干个典型的设计实例来辅助介绍,注重介绍设计思路和套用技巧。
图书前言
Pro/ENGINEER是一款功能强大的CAD/CAM/CAE软体,为用户提供了一套从产品设计到製造的完整CAD解决方案,其在业界享有极高的声誉。。本书是在读者喜爱的重印多次的《Pro/ENGINEER Wildfire 3.0基础入门与範例》一书的基础上升级改版而成的,更正了一些笔误之处,并针对Pro/ENGINEER Wildfire 5.0进行了相应的知识调整,内容更全面和实用。本书以Pro/ENGINEER Wildfire 5.0(中文版)为套用蓝本,全面而系统地介绍其基础知识,并使读者通过大量的範例来提高设计能力。
本书适合套用Pro/ENGINEER进行零件、产品设计的读者使用,可以作为Pro/ENGINEER基础培训班学员
本书适合套用Pro/ENGINEER进行零件、产品设计的读者使用,可以作为Pro/ENGINEER基础培训班学员
图书目录
第1章 初识Pro/ENGINEER Wildfire
5.0 1
1.1 Pro/ENGINEER主操作界面 2
1.1.1 标题栏 2
1.1.2 选单栏 3
1.1.3 工具列 3
1.1.4 导航区 5
1.1.5 图形区域 6
1.1.6 信息区 7
1.2 基本的档案管理操作 8
1.2.1 新建档案 8
1.2.2 保存档案 10
1.2.3 打开档案 11
1.2.4 设定工作目录 12
1.2.5 拭除档案 13
1.2.6 删除档案 13
1.2.7 关闭档案与退出系统 14
1.3 模型视图基础 14
1.3.1 常用的视图控制工具按钮 14
1.3.2 视图的基本操作命令 15
1.3.3 使用保存的视图列表 18
1.3.4 显示设定基础 18
1.3.5 滑鼠对模型视图的调整操作 19
1.3.6 套用外观 20
1.4 模型树 26
1.5 层的套用 28
1.6 配置基础 30
1.7 定製萤幕与定製映射键 31
1.8 体验实例——联轴器的设计 32
1.9 思考练习 37
第2章 草绘 39
2.1 草绘器的基本概述 40
2.1.1 进入草绘器界面 40
2.1.2 草绘器中的术语 40
2.1.3 保存截面 41
2.2 草绘环境的设定 41
2.2.1 显示切换的捷径 41
2.2.2 草绘器首选项 41
2.2.3 草绘器诊断设定 43
2.3 基本图元绘製 43
2.3.1 绘製点和坐标系 44
2.3.2 绘製直线与中心线 45
2.3.3 绘製矩形类图形 45
2.3.4 绘製圆与椭圆 46
2.3.5 绘製弧类图元 48
2.3.6 创建圆角与椭圆角 50
2.3.7 倒角 51
2.3.8 创建样条曲线 51
2.3.9 将调色板中的外部数据
插入到活动对象 51
2.3.10 由边创建图元 53
2.4 图形编辑 55
2.4.1 镜像 55
2.4.2 移动和调整大小 56
2.4.3 修剪 57
2.4.4 複製与贴上 58
2.4.5 删除 59
2.4.6 切换构造 59
2.5 几何约束 59
2.5.1 约束工具命令 59
2.5.2 定义几何约束的步骤 60
2.5.3 几何约束示例 60
2.6 尺寸标注 62
2.6.1 标注线性尺寸 63
2.6.2 标注直径尺寸 65
2.6.3 标注半径尺寸 65
2.6.4 标注对称尺寸 66
2.6.5 标注角度尺寸 66
2.6.6 标注弧长尺寸 67
2.6.7 标注椭圆的尺寸 67
2.6.8 标注样条曲线 68
2.6.9 标注圆锥曲线的尺寸 69
2.6.10 标注周长尺寸 70
2.6.11 标注基线尺寸 70
2.7 尺寸修改 71
2.8 创建和修改文本 73
2.8.1 创建文本 73
2.8.2 修改文本 74
2.9 解决尺寸和约束冲突 77
2.10 练习範例——绘製複杂二维图形 78
2.11 思考练习 80
第3章 基準特徵 83
3.1 创建基準特徵的工具按钮及选单
命令 84
3.2 设定基準特徵的显示状态 84
