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启动面板的工作方式与iPad完全相同。它以类似于iPad的用户界面显示电脑中安装的一切套用,并通过App Store进行管理。用户可滑动滑鼠,在多个套用图示界面间切换。与格线计算一样,它的计算体验以任务本身为中心。但它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即:Mac电脑的资源管理器Finder是否会从Mac OS X中消失?所有档案均将由档案对话框管理吗?
Mac App Store的工作方式与iOS系统的App Store完全相同。他们具有相同的导航栏和管理方式。这意味着,无需对套用进行管理。当用户从该商店购买一个套用后,Mac电脑会自动将它安装到快速启动面板中。对高端用户而言,这可能显得很愚蠢;但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即使利用Mac电脑的拖放系统,安装应用程式仍有可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作业系统
Mac OS
Mac OS X
Mac OS X 10.0 “Cheetah”os x yosemite
Mac OS X 10.1 "Puma"
Mac OS X 10.2 "Jaguar"
Mac OS X 10.3 "Panther"
Mac OS X 10.4 "Tiger"
Mac OS X 10.5 "Leopard"
Mac OS X 10.6"Snow Leopard" (这个版本的mac系统将只提供对intel处理器的支持)
Mac OS X 10.7 "Lion"
OS X 10.8 "Mountain Lion"(去掉久远的Mac,体现Mac与iOS的融合)
OS X 10.9 "Mavericks"
OS X 10.10 “Yosemite"
OS X 10.11 “El Capitan“
macOS 10.12 “Sierra“
macOS 10.13 “High Sierra”
macOS 10.14 "Mojave"
主设计人:Mac OS 9.0 之前是比尔·阿特金森、杰夫·拉斯金和安迪·赫茨菲尔德,是贾伯斯还在苹果的时候开发的,后来他离开苹果创立NeXT公司后为其开发了另一套系统,主设计人是艾维·特万尼安(Avie Tevanian),后来贾伯斯回归苹果后逐渐抛弃了以前的代码,在发布Mac OS X时,正式使用艾维·特万尼安当时编写的代码作为其主代码。
出现年月:1984年。
特点:多平台兼容模式,为安全和服务做準备,占用更少的记忆体,多种开发工具。Mac OS X v10.7 Lion Mac App Store 找到和下载 Mac 应用程式的最佳途径 如同在 iPad 上选购 App Store 中的应用程式一样,Mac App Store 为浏览和购买应用程式提供无限可能。新购买的应用程式可一步完成安装,并立刻呈现在全新 Launchpad 上。Mac App Store 现可在任意一台运行 Mac OS X Snow Leopard的 Mac 上使用,并将作为 Mac OS X Lion 的一部分提供。
Launchpad
Launchpad 可让你以iPad方式迅速访问应用程式,只须点击 Dock 内的 Launchpad 图示,你打开的视窗即逐渐淡出,Mac 上的所有应用程式将以美观的全萤幕模式呈现在萤幕上。只须用手指轻扫一下,即可查看多个应用程式页面,你还可随意安排应用程式,将它们的图示拖动至新位置,或者分组至资料夹。当你从Mac App Store下载应用程式时,新应用程式将自动出现在Launchpad上,随时待用。
全萤幕应用程式
在iPad上,每个应用程式都能全萤幕显示,有效排除视觉干扰,你还可轻鬆返回其他应用程式。Mac OS X Lion 将同一功能带到桌上型电脑。你只须点击一下,即可全萤幕显示某个应用程式,或轻扫一下触控板,便可切换至另一个全萤幕应用程式,再次轻扫则返回桌面,以访问其他的应用程式,实现这一切都无须退出全萤幕模式。整个系统支持第三方开发人员在他们开发的应用程式中充分利用这一全萤幕技术,让他们开发的应用程式看上去更生动。因此,你可专注于工作细节,或享受更宽阔的视界。
指挥中心
