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是围棋主要国际赛事之一,其前身为韩国国内赛事棋王战,由韩国《朝鲜日报》主办,LG集团赞助。1996年,主办单位有感于围棋国际化的趋势,创立了LG杯世界棋王战。在每年一届的国际围棋大赛中,LG杯冠军奖金最高。第20届奖金总规模13亿,冠军3亿,亚军1亿韩元。在历届LG杯比赛中,韩国棋手李昌镐夺冠次数最多,共4次获得冠军。
基本介绍
- 中文名: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
- 主办单位:韩国《朝鲜日报》
- 赞助单位:LG集团
- 举办时间:1996年开始每年一届
赛制沿革
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创办于1996年。每年举办一届的LG杯是最有影响力的世界棋战之一。1996年第1回参赛选手为31名:韩国14名,日本8名,中国大陆6名,中国台湾2名,美国1名。
韩国棋手曹薰铉九段直接进入本赛第二轮(十六强)
比赛规则:采韩国棋规,黑贴6目半
用时:每方限时3小时,读秒1分5次
决赛采五番胜负
注:各团体参与组织
韩国:韩国棋院
日本:日本棋院、关西棋院
中国大陆:中国围棋协会
中国台湾:中国围棋会(台湾棋院未获参与种子分配,只能参加公开预选)
美国:美国围棋协会(自第11届起未获参与种子分配,只能参加公开预选)
欧洲:欧洲围棋联盟(自第11届起未获参与种子分配,只能参加公开预选)
1997年第2回
参赛选手为24名,前一届四强,韩国8名,日本5名,中国大陆4名,台湾、美国、欧洲各1名,共24名。
1998年第3回
贴目:黑贴6目半,是国际大赛首次採用黑贴6目半
2005第10回
参赛选手为32名,前一届冠亚军(日、中),韩国5名,日本、中国各3名、台湾、美国、欧洲各1名,预选出线16名。
引进了公开预选制度,透过预选赛,让许多没有机会参加国际大赛的新锐,纷纷在这个新舞台上绽放光芒,该届亚军陈耀烨即为一例。
预选出线名额:中国9名、韩国5名、日本2名
本赛总计名额:韩国10名、中国13名、日本6名、台湾1名、美国、欧洲各1名。
2006年第11回
决赛改为三番棋(前十届为五番棋)
取消较不具竞争力的欧美(美国围棋协会、欧洲围棋联盟)种子名额,欧美选手仍可经预选出线,分配如下:前一届冠亚军(中国),韩国5名,日本、中国大陆各4名、台湾1名,预选出线16名,共32名。
但各国种子名额不得超过五人、惟地主队不受此限。
预选出线名额:韩国7名、中国6名、日本2名、台湾1名。
本赛总计名额:韩国13名、中国11名、日本6名、台湾2名。
参赛棋手午休时禁止与他人讨论研究
台湾棋院首次有棋士(林至涵七段)打入LG杯本赛,与中国围棋会周俊勛一品打入16强。
主办方连续三年没有选手进入决赛圈。
台湾本土棋手周俊勛一品打入决赛,世界大赛首次有非围棋三强(中、日、韩)棋籍选手进入决赛。且最终夺冠。
海峡两岸棋手(周俊勛、胡耀宇)首次在世界大赛决赛相遇。
2007年第12回
本赛种子:前一届冠亚军(台1、中1),韩国6名、日本4名、中国大陆3名、中国台湾1名。预选出线:韩国9名、中国大陆6名、日本1名。
本赛总名额:韩国15名、中国大陆10名、日本5名、中国台湾2名。
预选赛分组中,韩国当月等级分(除大会本赛种子外)排前16名者,刚好平均分配16组内,其他中日棋手则强手集中度太高,引发私设种子质疑。后韩国主办方证实默认种子,并指出默认种子是LG杯预选赛的惯例,前二届默认种子对像为有等级分制度的中国棋院选手,只是未告知参赛方。
