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以来,倒闭的P2P网贷平台一家接着一家,几乎以每天一家甚至每天几家的速度出现。一面是仍旧不断涌入的新平台,一面是不断发生的倒闭危机,P2P网贷行业又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倒闭潮
近几年来,P2P行业的高速发展吸引了很多的投机者。相比看好这一行业并决心在此做一番事业的实干家,抱着捞一桶金就走的心态的“创业者”要更多。2013年10月份以来,倒闭歇业的平台每天都有几家,这些平台要幺是因为管理不善无法应对挤兑局面,要幺是因为资金挪用而捲款跑路。新一轮的倒闭潮再一次刷新了投资人对网路借贷这一投资渠道的信任度下限。
究其主要原因,不难发现是贷款集中到期而平台无法兑付引发的连锁挤兑危机。有些是因为平台在风险控制关的失误造成贷款无法收回而无法给投资人兑付,也有些一开始就是将资金挪作他用,没有足够资金应对流动性危机。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平台或许本就抱着集资跑路的心态而“人间蒸发”。不论哪一种情况,受害的始终是投资人,没有收益不说,连本金也难以收回。
究其主要原因,不难发现是贷款集中到期而平台无法兑付引发的连锁挤兑危机。有些是因为平台在风险控制关的失误造成贷款无法收回而无法给投资人兑付,也有些一开始就是将资金挪作他用,没有足够资金应对流动性危机。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平台或许本就抱着集资跑路的心态而“人间蒸发”。不论哪一种情况,受害的始终是投资人,没有收益不说,连本金也难以收回。
资金无保障
资金安全是一个平台规范经营的重中之重,这是平台和投资人都熟知的道理。常见的保障资金安全性的措施有第三方担保、本息保障计画,但都有漏洞可寻。比如投资人常会发现,多数平台的本息保障计画是VIP用户才能享受的特权,而成为VIP不是要交高额年费就是有较高的投标总额限制。有时一个不小心没懂规则,债权已经变更至平台名下,0收益便是意料之中的事。
保障资金安全最简单有效,同时也是最难办到的办法就是第三方託管。P2P网路借贷平台本是撮合中介,当借方的大量借款和贷方的大量还款全部集中于这一中介时,风险也就全部集中在平台上。
第三方託管的有效性就在于,流动资金和平台自有资金分离后不仅避免了大量资金沉澱风险,而且让每一笔资金流动都十分明确,平台无法自融、集资甚至跑路。但这一办法并没有广泛普及的原因也在于此,资金不再留在平台账户,平台的灰色收入大大缩减。这便是资金安全的癥结所在。
保障资金安全最简单有效,同时也是最难办到的办法就是第三方託管。P2P网路借贷平台本是撮合中介,当借方的大量借款和贷方的大量还款全部集中于这一中介时,风险也就全部集中在平台上。
第三方託管的有效性就在于,流动资金和平台自有资金分离后不仅避免了大量资金沉澱风险,而且让每一笔资金流动都十分明确,平台无法自融、集资甚至跑路。但这一办法并没有广泛普及的原因也在于此,资金不再留在平台账户,平台的灰色收入大大缩减。这便是资金安全的癥结所在。
监管政策出台
P2P平台的大量倒闭,使得该行业的风险问题集中爆发,更显示出监管的缺位。
此外,上述倒闭的企业往往对投资者许以高额的收益回报,但对于最基础的风险控制却普遍薄弱。绝大多数企业对于资金的用途、投融资项目都存在信息不规范、不透明的现象。这也是P2P行业发展多年的顽疾。
对此,2013年 8月13日,“中国网际网路金融工作委员会”成立,首批发起单位25家,包括银行、券商、保险、电商和网际网路金融公司等各类型企业。继银监会、央行先后针对网路信贷行业召开专题座谈会后,“一行三会”等多部委组成的网际网路金融发展与监管研究小组,已联手于2013年8月1日赴沪浙调研网际网路金融。此次实体考察式的专题调研,被认为是网际网路金融发展以来的最大规模政府调研。
2013年8月26日,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在京正式对外发布了《个人对个人(P2P)小额信贷信息谘询服务机构行业自律公约》,以促进P2P行业的阳光化、规范化发展。目前,已有超过50家P2P机构签署了自律公约。
显而易见,目前P2P的行业规范是一个大的趋势,但现在仍停留在自律阶段。小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就指出,P2P行业目前面临準入门槛低、法律监管尚处于“真空”状态,缺乏统一规范的行业标準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