3.3 基準平面 85
3.4 基準轴 93
3.5 基準点 96
3.5.1 一般基準点 97
3.5.2 偏移坐标系基準点 101
3.5.3 域基準点 103
3.6 基準曲线 103
3.6.1 插入基準曲线 103
3.6.2 使用草绘工具 112
3.7 基準坐标系 113
3.8 思考练习 116
第4章 基础特徵 117
4.1 基础特徵简述 118
4.2 拉伸特徵 118
4.3 旋转特徵 124
4.4 扫描特徵 129
4.5 可变剖面扫描特徵 137
4.6 混合特徵 144
4.7 思考练习 154
第5章 工程特徵 155
5.1 孔特徵 156
5.2 倒圆角特徵 162
5.3 倒角特徵 169
5.3.1 边倒角特徵 169
5.3.2 拐角倒角 171
5.4 壳特徵 173
5.5 筋特徵 176
5.5.1 轨迹筋 177
5.5.2 轮廓筋 179
5.6 拔模特徵 183
5.7 自动倒圆角特徵 190
5.8 思考练习 193
第6章 特徵複製 195
6.1 複製贴上 196
6.2 镜像 201
6.3 阵列 204
6.4 利用“複製特徵”选单 219
6.5 思考练习 223
第7章 高级特徵 225
7.1 螺旋扫描 226
7.2 扫描混合 233
7.3 环形折弯 241
7.4 骨架折弯 245
7.5 局部推拉 247
7.6 半径圆顶 250
7.7 剖面圆顶 251
7.8 耳特徵 257
7.9 唇 259
7.10 轴与环形槽实例解析 262
7.11 思考练习 264
第8章 曲面造型 267
8.1 曲面造型知识概述 268
8.2 创建基本曲面特徵 269
8.3 曲面工程处理 282
8.3.1 曲面倒圆角 282
8.3.2 曲面倒角 284
8.3.3 曲面拔模 285
8.4 曲面编辑处理 288
8.4.1 曲面镜像 288
8.4.2 相交 290
8.4.3 合併 291
8.4.4 面组修剪 293
8.4.5 曲面延伸 296
8.4.6 曲面偏移 301
8.4.7 曲面加厚 302
8.4.8 实体化 304
8.5 在曲面上创建投影曲线 307
8.6 边界混合 308
8.6.1 单向边界混合特徵 309
8.6.2 双向边界混合特徵 310
8.6.3 使用逼近曲线 311
8.6.4 设定边界条件 312
8.7 造型设计 312
8.7.1 设定活动平面与创建内部
基準平面 314
8.7.2 创建造型曲线 314
8.7.3 曲线编辑 316
8.7.4 通过投影创建COS 317
8.7.5 创建造型曲面 318
8.7.6 曲面连线 320
8.7.7 面组裁剪 320
8.8 思考练习 325
第9章 修饰特徵 329
9.1 草绘修饰特徵 330
9.1.1 创建规则截面草绘修饰
特徵 330
9.1.2 创建投影截面草绘修饰
特徵 332
9.2 螺纹修饰特徵 335
9.3 凹槽修饰特徵 339
9.4 思考练习 341
第10章 装配设计 343
10.1 组件设计界面简介 344
10.2 约束装配 345
10.3 连线装配 355
10.4 移动元件 362
10.5 在组件模式下创建新元件 363
10.6 装配相同零件的方法 364
10.6.1 创建镜像零件 364
10.6.2 重複放置元件 366
10.6.3 阵列零件 369
10.7 爆炸视图 370
10.8 组件剖面 378
10.9 检查全局干涉情况 380
10.10 思考练习 380
第11章 工程图 381
11.1 新建工程图档案 382
11.2 工程图绘图环境设定 384
11.2.1 设定档案的绘图选项 385
11.2.2 设定系统配置档案选项 386
11.3 建立基本工程视图 387
11.3.1 一般视图 387
11.3.2 投影视图 391
11.3.3 详细视图 392
11.3.4 辅助视图 394
11.3.5 破断视图 397
11.3.6 剖视图 400