韩国棋院韩尚勛打入决赛,初段身份及入段未及一年资历,纷纷刷新世界大赛决赛纪录。
历届战况
1996年,LG杯创办伊始,也是韩国天王李昌镐开始称霸世界棋战的时期。第一届LG杯,李昌镐不负众望,顺利杀入决赛,决赛更是三比零完胜刘昌赫成为LG杯史上第一个冠军得主。第二届LG杯李昌镐仍然杀入四强,只是在半决赛负于刘昌赫无缘决赛,这一届王立诚战胜刘昌赫夺取冠军。第三届LG杯中国棋手战绩抬头,马晓春、俞斌、邵伟刚三人进入四强,对连续三届都进入四强的李昌镐形成合围,但李昌镐还是技高一筹,半决赛胜邵伟刚,决赛直落三局战胜马晓春第二次问鼎LG杯。
第四届LG杯李昌镐仍然进入了四强,不过半决赛再次负于刘昌赫未能进入决赛,这一届俞斌异军突起,夺走桂冠。第五届LG杯还是李昌镐的天下,李昌镐单数届次连续三届杀入决赛,决赛三比二险胜李世石,第三次夺取LG杯。
但李昌镐的LG杯神奇并没有结束,第六届LG杯李昌镐杀入四强,第七届李昌镐进入决赛,只是负于李世石,首度屈居亚军。第八届LG杯,前度李郞今又来,李昌镐过关斩将,第五次进入决赛,并三比一击败睦镇硕,第四次称霸LG杯。第九届LG杯,李昌镐习惯性进入了四强。连续九届LG杯李昌镐都进入了四强,五进决赛四次夺冠,这已经是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的神迹了。
第十一届LG杯,中国台湾棋手周俊勛第一轮胜黄翊祖顺利起步;第二轮16强战,周俊勛战胜高尾绅路,跟随在李昌镐、古力等一乾名将身后前行。这一轮,强手李世石倒下了。八强战周俊勛遇到实力强于自己的谢赫,但发挥出色爆冷取胜,晋级四强。而这一轮,李昌镐、古力同时止步。周俊勛与洪旼杓、赵汉乘、胡耀宇组成也许是LG杯史上最草根的四强阵容。半决赛周俊勛继续发挥,击败韩国洪旼杓,首次进入世界棋战决赛,另外一场半决赛,中国棋手胡耀宇战胜了韩国赵汉乘。最终周俊勛在决胜局中半目胜胡耀宇,以二比一的成绩夺冠。
从第十届到第十二届LG杯,四强不见李昌镐蹤影,当人们以为LG杯李昌镐的故事结束了,李昌镐却在第十三届LG杯中强者归来,悄然进入四强。第十四届LG杯,更是重新杀入冠亚军决赛,只是决赛负于孔杰未能夺冠。
到了第十六届LG杯,已经是中国90后棋手群崛起世界棋战的时期,70后的李昌镐却雄心犹在,第十二次进入LG杯四强,第七次杀入LG杯最后决战,虽最终成就了中国90后棋手江维杰的第一冠,但李昌镐围棋之神一般的身影,让全世界棋迷由衷敬服。
LG杯前期显然是韩国棋手展示风采的舞台,中国虽有俞斌夺冠,马晓春进决赛,但总归昙花一现,难有大气候。到了2009年第十三届LG杯,中韩对抗的形势出现了变化,中国虎一辈棋手领军人古力继第十届LG杯夺冠后,再一次进入决赛,在被韩国媒体誉为“四千年一战”的决赛中二比零强势击败夙敌李世石,这不仅是古力的第二座LG杯,也由此拉开了中国棋手连续夺冠的序幕。
第十四届LG杯,古力虽未能延续强势,但另外一名中国棋手孔杰崛起,八强赛胜崔哲瀚,半决赛胜朴永训,决赛二比零胜李昌镐,一路串烧多名韩国强手夺取冠军,LG杯首次出现中国棋手连续夺冠的情况。
第十五届LG杯中国棋手集体大爆发,王垚、孟泰龄、孔杰、朴文垚包揽四强,这也是中国棋手首度包揽LG杯四强,最终朴文垚在决赛中击败孔杰夺冠。第十六届LG杯,中国90后棋手开始冒头,江维杰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江维杰八强战胜元晟溱,半决赛胜金志锡,决赛二比零胜李昌镐摘得桂冠,中国棋手连续四届夺走LG杯。
