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先讲解了使用Pro/E Wildfire 3.0中文版进行注塑模具设计的一般原则、方法与设计流程,然后通过5个典型塑胶製品的注塑模具设计实例具体说明基于Pro/E进行注塑模具设计的操作与设计过程,既介绍了软体的套用与操作方法和技巧,又融入了设计的基础知识和要点,并在实例讲解过程中又渗透说明了设计原则与方法。书中所有实例均配有Pro/E档案,供读者实战练习,非常方便实用。 本书所用专业术语均採用国内本行业的通常用法,因此将会非常适合于国内的工程技术人员与模具专业学生使用。本书可作为工业产品设计及模具设计人员学习基于Pro/E进行注塑模具设计的实践与提高的书籍,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机械设计製造及自动化、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模具设计与製造等专业学生的模具CAD/CAM课程的教学参考书。随书附带光碟一张!
基本介绍
- 中文名:Pro/E注塑磨具设计
- 书名:Pro/E注塑磨具设计《实例教程》
- 类型:科技
- 出版日期:2007年6月27日
- 开本:16开
- 品牌: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葛正浩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页数:190页
- ISBN:9787122003379
内容简介
《Pro/E注塑磨具设计》首先讲解了使用Pro/E Wildfire 3.0中文版进行注塑模具设计的一般原则、方法与设计流程,然后通过5个典型塑胶製品的注塑模具设计实例具体说明基于Pro/E进行注塑模具设计的操作与设计过程,既介绍了软体的套用与操作方法和技巧,又融入了设计的基础知识和要点,并在实例讲解过程中又渗透说明了设计原则与方法。书中所有实例均配有Pro/E档案,供读者实战练习,非常方便实用。
本书所用专业术语均採用国内本行业的通常用法,因此将会非常适合于国内的工程技术人员与模具专业学生使用。本书可作为工业产品设计及模具设计人员学习基于Pro/E进行注塑模具设计的实践与提高的书籍,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机械设计製造及自动化、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模具设计与製造等专业学生的模具CAD/CAM课程的教学参考书。
随书附带光碟一张!
本书所用专业术语均採用国内本行业的通常用法,因此将会非常适合于国内的工程技术人员与模具专业学生使用。本书可作为工业产品设计及模具设计人员学习基于Pro/E进行注塑模具设计的实践与提高的书籍,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机械设计製造及自动化、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模具设计与製造等专业学生的模具CAD/CAM课程的教学参考书。
随书附带光碟一张!
媒体推荐
前言
Pro/E软体是PTC公司在单一资料库、参数化、特徵、全相关及工程数据再利用等概念基础上开发出的一个功能强大的CAD/CAE/CAM软体,它能将产品从设计到生产加工的过程集成在一起,让所有用户同时进行同一产品的设计与製造工作。
套用Pro/E系统强大的三维建模功能,可以方便地建立起塑胶製品的特徵实体模型。首先创建基础特徵,然后在基础特徵之上创建放置特徵,如创建圆孔、倒角、筋特徵等,并可生成塑胶製品特有的拔模特徵,之后根据需要可使用工程图模组直接由三维实体模型生成二维工程图。
Pro/MOLDESIGN是Pro/E系统中一个选择性的模组,提供了方便实用的三维环境下注塑模具设计与分析工具。利用这些工具,可以由塑胶製件的三维实体模型建立起模具装配模型,设计分型面、浇注系统及冷却系统,生成模具成型零件的三维实体模型,从而方便而準确地完成注塑模具核心部分的设计工作。再利用Pro/E系统的布局及装配模组,还可以进行模具的顶出系统和三维总装配设计,并最终利用工程图模组生成二维模具工程图。
Pro/MOLDESIGN模组还提供了一些模具设计过程中非常实用的分析检测功能,其中包括拔模检测、厚度检测、分型面检测、投影面积计算、模塑仿真、开模仿真、干涉检测等。在模具设计过程中适当地套用这些分析检测功能,可使模具设计更为合理、準确,且能避免设计中不必要的重複劳动。