Mission Control是一项强大易用的新功能,让你完整地查看 Mac 上正执行的内容。你可将一切尽收眼下,包括 Dashboard 和所有全萤幕应用程式,它们都将在同一地方显示。只须轻扫一下,你的桌面即可切换到 Mission Control。在那里,你将看到按应用程式分组的打开视窗、全萤幕应用程式缩略图以及 Dashboard,一切都呈现在同一个视窗里。同时,你只须轻点一下,便可访问 Mission Control 里的任何选项,让你轻鬆掌控全局。手势和动态效果 更多与 Mac 互动的便捷方式 Multi-Touch 手势让你在 iPad 上的每项操作都简单、直观。Mac 有了更丰富的Multi-Touch操控体验。你可享受更流畅、逼真的手势回响效果,包括橡皮圈滚动、页面和图像缩放和全萤幕轻扫。在 Mac OS X Lion 中,所有轻扫、两指开合和滚动手势的观感和触感体验都更加生动、灵敏。
自动保存 完美经过
告别手动保存吧;有了Mac OS X Lion的自动保存功能,任务在你工作过程中即可自动保存,为你省去这项操作。Lion 不会创建额外的副本,而是将更改保存在工作档案中,从而使磁碟空间得到最有效利用。锁定功能可防止意外更改被保存,并会在两周后自动锁定文档。恢复功能可为你显示上一次打开时的文档状态,因此你总有机会重新开始。
版本 看清走过的每一步
版本功能可以记录文档或项目从创建开始的整个演进过程。每次你打开文档,以及在工作中每隔一小时,OS X Lion 就会自动为文档创建一个版本。如果你须要恢复到较早的版本,或复原部分文档,版本功能会在当前文档旁显示一连串先前的版本,这与 Time Machine 的界面相似,因此你可看到作品在任意特定时间的状态。点击一下即可进行恢复,也可将较早版本中的内容拷贝并贴上到当前版本中。
重返
重新启动 Mac 时,你知道应该做些什幺;首先,你须要保存任务关闭所有应用程式,然后花费宝贵的时间对一切进行重新设定。有了重返功能,你再也不须要把时间花费在这些複杂的操作上了。它可让你随时重新启动 Mac (比如,发现软体更新之后),然后返回到你正在处理的任务,所有应用程式都可回到你离开时的状态。事实上,无论何时你须要关闭并重新打开应用程式,重返功能都可以返回到你离开时的状态。这样你再也不用重头开始了。
升级
想将 Mac 升级到OSX Lion,你无须前往零售店购买盒装软体,并安装一大堆光碟。你只需点击 Mac App Store 图示,支付 US$29.99 购买 Lion,你的 Mac 会完成余下的工作。只要确保你已具备将 Lion 下载到 Mac 的必备条件即可,而之后的OS XMavericks 10.9则提供免费的下载。
精益求精
Mac OS X 以简单易用和稳定可靠着称;因此在开发 Snow Leopard 的过程中,Apple 工程师们只有一个目标:精益求精。他们不断寻找可供完善、最佳化和提速的地方 - 从简单的卸载外部驱动到安装作业系统。超凡品质如今更上层楼。来看看你的 Mac 体验如何更臻完美。
新外观
Exposé如今更趋完善,使用更方便。和 Dock 完全整合,只需轻点 Dock 中的应用程式图示不放,该程式的所有视窗便会重新排列,切换程式变得十分方便。Exposé的外观也焕然一新。视窗被排列在整齐的格栅中,更易于查找。还有 Dock 中的 Stacks,能够帮你快速访问档案或资料夹,如今也新添滚动浏览功能。并能快速扫描 Stack 中的资料夹以查看其中的所有档案。
更快
随 Mac OS X Leopard 发布的Time Machine功能,首度推出革命性的硬碟备份解决方案。Time Capsule则利用其无线硬碟和 Time Machine 完美协作,进一步增强了备份功能。Snow Leopard 则将 Time Machine 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Time Capsule 的初始备份时间减少达 50%。
装备 Snow Leopard 的 Mac 在萤幕锁定时,可以更快从睡眠状态启动,速度较以前提高两倍。关机比以前快 75%。在你赶着回家或去机场时节约宝贵时间。加入无线网路也比以前快达 55%。
