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M-2弹道飞弹

2020-01-06 06:10:28 百科
M-2弹道飞弹

M-2弹道飞弹

M-2弹道飞弹是法国海军第二型潜地中程弹道飞弹,系M-1飞弹的改进型。

M-2弹道飞弹与M-1飞弹的尺寸和弹头威力、命中精度完全相同,但射程增加了3000千米。

M-2弹道飞弹1969年初始研製,1974年服役,装备闪电号核潜艇,并用以取代部署在可畏号和可怖号核潜艇上的M-1飞弹。共装备16枚,该飞弹单价为0.94亿法郎。1976年起逐步退役,被M-20飞弹替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M-2弹道飞弹
  • 英文名称:M-2 ballistic missile 
  • 前型/级:M-1弹道飞弹 
  • 次型/级:M-20弹道飞弹 
  • 研製时间:1969年-1974年 
  • 服役时间:1974年 
  • 国家:法国 
  • 飞弹类型:潜射中程弹道飞弹 

发展沿革

法国是世界上自行研製生产潜射弹道飞弹的第三大国。早在二十世纪50年代就开始计画研製战略飞弹。1958年戴高乐将军执政后,主张发展了战略武器的研製步伐。主张发展“独立的核力量”,加快了战略武器的研製步伐。
在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中,潜射弹道飞弹是法国二次核打击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65年开始研製,经过30余年的努力,先后研製了M1、M2、 M20、 M4等四型飞弹及与之对应的弹道飞弹核潜艇,形成5艘80枚射程为4000一6000千米的战略核打击力量。正在研製M51型,装备后可使飞弹射程达11000千米。
法国潜射弹道飞弹的发展特点是:独立自主研製,循序渐进,不断提高性能,逐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为了解决“有无”问题,只用了6、7年时间,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研製出M1型及M2型飞弹,射程为2500一3000千米,命中精度为600一1000米,相当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装备的“北极星”A1及A2和苏联SS-N-6(P-27)潜射弹道飞弹的水平,并装备了3艘核潜艇。法国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改进提高,于1976年研製成突防能力较强的M-20飞弹,取代M2型,装备了5艘核潜艇。。

技术特点

M-2弹道飞弹是在M-1飞弹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的。M-2飞弹与M-1飞弹的尺寸和弹头威力、命中精度完全相同,只是增加了第二级发动机的推力,因此,其射程增加了3000千米。

M-1飞弹

M-1飞弹是法国第一代潜射弹道飞弹,1963年开始制定方案,1971年定型开始服役。在研製过程中,该型飞弹先后进行过M-12, M-012以及M-013等模型飞弹试验。M-12是一种可以在水下发射的模拟弹,它主要用于检验飞弹发射装置、飞弹出水时的安全性以及飞弹出水后第一级发动机点火的可靠性等问题;M-012主要是检验第二级发动机的可靠性,对第二级发动机的改进提供依据以及检验飞弹再入系统的可靠性;M-013是法国MSBS潜射弹道飞弹的样弹。
M1潜射弹道飞弹是中程潜地两级固体火箭弹道飞弹,长度10. 7 m,直径1.5 m,起飞质量18t,射程为2 500 km,惯性制导,核弹头爆炸威力为500 kt TNT当量,单弹头,命中精度1 000 m,装备于法国第一代弹道飞弹核潜艇可畏级的前两艘可畏号和可怖号,每艘艇装载16枚飞弹,现己退役。

M-2飞弹

M2飞弹于1969年开始研製,1974年开始服役,与M1飞弹相比,飞弹的性能有了较大的改进,但许多方面还不能满足技术要求。
M2飞弹装备于法国第一代弹道飞弹核潜艇可畏级的第3艘霹雳号,每艘艇装16枚,并取代M-1飞弹装备在可畏号和可怖号核潜艇上。

未来发展

M-20飞弹是法国研製的第三代潜射弹道飞弹,1971年开始研製,1976年3月开始装备,曾装备可畏级第4和第5艘无敌号和雷鸣号核潜艇。1980-1984年,当可畏级核潜艇的前3艘进行大修期间,法国海军将这3艘核潜艇全部改为装载M-20飞弹,以取代M-2飞弹,每艘潜艇装备16枚,共装备了80枚,是法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主要核飞弹武器。
M20飞弹也是两级固体飞弹,但惯性制导系统做了较大改进,提高了命中精度。弹头增加了突防措施,后来採用了新型弹头,质量小、精度高、加固性能好。
M20飞弹射程、尺寸、命中精度与M2飞弹相同,但是其弹头威力增加到1 000 kt TNT,单弹头。

性能数据

长度10. 7m
直径1.5m
最大射程:3000公里
起飞重量:20吨
制导方式:惯性制导
动力装置: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
投掷重量:500公斤
核弹当量:50万吨
命中精度:1000米
发射方式:核潜艇水下机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