11.3.7 其他类型视图 408
11.4 对齐视图 412
11.5 标注视图 413
11.5.1 显示模型注释 413
11.5.2 创建尺寸 414
11.5.3 设定尺寸公差 420
11.5.4 插入几何公差 422
11.5.5 插入注释 424
11.6 思考练习 426
第12章 零件设计範例 427
12.1 机械零件——带轮 428
12.2 塑胶製品——灯具零件 437
参考文献 460
5.0 1
1.1 Pro/ENGINEER主操作界面 2
1.1.1 标题栏 2
1.1.2 选单栏 3
1.1.3 工具列 3
1.1.4 导航区 5
1.1.5 图形区域 6
1.1.6 信息区 7
1.2 基本的档案管理操作 8
1.2.1 新建档案 8
1.2.2 保存档案 10
1.2.3 打开档案 11
1.2.4 设定工作目录 12
1.2.5 拭除档案 13
1.2.6 删除档案 13
1.2.7 关闭档案与退出系统 14
1.3 模型视图基础 14
1.3.1 常用的视图控制工具按钮 14
1.3.2 视图的基本操作命令 15
1.3.3 使用保存的视图列表 18
1.3.4 显示设定基础 18
1.3.5 滑鼠对模型视图的调整操作 19
1.3.6 套用外观 20
1.4 模型树 26
1.5 层的套用 28
1.6 配置基础 30
1.7 定製萤幕与定製映射键 31
1.8 体验实例——联轴器的设计 32
1.9 思考练习 37
第2章 草绘 39
2.1 草绘器的基本概述 40
2.1.1 进入草绘器界面 40
2.1.2 草绘器中的术语 40
2.1.3 保存截面 41
2.2 草绘环境的设定 41
2.2.1 显示切换的捷径 41
2.2.2 草绘器首选项 41
2.2.3 草绘器诊断设定 43
2.3 基本图元绘製 43
2.3.1 绘製点和坐标系 44
2.3.2 绘製直线与中心线 45
2.3.3 绘製矩形类图形 45
2.3.4 绘製圆与椭圆 46
2.3.5 绘製弧类图元 48
2.3.6 创建圆角与椭圆角 50
2.3.7 倒角 51
2.3.8 创建样条曲线 51
2.3.9 将调色板中的外部数据
插入到活动对象 51
2.3.10 由边创建图元 53
2.4 图形编辑 55
2.4.1 镜像 55
2.4.2 移动和调整大小 56
2.4.3 修剪 57
2.4.4 複製与贴上 58
2.4.5 删除 59
2.4.6 切换构造 59
2.5 几何约束 59
2.5.1 约束工具命令 59
2.5.2 定义几何约束的步骤 60
2.5.3 几何约束示例 60
2.6 尺寸标注 62
2.6.1 标注线性尺寸 63
2.6.2 标注直径尺寸 65
2.6.3 标注半径尺寸 65
2.6.4 标注对称尺寸 66
2.6.5 标注角度尺寸 66
2.6.6 标注弧长尺寸 67
2.6.7 标注椭圆的尺寸 67
2.6.8 标注样条曲线 68
2.6.9 标注圆锥曲线的尺寸 69
2.6.10 标注周长尺寸 70
2.6.11 标注基线尺寸 70
2.7 尺寸修改 71
2.8 创建和修改文本 73
2.8.1 创建文本 73
2.8.2 修改文本 74
2.9 解决尺寸和约束冲突 77
2.10 练习範例——绘製複杂二维图形 78
2.11 思考练习 80
第3章 基準特徵 83
3.1 创建基準特徵的工具按钮及选单
命令 84
3.2 设定基準特徵的显示状态 84
3.3 基準平面 85
3.4 基準轴 93
3.5 基準点 96
3.5.1 一般基準点 97
3.5.2 偏移坐标系基準点 101
3.5.3 域基準点 103
3.6 基準曲线 103
3.6.1 插入基準曲线 103
3.6.2 使用草绘工具 112
3.7 基準坐标系 113
3.8 思考练习 116
第4章 基础特徵 117
4.1 基础特徵简述 118
4.2 拉伸特徵 118
4.3 旋转特徵 124
4.4 扫描特徵 129
4.5 可变剖面扫描特徵 137
4.6 混合特徵 144
