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与教育整合是基于神经语言程式学(NLP)、教育学、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多年中国小学习指导和教师培训实践,形成的系统理论和一系列NLP与教育整合工具。学校藉助NLP与教育整合,完成优秀教师複製,激发教师潜能。教师运用NLP与教育整合工具,在数分钟内成功地教导「学习偏差」的小孩们成功学习。家长接受NLP与教育整合培训后,瞬间改善亲子关係。
介绍
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神经语言程式学)由美国人Richard Bandler 和John Grinder创立,起源是研究卓越人士特别成功的原因,将成功行为的心路历程(心略)一一解码,化成一套一套的技巧程式,使其它人也可以成为卓越人士。NLP的中心学问是研究如何有意识跟潜意识沟通,通过更新我们的潜意识改进我们的行为。

理念(一):学习问题的6个层次(The logical levels model)
学生在校发生学习偏差(或学习困难),常见的解决方法只是针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环境的,比如禁止看电视(或闲书)、延长学习时间、请家教、转学等等。这些方法对一部分学生很有效,但很多时候效果并不理想,甚至适得其反,导致亲子关係、师生关係紧张。事实上,学生学习偏差的根源具有层次性差异(Neuro-logical levels),具体如下:
①.精神使命(Spirit):
我学习的目的是什幺? What is the greater purpose or vision?
这是学生学习的最高层次,这个层次出了偏差将直接导致厌学、行为不良。
②.自我认定(Identity):
我是怎样的学生?Who am I?
这是学生学习的第二层次,这个层次出了偏差容易导致学习焦虑、同学关係紧张。
③.信念价值(Beliefs and values):
什幺是对的和重要的?why do I do it?
这是学生学习的第三层次,这个层次出了偏差常常导致偏科、学习态度不正。
④.学习能力(Capabilities):
我会什幺?how do I do it? What can I do?
这是学生学习的第四层次,这个层次出了偏差往往体现学生学习基础差、眼高手低。
⑤.学习行为(Behavior):
我是怎幺学的?what do we do and say?
这是学生学习的第五层次,这个层次出了偏差的内在因素是学习习惯不良。
⑥.学习环境(Environment):
我的学习时间和地点。where and when of my actions?
这是学生学习的第六层次,这个层次出了偏差基本上是由于外界因素。
理念
学习类型(Learning styles)
在成长过程中,学生都不自觉地形成感元偏好,形成视觉型,听觉型,感觉型(或综合类型)的表象系统,不同的表象系统偏好决定不同的学习类型:
视觉型的学生偏好阅读,喜好通过视觉表象系统获取和加工信息。
听觉型的学生偏好听讲,喜好通过听觉表象系统获取和加工信息。
感觉型的学生偏好做中学,喜好通过触觉、感觉表象系统获取和加工信息。
(易谷测评软体可以测出学生的学习类型)。
学校课堂教学和测试中,多数是视觉信息,比如板书、笔记、教材、考卷,另外视觉表象系统在信息输入和再现方面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精度,因而较其他类型偏好者,视觉型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是调整学习类型,强化视觉感元,整合多种感元。
理念(三):学习心略(Learning strategies)
心略,用来表示一个人行为的决策过程,主要由内心表象、有关的次感元和正确的顺序等三项组成,通俗地讲就是行为的“秘方”。举例来说,例如,几何定理学习心略:定理描述的题设和结论(图形化VC)、定理的认同(理解)VD),AR(念),K(感觉),将来预演(VC)。

藉助听觉记忆“短小单词”:念字母,感觉熟了,背,确认记住,AC-K-AR-AD
藉助视觉记忆“长单词”:构图,感觉清晰,再现图片,确认记住,VC-K-VR-AD
(注:V表视觉,A表听觉,K表触觉,C表是构造、存储,R表示回忆。i表内心的,e表外界的,t表语气,d表话语)
如果我们要複製他人的成果,只需找出他们的心略,然后自己複製,就可以达成类似的成就,这就是模仿。模仿某人,必须模仿他的心略和信念系统,否则你只是在模仿他的肢体动作。
每个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运用神经系统的方式,具有独特的有效学习心略,但学校教育很少告诉学生应如何发挥所长,而是默认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都相同。教师有必要回响学生不同的学习心略,以保证多数学生成功学习。
理念(四):潜意识沟通工具
①.情绪智慧型和EFT技术:EFT是简单而有效的减压与消除负面情绪高效能的方式。
②.学习心锚:提供教师良好状态的“开关”和学生良好习惯的“按钮”。
③.思维换框:向教师传授自我更新的工具和学生学习方法改进的秘诀。
④.感元切换:介绍瞬间去除负面情绪达到积极状态的有效方法。
⑤.精确语言:提供工具帮助教师挖掘学生内心闪光点、探寻学习问题的潜在内因。
⑥.引喻:帮助教师和学生掌握改变自我认定的技巧。
⑦.时间线:帮助学生确保达成学习目标和消除拖沓习惯。
⑧.后置模式:提供有效渠道以提升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