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MS.406战斗机

2019-08-04 13:13:16 百科
MS.406战斗机

MS.406战斗机

MS.406战斗机是法国战役开始时,法国空军装备数量最多的战斗机,达到上千架。该飞机和二战初期其他法国战斗机一样,都源自30年代法国空军航空技术服务部提出“C1要求”。30年代初期,航空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国战斗飞机开始向单翼、可收放起落架、全金属结构等方向发展。作为传统航空大国的法国自然不甘于人后,1934年法国空军航空技术服务部提出了研製现代化单翼单座战斗机要求,代号“C1”。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MS.406战斗机
  • 类型:单翼战斗机
  • 最大航程:1,000km
  • 机翼面积:17.10sqm

研製工作

按照C1要求,莫拉纳_索尼埃公司在保密状态下研製出了一种下单翼战斗机——MS.405。第一架样机于1935年8月8日上天。该飞机採用常规布局,机身外壳大部分由铝合金製造,不过后机身仍然採用帆布蒙皮。动力装置採用860马力的“西班牙-瑞士(HS)”12Ygrs发动机。飞机採用了可收放式起落架。
此后,研製工作似乎放慢了下来。经过17个月后,第二架原型机才于1937年1月20日才上天。第二架原型机改进了机翼设计,换装了900马力的“西班牙-瑞士”12Ycrs发动机,最大时速达到了443公里/小时(4000米高度)。莫拉纳_索尼埃战斗机成为了法国第一种时速突破400公里/小时的战斗机,其出色性能使法国军方非常满意,立刻发出了製造16架试生产型的订单。同年,MS.405原型机参加了布鲁塞尔航空展,其广告牌上大大咧咧的写上了“世界上最好的战斗机”。莫拉纳_索尼埃公司在试生产型第二架又加以改进,更换为860马力的“西班牙-瑞士”12Y31发动机,并且减轻了机翼重量。改进后的飞机命名为MS.406,于1938年5月20日上天,最大平飞速度达到了486公里/小时(5000米高度),而后成为正式生产型大量生产。
莫拉纳_索尼埃战斗机同时也开始了出口国外的生涯,瑞士人首先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两架试生产型MS.405更换了MS.406配用的“西班牙-瑞士”12Y31发动机,但机翼仍沿用MS.405原设计,改装后命名为MS.406H,分别在1938年9月和1939年4月运送到瑞士,并且在瑞士按照许可证仿製生产,设备、通讯器材和武器都按照瑞士要求配备。瑞士人将其命名为莫拉纳_索尼埃D-3800战斗机,一共生产了74架。

