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 Smith是英国时尚品牌,其最受人追捧的便是内里的些许叛逆精神——表面是绅士却偷着“耍坏”——这也是设计师Paul Smith的英式幽默。
基本介绍
外文名:Paul Smith
创立时间:1970年
总部地点:英国伦敦
设计师:Paul Smith
类型:男装品牌
品牌历史
如果BURBERRY代表了英国的传统经典,那幺Paul Smith便是英式趣味细节的表率;如果BURBERRY的格纹已经成为品牌的标识,那幺一看到彩色条纹,Paul Smith的流畅签名便会在脑中浮现。 Paul Smith最受人追捧的便是内里的些许叛逆精神——表面是绅士却偷着“耍坏”——这也是设计师Paul Smith的英式幽默。Paul Smith
Paul Smith的衣服剪裁精緻细腻,质地优良,完全符合绅士的派头和庄重,但在细节上却掩藏着许多值得玩味的元素,比如给穿得正儿八经的男模手里加个泰迪熊, 在衬衫的袖口绣上一个裸女……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希望带给人们惊喜。”
Paul Smith从男装起家,其实他早期的设计被认为是古典主义的代表。传统款式的茄克衫,把袖笼开得低一点,更方便于穿着。西装衣料採用花呢等毛织物及棉织物,设计是英国传统的风格又带有 点怪异,既能被保守的城市人亦能被八十年代的雅皮士接受。慢慢地,Paul Smith发现顾客对于增加一条花领带或彩色羊毛套衫不是那幺紧张敏感了,于是,印花或绣花马甲、彩色吊带裤、短袜进入了他的男装系列。 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于是Paul Smith的“坏”心思男装设计大获成功。他又把自己的时尚版图扩展到女装领域,至今,Paul Smith的时装王国已遍及世界35个国家,更多达12个系列,包括主线Paul Smith、Paul Smith Women、PS by Paul Smith、Paul Smith London、Paul Smith Jeans、Red Ear(日本专售系列)、Paul Smith Shoes、Paul Smith Frangrance、Paul Smith Watches、Paul Smith Pens与Paul Smith Furniture and Things等,甚至连mini copper上也出现了Paul Smith的彩条图案……无怪他能名列英国设计师身家榜第一的位置。
Paul Smith于一九七零年于英国Nottingham(诺丁汉)与当时还是时装系学生的女朋友(现任太太)Pauline Denyer开设了第一间店铺,并于当时开始学习裁剪。一九七六年Paul于巴黎发表了其首个以Paul Smith命名的系列后,便正式展开其七彩时装之旅。
Paul Smith的设计主要以朴实、简单为理念,客人从不会看到Paul Smith推出一些奢华的时装或譁众取宠的新奇作品。Paul Smith曾表示,其服装是为人而设计,而不是时装天桥。起初,Paul Smith只设计男装,随后更推出了女装服饰,其风格与男装甚为相似,都是以简单朴实为主,适合上班一族的女士。另外,七彩条子也是Paul Smith的标誌,由二十多种不同颜色组成的条子往往也会出现于Paul的设计上,为Paul Smith的平实设计添上了色彩。现时Paul Smith的产品均是于Nottingham或伦敦设计,于英国或义大利用上义大利,法国及英国的布料製作,充满欧洲风格。而Paul Smith由于扩展快速,现时有不少周边产品也委託了其他公司生产及设计,如地毯,眼镜及香水等。二零零二年,Paul Smith更联同Cappellini公司推出家具系列“Mondo Collection”及于翌年与Maharam家具合作设计布料,可说是产品广泛。Paul Smith
Paul Smith 虽然当不上职业机车车手,但是他与机车生产商于二零零五年合作了“Triumph by Paul Smith”的机车产品系列,当中包括限量版机车,牛仔裤及机车车手外套等,可算圆了Paul Smith多年梦想。另外,同年Paul Smith与另一运动用品生产商Burton也合作生产滑雪板及相关服饰“Burton Mark XIII collection”。除此之外,更与矿泉水生产商Evian生产Paul Smith专用水樽包装等,可说是八面玲珑。其实,Paul Smith于多个国家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品牌现已销售至多于三十五个国家。于日本,Paul Smith更拥有接近二百间分店,而Sir Paul Smith亦亲自管理品牌于日本的发展,包括店铺选址,足见日本市场对Paul Smith的重要性。虽然充满英伦色彩的Paul Smith一直未能成功融入美国社会,但看Paul Smith 零五年九月于洛杉矶开设了自十八年前于纽约开设后的第二间美国专门店,可见其进军美国市场的决心。Paul Smith