显示卡方面,ATI和NVIDIA这两位竞争者,把战火从台式机蔓延到笔记本电脑,又从笔记本电脑蔓延到Mac,ATI在笔记本和Mac占有的统治地位已经开始被NⅥDIA动摇了。Mac用的显示卡有ATI,也有GeForce2 MX的。在三款最新的Power Mac G4电脑中,苹果电脑採用了NⅥDIA专门为苹果机定做的GeForce2 MX显示卡,不过低端466MHz Power Mac G4、iMac和笔记本电脑还都在用ATI RAGE 128作为图形子系统的标準配置。Mac版本的GeForce2 MX和PC版本的GeForce2 MX相比,在技术参数上没有任何区别。但由于苹果电脑和PC採用了不同的操作平台,所以NⅥDIA特别针对Mac OS的视频特点设计了专门的驱动程式。MAC版本的GeForce2 MX和PC版本的最大差别是在显示信号输出连线埠上,Mac版本的GeForce2 MX配备了两个显示信号输出端(MAC标準的VGA15针连线埠和ADC显示信号输出连线埠)。对于只接驳DⅥ(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接口的数字平板显示器,Power Mac G4还提供了DⅥ/ADC转换线,可以让用户毫无困难地使用上DⅥ数字平板显示器。那幺为什幺要专门制定一个ADC显示信号输入标準呢?这是因为苹果电脑为了保持Power Mac G4电脑用户桌面的整洁,允许用户通过单条ADC信号线在显示器和主机之间传输显示信号并为显示器供电,这样就无须为显示器单独提供电源线和信号线了,真可谓独具匠心。
显示器
显示器方面,苹果机也用CRT和LCD。用CRT的是Mac中的iMac系列(iMac G3以后的iMac产品全部使用LCD),其显像管主要是三菱的钻石珑;用LCD的则主要是苹果公司的Power Mac G4、G5系列。另外,苹果公司还推出了LCD的自有品牌:Apple Studio Display,其液晶显示器有15英寸、17英寸、21英寸三款大小。最新的Apple Cinema Display有20、23、30英寸三款。
光碟机方面,Mac用的光碟机是DVD,普通的CD-ROM已经基本被MAC淘汰了。G3和G4都是CD-RW或DVD;在高端上,苹果公司把Super Drive驱动器纳入733MHz的G4机种一起销售。Super Driver通过苹果公司提供的iDVD刻录软体,可以备份最大4.7GB的个人数据,或者通过400Mbps传输速度的FireWire接口接驳数码摄像机,下载纯净的数字视频和音频信号製作具有互动功能的 DVD 影音光碟。
滑鼠
滑鼠方面,Mac的Apple Pro Mouse光电滑鼠是玻璃外壳,晶莹剔透,十分漂亮。但它的滑鼠是没有按键的,事实上整个Apple Pro Mouse就是一个按键,不需要用手指点击,轻轻按动整个滑鼠就行了,而且也不分左、右键。这样,在使用的时候手指不会疲劳。滑鼠是正椭圆形的,适合不同习惯的用户使用,左、右手都可以使用。苹果机的单键滑鼠于1984年问世,是苹果机“易用”理念的核心部分。但由于缺少其他作业系统具有的“右键”功能,操作时往往要在萤幕和选单栏之间往返奔波,因而操作起来不那幺方便。但是,苹果在2005年推出了带有滚珠的多键滑鼠mighty mouse。
网路通讯功能
Mac 集成了三种网路通讯功能:乙太网络通讯、数据机通讯和无线网路通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AirPort无线网路通讯功能了。AirPort 基地台内部具备一个使用RJ-11接头的56-Kbps V.90数据机,另外也有一个RJ-45接头用以连线10BASE-TEthernet有了AirPort高速无线网路技术,你的PowerBook G4便可以在家中或办公室的任何角落上网遨游了。另外,这种传输方式有一个明显的优点:无线电波不像红外线那样,传输的两点之间必须为没有阻隔的直线;因为无线电波可以穿透固体,传送到最远达 150 米之外的地方。
作业系统
苹果公司不但生产Mac的大部分硬体,连Mac所用的作业系统都是它自行开发的。
苹果机的作业系统已经到了OS 10,代号为Mac OS X(X为10的罗马数字写法),这是Mac电脑诞生15年来最大的变化。新系统非常可靠,它的许多特点和服务都体现了苹果公司的理念。
另外,疯狂肆虐的电脑病毒几乎都是针对PC(Windows)的,由于Mac的架构与PC(Windows)不同,而且用户比较少,所以很少受到病毒的袭击。Mac OS X作业系统界面非常独特。苹果公司能够根据自己的技术标準生产电脑、自主开发相对应的作业系统,可见它的技术和实力非同一般。打个比方,苹果公司就像是Intel和微软的联合体,在软硬体方面“才貌双全”。
Mac OS可以被分成作业系统的两个系列:
* 一个是老旧且已不被支持的“Classic”Mac OS(系统搭载在1984年销售的首部Mac与其后代上,终极版本是Mac OS 9)。採用 Mach 作为核心,在OS 8以前用“System x.xx”来称呼。
