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PIC单片机原理、开发方法及实践

2019-10-17 04:10:11 百科
PIC单片机原理、开发方法及实践

PIC单片机原理、开发方法及实践

《PIC单片机原理、开发方法及实践》是2011年1月1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何乐生。本书是一本介绍PIC单片机原理及实验的教程。

基本介绍

  • 书名:PIC单片机原理、开发方法及实践
  • 作者:何乐生
  • ISBN: 9787040309799
  • 页数:417页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年1月1日
  • 开本:16
  • 版次:1
  • 丛书名:高等学校教材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条形码: 9787040309799
  • 尺寸:25.6 x 18.4 x 1.8 cm
  • 重量: 640 g

内容简介

《PIC单片机原理、开发方法及实践》从电类专业基础知识出发,讲解PIC中档单片机系统的基本原理、硬体製作及软体编程,实用性是贯穿全书的主线。在教学过程中,《PIC单片机原理、开发方法及实践》与配套实验套件配合使用,将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PIC单片机原理、开发方法及实践》第一章介绍单片机的基本知识以及单片机系统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外观、识别方法和焊接方法等内容,然后以配套实验电路板为例讲解电路原理图和印製板图的读图方法。第二章介绍PIC中档单片机的结构特点以及开发工具的使用方法。第三章介绍PIC中档单片机的指令集和彙编语言程式的开发方法。第四章至第十一章分别介绍各片上外设的使用方法。第十二章用《PIC单片机原理、开发方法及实践》介绍的开发方法和实验套件完成一道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并给出了PIC单片机的一个设计实例。
《PIC单片机原理、开发方法及实践》是入门级的单片机教程,适合作为电气信息类专业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培训用书。

目录

第一章 单片机系统设计基础知识
1.1 单片机概述
1.1.1 何为单片机
1.1.2 单片机有何套用
1.1.3 单片机的发展简史
1.1.4 单片机的优势
1.1.5 PIC单片机的特点和主要优势
1.1.6 如何学习和掌握单片机技术
1.2 常见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使用方法
1.2.1 电阻器
1.2.2 电容器
1.2.3 积体电路
1.2.4 其他常见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使用方法
1.2.5 元器件焊接基础知识
1.3 电子电路图的读图方法
1.3.1 电路图的绘製过程
1.3.2 电路原理图的解读方法
1.3.3 本书实验套件电路图的解读
1.3.4 印製电路板图的解读方法
1.4 本书配套实验套件基本部分的焊接
思考题
第二章 PIC中档单片机的结构及开发工具
2.1 PIC中档单片机的结构
2.1.1 PIC中档单片机的汇流排结构
2.1.2 PIC中档单片机指令的执行
2.1.3 PIC中档单片机的文档暂存器
2.1.4 PIC中档单片机的程式存储器和硬体堆叠
2.1.5 PIC中档单片机的ALu和工作暂存器
2.1.6 PIC中档单片机外设的特点
2.1.7 典型PIC中档单片机PIC16F87X系列的结构
2.1.8 PIC中档单片机的典型封装形式
2.1.9 PIC单片机的开发工具和技术支持
2.2 集成开发环境MPLAB
2.2.1 MPLAB综述
2.2.2 MPLAB的安装
2.2.3 MPLAB的基本使用方法
2.3 仿真、编程工具ICD2
2.3.1 ICD2功能概述
2.3.2 ICD2驱动程式的安装
2.3.3 用ICD2“小试牛刀”
2.3.4 PIC中档单片机的其他开发工具
2.4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三章 PIC中档单片机指令系统和程式设计基础
3.1 PIC中档单片机指令系统和定址方式
3.1.1 指令系统综述
3.1.2 指令系统
3.1.3 文档暂存器(数据空间)的定址
3.1.4 程式空间的定址
3.2 彙编语言程式开发的基本方法和结构
3.2.1 MPASM彙编语言程式设计基础
3.2.2 彙编语言程式的基本流程
3.3 单片机延时程式实验
3.3.1 实验要求
3.3.2 软体设计
3.3.3 实验步骤及结果
3.4 双位元组加法实验
3.4.1 实验要求
3.4.2 软体设计
3.4.3 实验步骤及结果
3.5 本章方法及技巧总结
思考题
实验题
第四章 PIC中档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4.1 PIC中档单片机中断系统综述
4.1.1 中断的基本概念
4.1.2 PIC中档单片机的中断控制逻辑
4.1.3 PIC中档单片机的中断过程
4.1.4 与中断相关的暂存器
4.2 PIC中档单片机中断系统的特点
4.2.1 中断入口地址和中断源的识别
4.2.2 中断优先权控制
4.2.3 中断嵌套
4.2.4 中断回响时序分析
4.2.5 中断现场保护和恢复
4.3 外部中断实验
4.3.1 实验要求
4.3.2 硬体设计
4.3.3 软体设计思路
4.3.4 实验步骤及结果
4.4 按键中断实验
4.4.1 实验要求
4.4.2 软体设计思路
4.4.3 实验步骤及结果
4.5 本章方法及技巧总结
思考题
实验题
第五章 PIC中档单片机基本输人/输出连线埠
5.1 I/O连线埠的基本使用方法
5.1.1 与I/O连线埠相关的暂存器
5.1.2 I/0连线埠的设定
5.2 I/O连线埠的工作原理
5.2.1 设定连线埠的输入/输出方向
5.2.2 经连线埠引脚输出数据
5.2.3 经连线埠引脚输入数据
5.2.4 读取连线埠引脚方向锁存器的状态
5.2.5 连线埠引脚的输入保护电路
5.3 I/O连线埠在套用中的问题
5.3.1 PORTA套用中的问题
5.3.2 PORTB套用中的问题
5.3.3 PORTC套用中的问题
5.3.4 PORTD和:PORTE套用中的问题
5.3.5 I/O连线埠的驱动能力
5.3.6 I/O连线埠的“读一修改一写”问题
5.4 基本输入/输出实验
5.4.1 实验要求
……
第六章 PIC中档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
第七章 输人捕捉/输出比较/脉宽调製模组
第八章 模拟/数字转换模组
第九章 PIC中档单片机片内非易失性存储器
第十章 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
第十一章 通用同步串列连线埠
第十二章 PIC单片机系统综合设计
附录A 配套实验套件的电路原理图和印製电路板图
附录B PIC中档单片机典型封装引脚图
附录C PIC中档单片机C语言基础
附录D ICD2的製作
参考文献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