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Mollivirus sibericum

2019-08-31 21:42:19 百科
Mollivirus sibericum

Mollivirus sibericum

Mollivirus sibericum,一种病毒。

科学家将“复活”一种名为“Mollivirus sibericum”的病毒,以对其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并检查它是否会对动物或人类造成威胁。这种病毒发现于西伯利亚的荒野之中,已经休眠了大约3万年,是2003年以来发现的第四种史前“巨型”病毒。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西伯利亚软体病毒
  • 外文名:Mollivirus sibericum
  • 发现地点:西伯利亚东部科累马

发现历史

该病毒的发现者来自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发现地点是俄罗斯科雷马的低地冻土带。这是该研究团队第二次发现这种病毒。此前发现的巨型病毒包括2003年发现的拟菌病毒(Minivirus),2013年发现的潘多拉病毒(Pandoravirus)和2014年发现的阔口罐病毒(Pithovirus sibericum)。

试验复活

在俄罗斯东北部的冰冻荒原中,一种巨型的病毒被完好地保存着。2015年9月,科学家计画将这种病毒重新“复活”。
Mollivirus sibericum
这种病毒名为“Mollivirus sibericum”(意思是“来自西伯利亚的柔弱病毒”),是自2003年以来发现的第四种史前巨型病毒。科学家希望通过它的“复活”,了解这类病毒是否会对动物或人类造成威胁。他们还警告称,气候变化和冰雪融化可能会使类似的危险病原体复甦。

研究进展

要认定一个病毒是否是“巨型”,其长度必须超过0.5微米。Mollivirus sibericum的长度为0.6微米,用光学显微镜就可以看到。在发表于《PNAS》的论文中,研究人员称:“巨型病毒的传奇故事开始于2003年。之后又发现了两种类型的巨型病毒,现在我们又描述了Mollivirus sibericum,一种同样分离自永久冻土样品的巨型病毒。”
“这4类病毒表现出不同的结构、大小、基因组长度和複製周期。它们的起源和演化模式是争议性假说的主题。一个事实是,有两种病毒可以很容易地从史前冻土带中复甦,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对它们有所防备。”
发现这些巨型病毒的地点以矿物资源丰富着称,尤其是石油资源。随着越来越多的冰雪融化,工业化的开採设施将更容易进入这一地区。与此同时,气候变化也在导致北极和亚北极地区的温度上升——升温速度大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这意味着永久冻土层也将开始融化。
领导这项研究的让·米歇尔·克拉维莱(Jean-Michel Claverie)说:“几个依然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可能就够了,当有脆弱的宿主存在时,这些可能具有潜在致病性的病毒就会复甦起来。”
“如果我们不小心,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对这些地区进行工业开发,那就要面临唤醒某些致命病毒的风险,它们可能就类似我们认为已经根除的天花病毒。”
与今天我们周围环境中的病毒不同,这些史前病毒不仅体积更大,而且具有更加複杂的遗传结构。M。 sibericum具有超过500个基因,而2003年发现的潘多拉病毒具有2500个基因。相比之下,甲型流感病毒只有8个基因。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