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程式设计师,上班那点事儿》一书从生存、制胜、发展三个方面入手,为大家展示出程式设计师求职与工作的一幅3D全景图像。本书中既有在公司中的生存技巧,又有高手达人的进阶策略,既有求职攻略的按图索骥,又有入职后生产环境的破解揭秘。
基本介绍
- 书名:Java程式设计师,上班那点事儿
- 作者:钟声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7-1
内容简介
本孖对于即将从事Java职业或初步从业的程式设计师来说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书中浓缩了程式设计师求职与工作、生存与发展的点滴经验,希望本书能够成为你的朋友。望本书能让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程式设计师和已经成为程式设计师的朋友,对工作和软体行业做到既“知己”又“知彼”,在入职前对职业状况清楚了解,入职后对职业方向清晰认识,使大家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更加轻鬆愉快。
编辑推荐
带着“游泳圈”面对着大海你敢跳吗?十八般武艺于一身就是合格的兵了?一个老兵的讲述……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生存法则
第1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1 问题1:这个职业赚钱吗?赚多少钱
1.1.1 修炼第一层境界:剑指四方,试问天下谁与争锋
1.1.2 修炼第二层境界:世界如此之大,要学的东西很多
1.1.3 修炼第三层境界:最深即最浅,最浅即最深,不过如此
1.1.4 点评“修炼三层境界”
1.1.5 回答这个问题
1.2 问题2:大学毕业生找不到职业入口
1.2.1 工作经验都是什幺经验
1.2.2 他们为什幺面试的时候这幺问?
1.2.3 程式设计师的笔试
1.2.4 回答这个问题
1.3 问题3:跨行业真的这幺难吗?
1.3.1 跨行业最难的是什幺
1.3.2 跨行业的入口——原来从事行业的业务知识
1.3.3 农民造出了飞机,为什幺他还是农民
1.3.4 回答这个问题
1.4 秘诀:经营自己的优势
1.4.1 善于发掘和积累自己的优势
1.4.2 善于展示与利用自己的优势
1.5 点评“经营自我”
第2章 软体开发职业的误区
2.1 误区1:软体开发职业是青春饭
2.1.1 不必为30岁以后烦恼
2.1.2 岁以后照样可以编程式
2.1.3 多岁的程式设计师多的是
2.1.4 点评“青春饭”
2.2 误区2:做软体开发必须要加班熬夜的工作
2.2.1 程式设计师们熬夜工作的藉口
2.2.2 常态加班的危害
2.2.3 控制好工作的一日时间表才是关键
2.2.4 “偏执与狂热”不等于加班加点
2.2.5 程式设计师的大脑与第二大脑
2.2.6 点评“加班熬夜”
2.3 误区3:开发一个软体产品一定是集团作战
2.3.1 几百人的公司其他人都在乾什幺
2.3.2 需要较全的人员配置的项目
2.3.3 坚信,只要是“人”做到的我就能做到
2.3.4 点评“集团作战”
2.4 误区4:程式设计师不是一般人
2.4.1 程式设计师的与众不同与平凡
2.4.2 程式设计师们就是一般人
2.4.3 点评“一般人”
2.5 误区5:存在“软体蓝领”岗位
2.5.1 “软体蓝领”是个“美梦”
2.5.2 “让程式设计师放弃思考?”是个“噩梦”
2.5.3 软体开发流程“理想”的“不理想”
2.5.4 “软体蓝领概念”忽略的东西
2.5.5 现实中的软体开发团队
2.5.6 点评“拧螺丝”
2.6 关于误区
第3章 程式设计师的“菜鸟心态综合症”
3.1 症状1:指望着公司里有一个老师
3.1.1 临床表现
3.1.2 治疗1:弄明白她为什幺辞职
3.1.3 治疗2:理解公司的本质是什幺
3.1.4 治疗3:要搞清楚你的主管是你的老闆,他绝对不是你的老师
3.2 症状2:不知道怎幺让自己前进
3.2.1 临床表现
3.2.2 治疗1:你只管低着头上山,暂时不要向山上看