第十七届LG杯韩国三强崔哲瀚、姜东润、元晟溱进入四强,但中国唯一进入四强的小将时越异军突起,半决赛胜姜东润,决赛二比零完胜元晟溱,帮助中国连续五次蝉联LG杯桂冠,打破了韩国棋手连续四届夺取LG杯冠军的纪录。第十八届LG杯,中国90后棋手再接再厉,直接将韩国棋手阻挡在八强之外,送给了韩国棋手在世界棋战史上最惨痛的一次失利。陈耀烨、李喆、周睿羊、柁嘉熹四位中国棋手包揽四强,最后是柁嘉熹在决赛中战胜周睿羊夺走冠军,也完成了中国棋手连续六届称霸LG杯的伟业。
第十九届与第二十届LG杯决赛都在韩国棋手之间进行。第十九届LG杯韩国队甚至包揽四强,最终朴廷桓战胜金志锡夺冠。2016年2月4日,第二十届LG杯决赛决胜局在韩国江原道平昌开战,最终姜东润九段执黑227手中盘击败朴永训九段,三番棋2比1夺得史上第100个世界冠军。
第二十一届LG杯半决赛上演两场中韩对抗,周睿羊执白中盘胜朴廷桓,党毅飞执黑中盘胜申真谞,中国棋手第三次会师LG杯决赛。2017年2月8日,第21届LG杯杯决赛三番棋第2局比赛于韩国京畿道华城市战罢,党毅飞九段执白1目半战胜周睿羊九段,三番棋2比0零封对手获得个人首个世界冠军。
历届四强
届数 | 年份 | 冠军 | 比分 | 亚军 | 四强 | 四强 |
---|---|---|---|---|---|---|
第1届 | 1997年 | 李昌镐 | 3-0 | 刘昌赫 | 马晓春 | 崔明勛 |
第2届 | 1998年 | 王立诚 | 3-2 | 刘昌赫 | 崔明勛 | 李昌镐 |
第3届 | 1999年 | 李昌镐 | 3-0 | 马晓春 | 邵炜刚 | 俞斌 |
第4届 | 2000年 | 俞斌 | 3-1 | 刘昌赫 | 曹薰铉 | 李昌镐 |
第5届 | 2001年 | 李昌镐 | 3-2 | 李世石 | 王立诚 | 周鹤洋 |
第6届 | 2002年 | 刘昌赫 | 3-2 | 曹薰铉 | 李世石 | 李昌镐 |
第7届 | 2003年 | 李世石 | 3-1 | 李昌镐 | 赵汉乘 | 元晟溱 |
第8届 | 2004年 | 李昌镐 | 3-1 | 睦镇硕 | 元晟溱 | 赵汉乘 |
第9届 | 2005年 | 张栩 | 3-1 | 俞斌 | 赵汉乘 | 李昌镐 |
第10届 | 2006年 | 古力 | 3-2 | 陈耀烨 | 李世石 | 朴文垚 |
第11届 | 2007年 | 周俊勛 | 2-1 | 胡耀宇 | 洪旼杓 | 赵汉乘 |
第12届 | 2008年 | 李世石 | 2-1 | 韩尚勛 | 胡耀宇 | 温昭珍 |
第13届 | 2009年 | 古力 | 2-0 | 李世石 | 朴永训 | 李昌镐 |
第14届 | 2010年 | 孔杰 | 2-0 | 李昌镐 | 朴永训 | 朴文垚 |
第15届 | 2011年 | 朴文垚 | 2-0 | 孔杰 | 王垚 | 孟泰龄 |
第16届 | 2012年 | 江维杰 | 2-0 | 李昌镐 | 金志锡 | 谢赫 |
第17届 | 2013年 | 时越 | 2-0 | 元晟溱 | 李映九 | 姜东润 |
第18届 | 2014年 | 柁嘉熹 | 2-1 | 周睿羊 | 陈耀烨 | 李喆 |
第19届 | 2015年 | 朴廷桓 | 2-1 | 金志锡 | 崔哲瀚 | 朴永训 |
第20届 | 2016年 | 姜东润 | 2-1 | 朴永训 | 时越 | 柁嘉熹 |
第21届 | 2017年 | 党毅飞 | 2-0 | 周睿羊 | 申真谞 | 朴廷桓 |
第22届 | 2018年 | 谢尔豪 | 2-1 | 井山裕太 | 柯洁 | 江维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