利用Pro/E的外挂软体塑胶顾问(Plastic Advisor),还可以对已设计完成的模具的流动及充填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在模具投入製造之前就发现存在的设计问题,并有目的地进行改进设计,减少设计失误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基于Pro/E设计注塑模具,可使模具的设计製造周期大大缩短,而且模具的设计与製造都是建立在一个统一的几何模型之上,保证了模型数据的统一性和正确性。随着CAD/CAM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套用及数控加工工具机的普及,这种设计製造工艺路线一定会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并被更加广泛地套用于模具製造领域。
本书首先讲解了使用Pro/E Wildfire 3.0中文版进行注塑模具设计的一般原则、方法与设计流程,然后通过5个典型塑胶製品的注塑模具设计实例具体说明基于Pro/E Wildfire 3.0进行注塑模具设计的操作与设计过程,既介绍了软体的套用与操作方法和技巧,又融入了设计的基础知识和要点,并在实例讲解过程中又渗透说明了设计原则与方法,如选择注射机,确定型腔数及型腔布局,确定分型面,确定浇注系统的形式、形状、位置及尺寸,选择顶出方式和抽芯方式,确定冷却方式及尺寸等,使设计更加科学合理。书中所有实例均配有Pro/E档案,供读者实战练习,非常方便实用。
本书是以Pro/E Wildfire 3.0中文版为基础编写的,为方便使用英文版的用户,所有选单命令及对话框名称均採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因此本书对于使用Pro/E Wildfire 3.0英文版的用户仍然是非常适用的。
本书所用所有专业术语均採用国内本行业的通常用法,因此将会非常适合于国内的工程技术人员与学生使用。
本书由葛正浩编着。参加编写的还有丁英杰、厉成龙、唐小云、贾娟娟、韩小伟、徐峰、李晓芳、杨妮、陈石峰、梁江波等。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与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着者
Pro/E软体是PTC公司在单一资料库、参数化、特徵、全相关及工程数据再利用等概念基础上开发出的一个功能强大的CAD/CAE/CAM软体,它能将产品从设计到生产加工的过程集成在一起,让所有用户同时进行同一产品的设计与製造工作。
套用Pro/E系统强大的三维建模功能,可以方便地建立起塑胶製品的特徵实体模型。首先创建基础特徵,然后在基础特徵之上创建放置特徵,如创建圆孔、倒角、筋特徵等,并可生成塑胶製品特有的拔模特徵,之后根据需要可使用工程图模组直接由三维实体模型生成二维工程图。
Pro/MOLDESIGN是Pro/E系统中一个选择性的模组,提供了方便实用的三维环境下注塑模具设计与分析工具。利用这些工具,可以由塑胶製件的三维实体模型建立起模具装配模型,设计分型面、浇注系统及冷却系统,生成模具成型零件的三维实体模型,从而方便而準确地完成注塑模具核心部分的设计工作。再利用Pro/E系统的布局及装配模组,还可以进行模具的顶出系统和三维总装配设计,并最终利用工程图模组生成二维模具工程图。
Pro/MOLDESIGN模组还提供了一些模具设计过程中非常实用的分析检测功能,其中包括拔模检测、厚度检测、分型面检测、投影面积计算、模塑仿真、开模仿真、干涉检测等。在模具设计过程中适当地套用这些分析检测功能,可使模具设计更为合理、準确,且能避免设计中不必要的重複劳动。
利用Pro/E的外挂软体塑胶顾问(Plastic Advisor),还可以对已设计完成的模具的流动及充填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在模具投入製造之前就发现存在的设计问题,并有目的地进行改进设计,减少设计失误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基于Pro/E设计注塑模具,可使模具的设计製造周期大大缩短,而且模具的设计与製造都是建立在一个统一的几何模型之上,保证了模型数据的统一性和正确性。随着CAD/CAM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套用及数控加工工具机的普及,这种设计製造工艺路线一定会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并被更加广泛地套用于模具製造领域。
本书首先讲解了使用Pro/E Wildfire 3.0中文版进行注塑模具设计的一般原则、方法与设计流程,然后通过5个典型塑胶製品的注塑模具设计实例具体说明基于Pro/E Wildfire 3.0进行注塑模具设计的操作与设计过程,既介绍了软体的套用与操作方法和技巧,又融入了设计的基础知识和要点,并在实例讲解过程中又渗透说明了设计原则与方法,如选择注射机,确定型腔数及型腔布局,确定分型面,确定浇注系统的形式、形状、位置及尺寸,选择顶出方式和抽芯方式,确定冷却方式及尺寸等,使设计更加科学合理。书中所有实例均配有Pro/E档案,供读者实战练习,非常方便实用。