3.2.3 治疗2: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3.2.4 治疗3: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3.2.5 治疗4:虚心使人进步,骄傲自满要不得
3.3 症状3:想做圈养的羊,不想做野生的狼
3.3.1 临床表现
3.3.2 治疗1:理解“丛林法则”生存的法则
3.3.3 治疗2:向掠食动物学习如何生存
3.4 症状4:缺乏自信,总对自己说No
3.4.1 临床表现
3.4.2 治疗1:生活取决于自己
3.4.3 治疗2:找到通往高楼的那扇门
3.4.4 治疗3:逐个排除你恐惧的理由
3.5 症状5:缺少幸福感,内心总在跳跃
3.5.1 临床表现
3.5.2 治疗1:比一比到底谁最幸福
3.5.3 治疗2:要努力进取也要找到幸福的理由
3.6 症状6:困兽心态,焦躁与不安
3.6.1 临床表现
3.6.2 治疗1:像猴子一样生活
3.6.3 治疗2:多和团队成员沟通
3.7 症状7:缺少感激心,心存感激让你受益匪浅
3.7.1 临床表现
3.7.2 治疗1:心存感激不等于低人一等
3.7.3 治疗2:首先应该对你的领导心存感激
3.7.4 真心换真心
3.8 症状8:不知道什幺是“团队合作”
3.8.1 临床表现
3.8.2 治疗1:分析在公司上班的三个目标
3.8.3 治疗2:团队合作——就是团队主管的目标
3.9 点评“心态”
第4章 换位思考,项目主管的招聘技巧
4.1 招聘就像大海捞针
4.2 技巧1:是否有独立完成项目的经验
4.2.1 独立完成一个项目的经验是什幺经验
4.2.2 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不能有最佳团队合作
4.2.3 测试手段
4.2.4 锻鍊攻略:需要主动寻找独立工作的机会
4.3 技巧2:是否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3.1 见招拆招的能力
4.3.2 程式设计师的韧性
4.3.3 测试手段
4.3.4 锻鍊攻略:训练创意思维
4.4 技巧3:评价程式设计师的思考方式
4.4.1 一切皆程式
4.4.2 找到规律
4.4.3 锻鍊攻略:抓住中心把複杂的事情变简单
4.5 点评“换位思考”
第5章 程式设计师,保持你前进的步伐
5.1 程式设计师前进的四个阶段
5.1.1 第一阶段,找到一个程式语言去入门
5.1.2 第二阶段,用所这门语言去分析和推理
5.1.3 第三个阶段,新知识新技术的积累
5.1.4 第四个阶段,大道无形
5.2 学习与积累
5.2.1 找到好书,相当于找到一个好老师
5.2.2 每本书都没有从头看到尾是不是等于不用功?
5.2.3 学会建立沉澱目录
第二卷 制胜法宝
第6章 Java程式设计师的七种武器
6.1 武器1:编程IDE开发工具
6.1.1 Team Leader的嗜好
6.1.2 什幺功能是程式设计师最需要的
6.1.3 下面这些IDE你都用得到
6.1.4 点评“开发工具”
6.2 武器2:资料库系统
6.2.1 广告与市场的力量
6.2.2 不要盲目选择资料库,根据用途选择合适的资料库
6.2.3 以下这些资料库绝不能仅仅是“眼熟”
6.2.4 研究一下JDBC源程式
6.2.5 不熟悉资料库就会“绕远”
6.2.6 点评“真相”
6.3 武器3:Web伺服器软体
6.3.1 Web伺服器是如何工作的
6.3.2 支持JSP的Web伺服器的原理
6.3.3 常用的WebServer
6.3.4 研究一下Web Server的源程式
6.3.5 点评“深入研究”
6.4 武器4:作业系统
6.4.1 让我们看看这个招聘启事
6.4.2 Java程式设计师为什幺需要研究作业系统
6.4.3 我们应该更关心作业系统的哪些方面
6.4.4 哪些作业系统我们要重点关注
6.4.5 点评“Linux”
6.5 武器5:程式语言
6.5.1 Java程式设计师只会Java语言行吗
6.5.2 各个程式语言的特长
6.5.3 点评“第二门语言”
6.6 武器6:辅助设计工具
6.6.1 UML图设计工具
6.6.2 常用UML设计工具
6.6.3 UML要“灵活”的掌握
6.7 武器7:版本控制工具
6.7.1 工作原理
6.7.2 常用版本控制工具
6.7.3 融入团队的开发氛围
6.8 点评“武器”
第7章 破除Java开发中的封建迷信
7.1 迷信1:Java占记忆体到底大不大
7.1.1 测试一:让程式去裸奔
7.1.2 测试二:针尖对麦芒
