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单片机原理与程式模组》是一本徐维雄编写,由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在2008年出版的书籍。
基本介绍
- 书名:PIC单片机原理与程式模组
- 作者:徐维雄 着
- ISBN:9787533531683
- 类别:图书 > 计算机与网际网路 > 单片机与嵌入式
基本信息
作 者:徐维雄 着出 版 社: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ISBN:9787533531683出版时间:2008-02-01版 次:1页 数:194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 > 计算机与网际网路 > 单片机与嵌入式
内容简介
《PIC单片机原理与程式模组》以美国Microchip公司的单片机PIC16F627为蓝本(AD模组以PIC 16F873为蓝本),介绍单片机的原理和程式模组以及套用实例。而《PIC单片机原理与程式模组》重点介绍实用的功能模组和程式模组,只花很少的篇幅介绍PIC 16F627单片机的基本知识、内部结构、引脚和指令系统,力争使读者能够基本掌握单片机的原理,并能利用单片机进行简单的设计。只要掌握了各种的程式模组,以后遇到实际问题,就会如同搭积木一样,能很快上手解决。
目录
第一章 单片机的基础理论知识
第一节 单片机的基础知识
1.1.1 单片机究竟是什幺
1.1.2 单片机有哪些特点
1.1.3 单片机有哪些套用
1.1.4 PIC系列单片机有什幺优势
第二节 门电路知识.
1.2.1 与门电路
1.2.2 或门电路
1.2.3 非门电路
1.2.4 与非门
1.2.5 异或门
第三节 数制的转化
1.3.1 数制
1.3.2 二进制数到十进制数的转换
1.3.3 十、二、八、十六进制之间的对应关係
1.3.4 十进制数到二进制数的转换
1.3.5 计算机的数据单位
第二章 硬体概况与指令系统
第一节 外部硬体特性
2.1.1 PICl6 F627 的引脚功能
2.1.2 PICl6 F627的外围特性
2.1.3 架构综述
2.1.4 引脚的复用功能和符号
第二节 内部硬体特性
2.2.1 PICl6 F627勾部结构框图
2.2.2 核心部分包含的部件及其功能
2.2.3 程式存储器和堆叠
2.2.4 RAM数据存储器
2.2.5 通用暂存器
2.2.6 特殊功能暂存器
2.2.7 状态暂存器STATUS(地址03h、83h、103h、183h)
2.2.8 选择暂存器OPTION(地址81h、181h)
2.2.9 中断控制暂存器INTcON(地址0Bh、8Bh、10Bh、18Bh)
2.2.10 外设中断允许暂存器1PIEl(地址8Ch)
2.2.11 外设中断标誌暂存器1PIRl(地址OCh)
2.2.12 电源控制暂存器PCON(地址8Eh)
2.2.13 程式指针暂存器(PC、PCLATH)
2.2.14 间接定址暂存器FSR和映射暂存器INDF
2.2.15 复位功能简介
2.2.16 系统时钟简介
第三节 PICl6 F627指令系统
2.3.1 指令时序
2.3.2 系统指令
2.3.3 指令描述
2.3.4 定址方式
2.3.5 彙编语言
第三章 功能模组
第一节 定时/计数器模组
3.1.1 定时/计数器O(TMR0)
3.1.2 定时/计数器1(TMRl)
3.1.3 定时器TMR2
第二节 比较器模组
3.2.1 比较器原理
3.2.2 比较器控制暂存器CMCON
3.2.3 参考电压模组
3.2.4 比较器工作模式
第三节 EEPROM数据存储模组
3.3.1 EEADR暂存器
3.3.2 EECON1 和EECON2 暂存器
3.3.3 EEPROM数据读取
3.3.4 EEPROM数据写入
3.3.5 防止误写
第四节 捕捉、比较、PWM方式
3.4.1 捕捉模式
3.4.2 比较模式
3.4.3 PWM模式
第五节 异步收发器(USART)模组
3.5.1 传送状态暂存器
3.5.2 接收状态暂存器
3.5.3 波特率发生器
3.5.4 异步传送与异步接收
第六节 A/D转换模组
3.6.1 A/D转换控制暂存器ADCONO和ADCONl
3.6.2 A/D结果暂存器ADRESHADRESL
3.6.3 A/D模组的使用步骤
3.6.4 转换时钟的选择
3.6.5 转换的编程举例
3.6.6 休眠期间的A/D转换
第四章 程式模组
第一节 程式基础知识
4.1.1 程式流程图
4.1.2 程式基本格式
4.1.3 RAM数据存储器的体选定址
4.1.4 程式基本结构
4.1.5 程式设计基础
第二节 二进制数转换为BCD数模组
4.2.1 程式流程图
4.2.2 实验程式
第三节 BCD数转换为二进制数模组
4.3.1 程式流程图
4.3.2 实验程式
第四节 两个16位数加减运算模组
4.4.1 无符号双精度数加法子程式
4.4.2 无符号双精度数减法子程式
第五节 两个16位数相乘模组
第六节 两个16位数相除模组
第七节 读写EEPROM程式模组
4.7.1 硬体电路图
4.7.2 实验材料
4.7.3 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4.7.4 程式流程图
4.7.5 实验程式
第八节 24 LC××系列存储模组
4.8.1 硬体电路
4.8.2 实验材料
4.8.3 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4.8.4 程式流程图
4.8.5 实验程式
第九节 键盘传送模组
4.9.1 硬体电路图
4.9.2 实验材料
4.9.3 实验目的与步骤
4.9.4 程式流程图
4.9.5 实验程式
第十节 4位LED接收显示模组
4.10.1 硬体电路图
4.10.2 实验材料
4.10.3 实验目的和步骤
4.10.4 实验程式
第十一节 比较器模组
4.11.1 硬体电路图
4.11.2 实验材料
4.11.3 实验目的和步骤
4.11.4 实验程式
第十二节 捕捉方式
4.12.1 硬体电路图
4.12.2 实验材料
4.12.3 实验目的和步骤
4.12.4 程式流程图
4.12.5 实验程式
第十三节 比较模组
4.13.1 硬体电路图
4.13.2 实验材料
4.13.3 实验目的和步骤
4.13.4 实验程式
第十四节 PWM脉宽调製模组
4.14.1 硬体电路图
4.14.2 实验材料
4.14.3 实验目的和步骤
4.14.4 实验程式
第十五节 RS232通讯模组
4.15.1 硬体电路图
4.15.2 实验材料
4.15.3 实验目的和步骤
4.15.4 实验程式
第十六节 A/D转换模组.
4.16.1 硬体电路
4.16.2 实验材料
4.16.3 实验目的和步骤
4.16.4 程式流程图
4.16.5 实验程式
第十七节 步进电机控制实验
4.17.1 硬体电路图
4.17.2 实验材料
4.17.3 实验目的和步骤
4.17.4 实验程式
第五章 套用实例
第一节 套用实例设计要求
第二节 套用电路与程式
5.2.1 硬体电路图
5.2.2 实验材料
5.2.3 实验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