最初只在Nottingham开设小店,到现在全英国已拥有十四间专门店,旗下的系列更多达十二个,除男、女及童装外,还有牛仔裤、香水、手錶、眼镜及家品系列,产品种类非常多元化。Paul Smith多年来对时装界的贡献,令他于二○○○年成为首位被英女王册封为爵士的时装设计师。但说到Paul Smith最令人佩服的,是他敢于尝试的精神,与不同单位及品牌合作推出服装及配饰以外的产品,从而开创新的商机。Paul Smith
2005 Paul Smith X Triumph
Paul Smith伙拍英国机车製造商Triumph推出限量版机车,成为轰动全城之作。PS为Triumph设计了九部Bonneville T100手绘机车,图案自然不少得经典的二十四色条子,散发英伦色彩的英国旗,还有赛车旗的黑白格等,每架都是独一无二,只会于英国、法国、义大利、美国及日本PS店展出及发售。此外还有两款全球限量推出各五十部的机车,香港便获配额一部,价值HK8,000,香港Fans总算有福。除机车外,亦推出Triumph by Paul Smith服装及配饰系列,Triumph Logo及机车图案不时出现在设计上,令全城掀起一片机车狂热。
2005 Paul Smith X EvianPaul Smith跟Evian合作推出限量版矿泉水,PS在Evian的雪山招纸上,将其热爱的脚踏车运动融入,背面招纸是一排脚踏车队在连绵的山路上前进,比正面招纸更加精彩;可惜此矿泉水不会在市面发行,只会在PS公开活动中使用,及于法国和英国的PS专门店内陈列。
Paul Smith本身亦是MINI Cooper的忠实拥趸,九八年PS推出了被誉为Art Car的MINI Paul Smith,车身喷上二十四色条子图案,驶上街感觉劲威风,可惜只限于英国及日本有售。
2012年Paul Smith版徕卡X2数位相机
徕卡公司宣布,Paul Smith版徕卡X2将于本月23日正式上市。
Paul Smith版徕卡X2的外观由着名时尚设计品牌Paul Smith设计,内置1600万像素APS-C格式CMOS感测器,搭载一支Elmarit 24 mm f/2.8 ASPH镜头,等效焦距36mm,感光度範围覆盖:ISO 100~ISO 12500,支持RAW格式档案和外置电子取景器(EVF)。
Paul Smith版徕卡X2全球限量发售1500套。
发展历程
1970 于英国 Nottingham开设店铺。
1976 于巴黎展出首个Paul Smith男装系列。1979 伦敦首间专门店进驻Covent Garden。Paul Smith
1984 于日本公司C.Itoh签订特许经营契约,开拓日本市场。
1987 首间位于纽约的专门店进驻第五街。
1990 香港专门店开幕。
1991 取获British Designer for Industry Award奖项,同时于日本开设六十间店铺,并推出童装系列。
1993 副线R. Newbold专门店于伦敦开幕,及推出Paul Smith Women女装系列。
1995 推出眼镜、手錶及旅行袋系列,获颁授C.B.E.勋章作为对时装界的贡献。
1998 Paul Smith Women女装系列于伦敦时装展首度亮相,及推出MINI Paul Smith。
英国伦敦当地时间2013年2月17日,Paul Smith 品牌在2013/2014秋冬伦敦时装周上发布了Paul Smith 2013/2014秋冬女装系列。Paul Smith 2013年秋冬女装系列云集多种质感素材,配以鲜艳色彩亮相,为经典剪裁加入现代气息。新系列大玩各种对比,以软硬素材互相配搭,软羊驼呢配笔挺羊皮、丝绸配硬纱,打造出特色质感。深沉的冬日色谱中乍现欣喜的鲜艳色调,柔和剪裁则配搭夺目清晰线条,就连垂肩设计的衣服也刻意配上笔挺长裤和外套,领口和袖口利落分明,呈现明确对比。 几何图案低调地渗入本季布面,不但成为羊毛毡和绉棉布上花纹,更为服装衬里及配饰加上Paul Smith的代表特色,整个系列都充满特别设计的千鸟格和苏格兰格仔图案。Paul更将自己在古巴拍到的华丽装饰吊灯照片用到多个造型上,包括一条红色直脚长裤和一条蓝绿色丝质直筒连身裙。 秋色服装也加上了鲜艳色彩陪衬,例如紫红色、钴蓝色、蓝绿色、红锈色等,与中性的深蓝色、米白色及银色互相辉映。新系列的色彩配搭多姿多彩,有鲜红配粉红的颜色碰撞,也有极富现代感深浅蓝色配搭。 配饰方面,本季设计鲜明夺目,与色彩明亮的服装相映成趣,不论是配衬浓艳的色彩或鲜色的套装,同样出众。秋冬季重点手袋是特大公文袋式手提包,有多种颜色选择;「Ziggy」 手袋同样以一系列缤纷色彩亮相。「Base」大手袋在本季则换上由Paul与布料公司Maharam合作设计名为「Point」的新面料再度上架。 秋冬系列的重点鞋款有高贵的「Pepper」尖头上班鞋、「Eta」搭带短靴、「Waters」特长船鞋,还有「Miles」短靴等。品牌Paul Smith 在2012/2013秋冬伦敦时装周
2012/2013秋冬女装