7.1.3 让人不再“迷信”的测试结果
7.1.4 先天与后天
7.2 迷信2:Java和C到底谁快
7.2.1 测试一:让程式转起来
7.2.2 测试二:读取个大档案吧
7.2.3 测试三:记忆体处理的速度
7.2.4 测试结果分析
7.2.5 也不要过于迷信C语言
7.2.6 Java语言与C语言之间的套用比较
7.3 迷信3:Java就等于JSP吗
7.3.1 一个面试的现象
7.3.2 JSP开发时间长了的误解
7.3.3 Java的纯真年代
7.3.4 Java绝对不等于JSP
7.3.5 努力保持一个纯真的心态
7.3.6 点评“纯真”
7.4 迷信5:C/S与B/S相比一无是处
7.4.1 B/S是一个很好的创意
7.4.2 B/S程式本身也是一个C/S程式
7.4.3 C/S程式的优势——速度
7.4.4 C/S程式的套用领域
7.5 迷信6:J2EE的开发必须用EJB
7.5.1 EJB真人真事
7.5.2 我们不禁要问,什幺是“服务集群”?什幺是“企业级开发”?
7.5.3 把EJB掰开了揉碎了
7.5.4 EJB的最底层究竟是什幺
7.5.5 EJB中所谓的“服务群集”
7.5.6 这种部署难道是无懈可击
7.5.7 EJB活学活用,J2EE不是必须使用EJB
7.5.8 “技术”不是神,不要动不动就“崇拜”
7.6 点评“迷信”
第8章 揭秘中大型套用系统
8.1 何谓“中大型套用系统”?
8.2 无法学习与模拟
8.3 资深程式设计师的“经验”
8.4 为什幺要熟悉系统的运行环境
8.5 带你进机房里去看看硬体设备
8.5.1 机房的基本情况
8.5.2 U的概念
8.5.3 机房中的设备
8.5.4 在机房里发现了什幺
8.6 安全与效率——永恆的主题
8.6.1 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
8.6.2 RAID
8.6.3 负载均衡
8.6.4 双机、集群的配置模式
8.6.5 网路流量与速率
8.6.6 频宽
8.7 一个软硬体部署方案实例
8.8 点评“经验”
第9章 为什幺要学习用框架开发
9.1 学习框架是因为它“火”
9.2 使用框架开发的好处
9.2.1 框架的目的是简化编程工作
9.2.2 框架是一个应用程式的半成品
9.2.3 框架的好处是代码重用
9.3 框架不仅仅只有“SSH”
9.3.1 WebWork
9.3.2 EasyJWeb
9.3.3 Click
9.3.4 JBlooming
9.4 用框架的思想去“自由思考”
9.5 自己也可以试着做一个
9.5.1 先看看不用框架怎幺编写程式
9.5.2 从应用程式中找到共性的东西
9.5.3 我们试着做一个最简单的框架
9.5.4 有了这个框架开发工作被简化
9.6 点评“自由思考”
第三卷 达人策略
第10章 高手有多高菜鸟有多菜
10.1 五年工作经验的“菜鸟”
10.2 高手是怎样炼成的
10.2.1 修炼1:Java悟道
10.2.2 修炼2:关注程式的品质
10.2.3 修炼3:“技术”与“技巧”都很重要
10.2.4 修炼4:走入Java的底层程式开发
10.2.5 修炼5:从Worker到Maker
10.3 点评“高手有多高,菜鸟有多菜”
第11章 控制记忆体的功力
11.1 别指望Java和记忆体无关
11.2 容易被搞晕的——堆和栈
11.2.1 堆——用new建立,垃圾自动回收负责回收
11.2.2 栈——存放基本数类型,速度快
11.2.3 何谓栈的“数据共享”
11.2.4 实例化对象的两种方法
11.3 记忆体控制心中有数
11.3.1 两个读取记忆体信息函式
11.3.2 开发Java程式记忆体看的见
11.3.3 必须要介绍的虚拟机的参数“-Xmx”
11.4 记忆体控制效率最佳化的启示
11.4.1 启示1:String和StringBuffer的不同之处
11.4.2 启示2:用“-Xmx”参数来提高记忆体可控制量
11.4.3 启示3:二维数组比一维数组占用更多记忆体空间
11.4.4 启示4:用HashMap提高记忆体查询速度
11.4.5 启示5:用“arrayCopy()”提高数组截取速度
11.5 记忆体垃圾回收问题
11.5.1 什幺是记忆体垃圾,哪些记忆体符合垃圾的标準
11.5.2 JVM垃圾回收的相关知识
11.6 点评“功力”
第12章 产品和项目是程式设计师永恆的主题
12.1 项目和产品
12.1.1 “产品”的定义
12.1.2 “项目”的定义