4.7 思考练习 154
第5章 工程特徵 155
5.1 孔特徵 156
5.2 倒圆角特徵 162
5.3 倒角特徵 169
5.3.1 边倒角特徵 169
5.3.2 拐角倒角 171
5.4 壳特徵 173
5.5 筋特徵 176
5.5.1 轨迹筋 177
5.5.2 轮廓筋 179
5.6 拔模特徵 183
5.7 自动倒圆角特徵 190
5.8 思考练习 193
第6章 特徵複製 195
6.1 複製贴上 196
6.2 镜像 201
6.3 阵列 204
6.4 利用“複製特徵”选单 219
6.5 思考练习 223
第7章 高级特徵 225
7.1 螺旋扫描 226
7.2 扫描混合 233
7.3 环形折弯 241
7.4 骨架折弯 245
7.5 局部推拉 247
7.6 半径圆顶 250
7.7 剖面圆顶 251
7.8 耳特徵 257
7.9 唇 259
7.10 轴与环形槽实例解析 262
7.11 思考练习 264
第8章 曲面造型 267
8.1 曲面造型知识概述 268
8.2 创建基本曲面特徵 269
8.3 曲面工程处理 282
8.3.1 曲面倒圆角 282
8.3.2 曲面倒角 284
8.3.3 曲面拔模 285
8.4 曲面编辑处理 288
8.4.1 曲面镜像 288
8.4.2 相交 290
8.4.3 合併 291
8.4.4 面组修剪 293
8.4.5 曲面延伸 296
8.4.6 曲面偏移 301
8.4.7 曲面加厚 302
8.4.8 实体化 304
8.5 在曲面上创建投影曲线 307
8.6 边界混合 308
8.6.1 单向边界混合特徵 309
8.6.2 双向边界混合特徵 310
8.6.3 使用逼近曲线 311
8.6.4 设定边界条件 312
8.7 造型设计 312
8.7.1 设定活动平面与创建内部
基準平面 314
8.7.2 创建造型曲线 314
8.7.3 曲线编辑 316
8.7.4 通过投影创建COS 317
8.7.5 创建造型曲面 318
8.7.6 曲面连线 320
8.7.7 面组裁剪 320
8.8 思考练习 325
第9章 修饰特徵 329
9.1 草绘修饰特徵 330
9.1.1 创建规则截面草绘修饰
特徵 330
9.1.2 创建投影截面草绘修饰
特徵 332
9.2 螺纹修饰特徵 335
9.3 凹槽修饰特徵 339
9.4 思考练习 341
第10章 装配设计 343
10.1 组件设计界面简介 344
10.2 约束装配 345
10.3 连线装配 355
10.4 移动元件 362
10.5 在组件模式下创建新元件 363
10.6 装配相同零件的方法 364
10.6.1 创建镜像零件 364
10.6.2 重複放置元件 366
10.6.3 阵列零件 369
10.7 爆炸视图 370
10.8 组件剖面 378
10.9 检查全局干涉情况 380
10.10 思考练习 380
第11章 工程图 381
11.1 新建工程图档案 382
11.2 工程图绘图环境设定 384
11.2.1 设定档案的绘图选项 385
11.2.2 设定系统配置档案选项 386
11.3 建立基本工程视图 387
11.3.1 一般视图 387
11.3.2 投影视图 391
11.3.3 详细视图 392
11.3.4 辅助视图 394
11.3.5 破断视图 397
11.3.6 剖视图 400
11.3.7 其他类型视图 408
11.4 对齐视图 412
11.5 标注视图 413
11.5.1 显示模型注释 413
11.5.2 创建尺寸 414
11.5.3 设定尺寸公差 420
11.5.4 插入几何公差 422
11.5.5 插入注释 424
11.6 思考练习 426
第12章 零件设计範例 427
12.1 机械零件——带轮 428
12.2 塑胶製品——灯具零件 437
参考文献 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