* 新的Mac OS X结合BSD Unix、OpenStep和Mac OS 9的元素。它的最底层建基于Unix基础,其代码被称为Darwin,实行的是部分开放原始码。
Mac OS也引入了一种新形的档案系统,一个档案包括了两个不同的“分支”(forks)。它分别把参数存在“资源分支”(resource fork),而把原始数据存在“数据分支”(data fork)里,这在当时是非常创新的。但是,因为不能识别此系统,这让它与其它作业系统的沟通成为挑战。
Mac OS 9 使用 B+ 树结构的档案系统进行档案管理. ……
Mac OS X
为了挽救这种情况,Mac OS X使用基于BSD Unix的核心,并带来Unix风格的记忆体管理和先占式多工(pre-emptive multitasking)。大大改进记忆体管理,允许同时运行更多软体,而且实质上消除了一个程式崩溃导致其它程式崩溃的可能性。这也是首个包括“命令行”模式的Mac OS,除非执行单独的“终端”(terminal)程式,否则你可能永远也见不到。但是,这些新特徵需要更多的系统资源,按官方的说法Mac OS X只能支持G3以上的新处理器(它在早期的G3处理器上执行起来比较慢)。Mac OS X有一个兼容层负责执行老旧的Mac应用程式,名为Classic环境(也就是程式设计师所熟知的“蓝盒子”[the blue box])。它把老的Mac OS 9.x系统的完整拷贝作为Mac OS X里一个程式执行,但执行应用程式的兼容性只能保证程式在写得很好的情况里在当前的硬体下不会产生意外。
Windows 2000是Windows NT的改进系列(事实上是Windows NT 5.0)、Windows XP(Windows NT 5.1)以及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NT 5.2)与Windows Vista(Windows NT 6.0)也都是立基于Windows NT的架构上。
大型机系统,比如IBM公司的Z/OS,和嵌入式作业系统比如QNX、eCOs和PalmOS都是和Unix和Windows无关的作业系统,而 Windows CE、Windows NT Embedded 4.0和Windows XP Embedded都是和Windows相关的。
老的作业系统停留在市场包括类似IBM Windows的OS/2.来自惠普的VMS(以前的DEC);苹果公司的Mac OS作业系统、非Unix先驱苹果公司Mac OS X,以及AmigaOS,第一个图形用户界面的作业系统,包括对于普通用户的高级的多媒体能力。
发展年表
年份
系统名称
1956年
GM-NAA I/O
1959年
SHARE Operating System
1960年
IBSYS
1961年
CTSS MCP (Burroughs Large Systems)
1962年
GCOS
1964年
EXEC 8 OS/360 (宣称) TOPS-10
1965年
Multics (宣称) OS/360 (上市) Tape Operating System (TOS)
1966年
DOS/360 (IBM) MS/8
1967年
ACP (IBM) CP/CMS ITS WAITS
1969年
TENEX Unix
1970年
DOS/BATCH 11 (PDP-11)
1971年
OS/8
1972年
MFT (operating system) MVT RDOS SVS VM/CMS
1973年
Alto OS RSX-11D RT-11 VME
1974年
MVS (MVS/XA)
1975年
BS2000
1976年
CP/M TOPS-20
1978年
Apple DOS 3.1 TripOS VMS Lisp Machine (CADR)
1979年
POS NLTSS
1980年
OS-9 QDOS SOS XDE (Tajo) Xenix
1981年
MS-DOS
1982年
Commodore DOS SunOS (1.0) Ultrix
1983年
Lisa OS Coherent Novell NetWare ProDOS
1984年
Macintosh OS (系统 1.0) MSX-DOS QNX UniCOS
1985年
AmigaOS Atari TOS MIPS OS Oberon operating system Microsoft Windows 1.0
1986年