历史记录

30年代末,和纳粹德国的战争已经迫在眉睫,法国空军下达了大量生产MS.406的命令。MS.406同时也被确定为法国标準的单翼战斗机,事实上成为“C1要求”竞争的胜利者。第一架MS.406上天的同时,法国军方对MS.406的生产命令就已经达到了1000架。显然莫拉纳_索尼埃公司的生产能力已经无法满足这个命令了,于是在国内又建立起来三处製造工厂,很快投入大批量生产。
MS.406战斗机MS.406战斗机
第一架正式生产的MS.406于1939年1月29日上天。至四月份,该飞机的生产效率达到了每天六架。至1939年9月3日法国向德国宣战之日,已经有535架MS.406出厂,生产率也提高到了每天11架。
法国战役前,共有60架MS.406战斗机出口。1939年11月至1940年1月,30架MS.406出口芬兰,另外30架于1940年2-3月间出口土耳其。法国空军下令按照此标準改装500架MS.406,但是只有5架飞机在1940年6月25日停战前完成。 1940年3月,MS.406在法国空军接收1064架后中止生产。
在“奇怪战争”(德国人称之为“静坐战争”)期间,MS.406只参与了少数的接触战斗,主要是对付德国的侦察飞机和梅塞施米特Bf109D战斗机。实战证明,MS.406这种早期的单翼战斗机,性能上逊于速度较快的Bf109D。有时候就连道尼尔侦察机也很难揍下来,MS.406的武器太贫弱效率也不佳。该机的一门20mm机关炮射速太慢,而两挺7.5mm机关枪威力又太小。儘管如此,法国飞行员依然顽强地驾驶这种战斗机和德国的Bf109D对抗。但是随着1939年底速度更快性能更出色的Bf109E的上场,法国空军的形势就更加恶劣了。
“静坐战争”期间,法国就认识到了该飞机的弱点,开始对其加以改进,主要着眼点在麻烦不断的可卸式散热器和火力配置上。新改型更换为固定式散热器,机枪也由弹鼓供弹改为弹链供弹。新飞机于1940年上天,命名为MS.410。新飞机还试验了新的排气装置,由于发动机散热效率大大改善,最大速度增加到了509km/h。法国空军下令按照此标準改装500架MS.406,但是只有5架飞机在1940年6月25日停战前完成。
1940年3月,MS.406在法国空军接收1064架后中止生产。德国于3月10日开始了进攻法国的战役。法国驾驶MS.406战斗机的飞行员勇敢战斗,一共击落了175架德国飞机,但是自身损失更加惨重,被击毁400多架。其中多数都是在地面被德国轰炸机摧毁的,空战中则损失100余架。此外,还有大约150架MS.406在德军逼近基地时被法国人自己摧毁。在法国战役后期,义大利趁火打劫也对法国宣战,MS.406在南部前线和义大利不怎幺先进的战斗机交战则相对轻鬆了许多。
德国在法国战役后缴获了大量的MS.406战斗机。一些MS.406依旧装备在维希法国空军一线部队和一些训练单位中,同时也装备于部分殖民地军队。德国人则建立了一个MS.410改装中心,改装了大约69架飞机,所有这些飞机都更换了机翼,但是只有少数更换了散热器,都没有更换排气装置。德国将这些飞机以及一些D.520和旧式Bf109用于训练飞行员。德国还将缴获的MS.406提供给其它附庸国军队。芬兰接收了57架,其中包括11架MS.410和46架MS.406。1942年11月,德军强行进驻维希法国控制区,又抢走了98架MS.406。其中两架交给了芬兰,44架交给了克罗地亚,52架交给了义大利(儘管义大利空军只使用了其中25架)。
MS.406战斗机MS.406战斗机
芬兰在1943年为了儘量改装空军装备,用德国缴获的苏制螺旋桨推进器和1100马力的克利莫夫M-105P发动机改装了自己的MS.406,还更换了新的油冷却器和MG151机关炮。改装后的飞机命名为“Mrk”型战斗机,性能有了较大的改善,继续广泛使用在和苏联红军的空中战斗中。1940年法国的战败,也使法国为瑞士发展的MS.412项目中止(採用MS.406机翼,“西班牙-瑞士”12Y51发动机和固定式散热器)。瑞士人不得不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这项工作,首架MS.412于1940年10月试飞,被命名为D-3801。D-3801沿用了D-3800的武器,1941年至1945年生产了207架。至少17架在1947年-1948年用多余零件装配出来。该型机作为训练飞机和靶机拖曳机一直服役到1959年。芬兰在1943年为了儘量改装空军装备,用德国缴获的苏制螺旋桨推进器和1100马力的克利莫夫M-105P发动机改装了自己的MS.406,还更换了新的油冷却器和MG151机关炮。改装后的飞机命名为“Mrk”型战斗机,性能有了较大的改善,继续广泛使用在和苏联红军的空中战斗中。
通过残酷的实战证明,法国“C1要求”的最后评定确定了一种错误的标準装备。同样是“C1要求”的产物,D.520、MB.152乃至VG.33都要比MS.406强得多。MS.406占据了先行之利,以至法国官僚们“先入为主”,对稍晚的D.520不屑一顾,再加上法国军方错误的战术思想,造成了大批法国飞行员白白牺牲。
英国援助的格罗斯特“角斗士”、义大利菲亚特的G.50和法国莫拉纳MS406战斗机,部队实力甚至比开战时更强。

发展史

在翻开Me 109战史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在开战初期,它的数量远远多于和它性能相当的MS406, D520“喷火”、“飓风”式战斗机;到了战争中后期时,它的数量又多于雅克一3/9, P一51战斗机。德国是一个资源、人力、物力相对匾乏的国家。它是如何保证Me109的数量的呢?这里又不得不感叹梅塞施米特博士的远见卓识。
早在Me109设计之初,梅塞施米特博士就确立了一个后来成为航空设计必须要考虑的原则,产品的经济性能必须是产品技术的前提之一,採用过于複杂的设计会使开发研究的成本相当昂贵。这个原则被坚定地贯彻在Me109的设计、生产及改进阶段。然而,梅塞施米特博士的同行们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MS406的结构还是基于複杂的铝管机架蒙以帆布蒙皮。这种结构不仅老式落后且不适合战时大规模生产,不具改进潜力。而“喷火”与“飓风”则被称为“设计师的梦想”、“製造厂的噩梦”。与之相类似的是与Me109竞争中失败的He112。它们椭圆形的机翼的设计初衷是减小诱导阻力,但实际结果是性能没有多少提高,成本和加工难度却大幅增加。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