12.1.3 “产品”和“项目”的区别
12.2 软体产品开发是“艺术”
12.2.1 软体产品开发需要灵感
12.2.2 程式作品是你的一个传世的艺术作品
12.2.3 软体产品开发需要“前瞻性”
12.3 软体项目开发是“军事行动”
12.3.1 开发者就是这个程式的“三军统帅”
12.3.2 “项目”开发需要“运筹帷幄”
12.3.3 项目控制,一艘船的故事
12.3.4 点评“军事行动”
第13章 非技术知识对工作的辅助
13.1 辅助1:“英语”不需要专业,因为它只是工具
13.1.1 英语与编程式无关
13.1.2 用英语可以看一些英文文档
13.1.3 掌握基本的工作交流时的英语辞彙
13.2 辅助2:“Google”不是万能的,但不会用万万不能
13.2.1 在网页标题中搜寻关键字:intitle
13.2.2 在特定站点中搜寻关键字:site
13.2.3 在url连结中搜寻关键字:inurl
13.2.4 精确匹配搜寻:双引号
13.2.5 搜寻结果中不希望含某特定查询词:减号
13.3 辅助3:程式设计师的常用文档写作
13.3.1 程式设计师在软体开发过程中需要提交的文档
13.3.2 程式设计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提交的文档
13.4 点评“非技术”
结束语
致谢
读者来信选登
作者简介
钟声:现就职于某集团通信公司,资深开发专家。某集团通信公司研发部门经理,是中国电信综合网管技术领域公认的技术专家和解决方案专家。 钟声属于典型的70后的实战型人物,他热衷于OpenSource项目事业,是“CACTI中国”的活跃人物之一。
媒体评论
这本书不仅集成了作者多年软体开发的技术经验,也和所有新入职场的软体同仁分享了职场成功的心态和处事法则。
孙迎宏 中企网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运营总裁
这本书源于实际,文笔风趣,希望它成为程式设计师职业生涯发展中的良师益友。
袁隽 直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求职与工作是一个永恆的话题,这本书的独特性就在于说的就是程式设计师的事。
刘晓天 高游网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
这本较轻鬆的书,可以当成知识来看,也可以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
王朝阳 亿阳信通软体研究院MV产品总经理
“找工作难,招聘人才也同样很难”,非常精準!很想让更多的人关注这本书,本书是一本十分值得阅读的宝典,对于IT领域从业人员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钟华 阿里巴巴集团技术部surfer主管
这是一本缩短求职者和招聘者距离,建立互相信任理解基石的好书。
姚靓 惠普公司软体事业部开发经理
这是一本好朋友写的,给好朋友看的好书。
邹晨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这本书非常适合刚刚入职的程式设计师,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作者写作的出发点切入的很準确,我会推荐给我的朋友们。
邢超 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系统架构师
读书有成效不在于博览群书,而在于读有用的书,这就是本很有用的书。
张诚 Sun太阳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客户技术经理
介绍开发技术和求职的书都不少,但是,将二者结合,告诉程式设计师如何面对工作实战的书却几乎没有,本书对程式设计师有很大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刘永斌 深圳某知名网路设备产品公司网路产品专家
这本书写的不错,来源于实际工作,希望它能对更多人的实际工作有帮助。
江伍开 某国际知名厂商产品经理
作者是我的好朋友,从定位的角度而言,比较贴近实际,具有实战性。
王建国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