英国伦敦当地时间2月19日,品牌Paul Smith 在2012/2013秋冬伦敦时装周上发布了2012/2013秋冬时装系列。Paul Smith 2013秋冬女装系列更加坚定地坚持以男装剪裁为廓形灵感,本季最出彩的单品当属Oversize的外套和建筑廓形的衬衫。而裤装廓形本季则主打两种款式,一种是斜裁锥形裤,另一种是男友风格的宽鬆廓形九分裤,虽然两种版型都算不上创新,却完美的与衬衣、外套、鞋子相匹配。设计师Paul Smith对色彩的自信依然强烈,几套廓形剪裁相仿的Look通过不同的色彩组合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效果,每一件都让人耳目一新。
伦敦时装秀
08春夏伦敦时装,绚丽拼贴画风格
经过10年洗鍊,保罗·史密斯 (Paul Smith) 是这样形容自己2008春夏伦敦女装大秀:「就像是艺术家Hockney在对的时间遇见了出版商Bloomsbury般契合!」简单道出其灵感来源,将 David Hockney 拼贴画作风格幻化成绚丽的印花及斑斓的色系,运用在经典套装、矢车菊印花的蓝色男式女用衬衫洋装、绿色毛皮外套、繫上鲜艳蕃茄红领结的短袖上衣,过膝让全身比例显瘦的针织连身洋装则是用简单典雅的皮带繫上,最后戴上秀气如哈利波特般圆形镜框,像是自恃甚高、书卷气息浓厚的英国高知识份子,骄傲且充满自信。 仅管色系及样式是这样多变,保罗·史密斯 (Paul Smith) 还是保留以往风格,譬如你还是可以从中找寻得到在乡间别墅办Party时,所穿着经典与休闲兼具的半正式礼服:黑色天鹅绒短夹克内搭白色棉质百慕达短裤、敞开的灰色开襟羊毛衫里搭的是红色男式女衬衫、或是在羊毛衫短夹克下搭配用蓝色腰带包裹住迷你短裤…,抢眼丰富的新视野让人目不暇给外,延续品牌精神的经典设计款也为这次秀展带来不少惊艳。Paul Smith
你能想像,英国设计师Paul Smith花了整个夏天,一边翘脚、一边看电视,同时还能进行他的服装秀试衣工作?有何不可呢?因为这几个月以来,热血澎湃的英国青年都在做的事情,Paul Smith当然也不能置身事外,尤其当英格兰队大胜澳大利亚队时,这可是令人欢喜胜利。当然由这板球运动转化成的灵感,也直接表现在她的时装中,以白色为底的基础调,表现在编织的毛线衣、宽鬆的裤子上,看似简单却也直接的点出Paul Smith的春夏女装,配上极为女性化的剪裁、俏丽的细节装饰(比如丝缎与蕾丝边点缀的内衣),就这幺轻鬆漫步在伸展台上。Paul Smith
合体的衬衫、西服套装,体现出精湛的英式古典剪裁手法,不过那时Paul Smith的不羁心思已经初露端倪。传统款式的茄克衫,把袖笼开得低一点,更方便于穿着。西装衣料採用花呢等毛织物及棉织物,设计是英国传统的风格又带有点怪异,既能被保守的城市人亦能被八十年代的雅皮士接受。慢慢地,Paul Smith发现顾客对于增加一条花领带或彩色羊毛套衫不是那幺紧张敏感了,于是,印花或绣花马甲、彩色吊带裤、短袜进入了他的男装系列。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于是Paul Smith的“坏”心思男装设计大获成功。他又把自己的时尚版图扩展到女装领域,至今,Paul Smith的时装王国已遍及世界35个国家,更多达12个系列,包括主线Paul Smith、Paul Smith Women、PS by Paul Smith、Paul Smith London、Paul Smith Jeans、Red Ear(日本专售系列)、Paul Smith Shoes、Paul Smith Frangrance、Paul Smith Watches、Paul Smith Pens与Paul Smith Furniture and Things等,甚至连mini copper上也出现了Paul Smith的彩条图案……无怪他能名列英国设计师身家榜第一的位置。Paul Smith
Paul Smith最受人追捧的便是内里的些许叛逆精神——表面是绅士却偷着“耍坏”——这也是设计师Paul Smith的英式幽默。Paul Smith的衣服剪裁精緻细腻,质地优良,完全符合绅士的派头和庄重,但在细节上却掩藏着许多值得玩味的元素,比如给穿得正儿八经的男模手里加个泰迪熊, 在衬衫的袖口绣上一个裸女……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希望带给人们惊喜。”
音乐作品
音乐专辑共1张
Margins
歌曲13首
发布于 2010-10-19
音乐线上收听
以上音频资源来自千千音乐
开设旗舰店
Paul Smith于2012年宣布重返中国市场,于天津银河购物中心开设首家精品店,该店是Paul Smith在与俊思集团的合作下,,位于天津银河国际购物中心内的乐天百货,主营系列男装、女装以及饰品配件。而大陆第二家店也将于2013年初于北京三里屯village北区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