本书是以Pro/E Wildfire 3.0中文版为基础编写的,为方便使用英文版的用户,所有选单命令及对话框名称均採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因此本书对于使用Pro/E Wildfire 3.0英文版的用户仍然是非常适用的。
本书所用所有专业术语均採用国内本行业的通常用法,因此将会非常适合于国内的工程技术人员与学生使用。
本书由葛正浩编着。参加编写的还有丁英杰、厉成龙、唐小云、贾娟娟、韩小伟、徐峰、李晓芳、杨妮、陈石峰、梁江波等。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与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着者
图书目录
第1章 Pro/E Wildfire 3.0注塑模具设计概述 1
1.1 Pro/E Wildfire 3.0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1
1.1.1 传统方法注塑模具的设计流程 1
1.1.2 基于Pro/E Wildfire 3.0注塑模具的设计流程 1
1.2 Pro/E Wildfire 3.0注塑模具设计製造的整个过程 2
1.2.1 传统方法注塑模具的製造流程 2
1.2.2 基于Pro/E Wildfire 3.0注塑模具的製造流程 2
第2章 电机轴连线器製品的注塑模具设计 3
2.1 製品的结构特徵及注塑成型工艺性分析 3
2.1.1 製品的结构特徵分析 3
2.1.2 製品的注塑成型工艺性分析 4
2.2 模具浇注系统方案的确定 6
2.3 模具成型零件的设计 7
2.3.1 建立新的模具设计档案 7
2.3.2 建立模具装配模型 7
2.3.3 设计分型面 8
2.3.4 生成模具成型零件 12
2.3.5 模塑仿真与开模仿真 13
2.3.6 用塑胶顾问进行模具的流动模拟分析 14
2.4 注塑机和标準模架的选择 22
2.4.1 注塑机的选择 22
2.4.2 标準模架的选择 22
2.5 模具的3D总装配设计 28
2.5.1 定义滑块侧抽芯装置 28
2.5.2 定义型芯固定螺钉 33
2.5.3 设计顶出系统 34
2.5.4 设计热流道系统 37
2.5.5 设计冷却系统 40
2.5.6 生成工程图 44
第3章 电器盒上盖製品的注塑模具设计 47
3.1 製品的结构特徵及注塑成型工艺性分析 47
3.1.1 製品的结构特徵分析 47
3.1.2 製品的注塑成型工艺性分析 48
3.2 模具浇注系统方案的确定 50
3.3 模具成型零件的设计 50
3.3.1 建立新的模具设计档案 50
3.3.2 建立模具装配模型 50
3.3.3 设计分型面 52
3.3.4 建立浇注系统 54
1.1 Pro/E Wildfire 3.0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 1
1.1.1 传统方法注塑模具的设计流程 1
1.1.2 基于Pro/E Wildfire 3.0注塑模具的设计流程 1
1.2 Pro/E Wildfire 3.0注塑模具设计製造的整个过程 2
1.2.1 传统方法注塑模具的製造流程 2
1.2.2 基于Pro/E Wildfire 3.0注塑模具的製造流程 2
第2章 电机轴连线器製品的注塑模具设计 3
2.1 製品的结构特徵及注塑成型工艺性分析 3
2.1.1 製品的结构特徵分析 3
2.1.2 製品的注塑成型工艺性分析 4
2.2 模具浇注系统方案的确定 6
2.3 模具成型零件的设计 7
2.3.1 建立新的模具设计档案 7
2.3.2 建立模具装配模型 7
2.3.3 设计分型面 8
2.3.4 生成模具成型零件 12
2.3.5 模塑仿真与开模仿真 13
2.3.6 用塑胶顾问进行模具的流动模拟分析 14
2.4 注塑机和标準模架的选择 22
2.4.1 注塑机的选择 22
2.4.2 标準模架的选择 22
2.5 模具的3D总装配设计 28
2.5.1 定义滑块侧抽芯装置 28
2.5.2 定义型芯固定螺钉 33
2.5.3 设计顶出系统 34
2.5.4 设计热流道系统 37
2.5.5 设计冷却系统 40
2.5.6 生成工程图 44
第3章 电器盒上盖製品的注塑模具设计 47
3.1 製品的结构特徵及注塑成型工艺性分析 47
3.1.1 製品的结构特徵分析 47
3.1.2 製品的注塑成型工艺性分析 48
3.2 模具浇注系统方案的确定 50
3.3 模具成型零件的设计 50
3.3.1 建立新的模具设计档案 50
3.3.2 建立模具装配模型 50
3.3.3 设计分型面 52
3.3.4 建立浇注系统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