AⅨ GS-OS HP-UX
1987年
Arthur IRⅨ Minix OS/2 (1.0) Microsoft Windows 2.0
1988年
A/UX (苹果电脑) LynxOS MVS/ESA OS/400
1989年
1989年 NeXTSTEP (1.0) RISC OS SCO Unix (第三版)
1990年
Amiga OS 2.0 BeOS (v1) OSF/1 Microsoft Windows 3.0
1991年
SunOS 4.1.x Linux
1992年
386BSD 0.1 Amiga OS 3.0 Solaris 2.0 Microsoft Windows 3.1
1993年
Solaris 2.1 Solaris 2.2 Solaris 2.3 Plan 9 FreeBSD NetBSD Microsoft Windows NT 3.1
1994年
Solaris 2.4
1995年
Solaris 2.5 Digital UNⅨ OpenBSD OS/390 Microsoft Windows 95
1996年
Microsoft Windows95 OSR2(OSR=OEMServicerelease) Microsoft Windows NT 4.0
1997年
Solaris 2.6 Inferno Mac OS 7.6 SkyOS
1998年
Solaris 7 Microsoft Windows 98
1999年
AROS Mac OS 8 Microsoft Windows 98 Second Edition
2000年
Solaris 8 AtheOS Mac OS 9 MorphOS Microsoft Windows 2000 Microsoft Windows Me Mac OS X Public Beta
2001年
Mac OS X v10.0 Cheetah Amiga OS 4.0 Mac OS X v10.1 Puma Microsoft Windows XP z/OS
2002年
Solaris 9 for SPARC Microsoft Windows XP 64-bit Edition 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 Windows XP Media Center Edition Syllable Mac OS X v10.2 Jaguar(美洲虎)(2002年8月23日)
2003年
Solaris 9 for x86 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2003年3月28日) Microsoft Windows XP 64-bit Edition - 以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为基础,同一天释出。 Mac OS X v10.3 Panther(黑豹)(2003年10月24日)
2004年
Microsoft Windows XP Media Center Edition
2005年
Solaris 10 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x64 Edition Mac OS X v10.4 Tiger(老虎)(2005年4月29日)
2006年
Microsoft Windows Vista
2007年
Mac OS X v10.5 Leopard(美洲豹)(2007年10月26日)
2008年
Ubuntu 8.04 LTS OpenSolaris 08/05 Ubuntu 8.10 OpenSolaris 08/11 Windows Server 2008
2009年
Ubuntu 9.04 Mac OS X v10.6 Snow Leopard (雪豹)(2009年8月28日) Windows 7 Ubuntu 9.10 Chrome OS
2010 年
ubuntu 10.04 ubuntu 10.10
2011年
Mac OS X v10.7Lion(2011年7月20日) Ubuntu 11.10
2012年
OS X Mountain Lion(Apple已将Mac OS X更名为OS X) Ubuntu 12.04 Windows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