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IE工业工程

2019-12-08 18:24:19 百科
IE工业工程

IE工业工程

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AIIE)对工业工程的定义是: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定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IE工业工程
  • 外文名:Industrial Engineering
  • 负责单位: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
  • 缩写:IE
  • 起源:19世纪
  • 提出人:泰勒

基础知识

简介

IE英文为(industrial engineering),中文翻译为工业工程.发展历程为:起源于19世纪美国人泰勒,他最先提出了时间研究,被后人称为工业工程之父。成功套用于福特汽车公司,使福特汽车公司迅速崛起.在七十年代流行于欧美日等已开发国家。
年代
人 员
业 绩
第一期
(19世纪中后期)
E.
WHITNEY
互换性方式原理髮表(1800)
-所谓互换性方式是把公差赋予一切产品,不管什幺产品相互之间都可以交换的性质
第二期
(19世纪末期)
F.W
TAYLOR
科学管理法的创立:工时定额研究(1886)
-确立IE基础
-取得一人一日的工作量标準,改善工作方法
F.B
GIBRETH
动作研究(1911年)
—人的基本动作分为18种类,寻找最好的方法
第三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E.M A Y O
MORAL的发现
W .A
SHEWART
创造管理图(1931年)
第四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AIIE(美国IE学会)创立
1948年
IE是一门所谓IE是对综合人、材料、设备、能源等所有系统进行设计、改善、稳定化为目的的。集技术与管理于一体的边缘科学。将综合后的所有系统进行稳定化时,为了显示和评价形成的结果,使用工学分析或设计原则与技法,同时使用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专业知识或技法。
IE定义: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及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定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简而言之, 就是运用人、机、料、能、信做最有效的组合。 以达到低成本的输入高效益的产出(OUT PUT)
IE目标:是设计一个生产系统及该系统的控制方法,使之成本最低,具有特定的质量水平,并且这种生产必须是在保证工人和最终用户的健康和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IE的特点:(1)以人为中心进行设计,注重人的因素。
(2)面向微观管理:关注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3)重于方法的改善: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上,以提高效率为目的。

基础IE

IE专业入门课.基础IE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动作研究,时间测定及现场管理最佳化。
基础IE的全过程为:利用程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研究获得最佳程式和方法,然后再利用作业测定将所有作业制定出标準时间。
日本对工业工程(IE)的新定义
日本IE协会(JIIE)成立于1959年。当时对IE的定义是在美国AIIE于1955年的定义的基础上略加修改而制定的。其定义如下:
“IE是对人、材料、设备所集成的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为了对系统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在利用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的同时,还採用工程上的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此后,根据AIIE的修改和补充,又在“人、材料、设备”上加上了信息和能源。
JIIE根据IE长期(特别战后)在日本套用所取得的成果和广泛的套用,IE不论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JIIE深感过去的定义已不适于现代的要求,故对IE重新定义。其定义如下:
“IE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
这个定义简明、通俗、易懂,不仅清楚地说明了IE的性质、目的和方法,而且还特别对人的关怀也写入定义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也正是IE与其它工程学科不同之处。这个定义可供我们了解IE的参考。
IE工业工程是改善效率、成本、品质的科学方法,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住处进行规划、设计、管理、改进和创新等活动,使其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益的目的的一项活动。IE(工业工程)在日本也被称为"生产技术"或"管理工学"。IE的基础是最早来自于"工作研究"。现阶段的IE(工业工程)的主要工作範围大致是: 工程分析、工作标準、动作研究、时间研究、时间标準、时间价值、价值分析(V.A)、流程最佳化、工厂布置、搬运设计等。
IE工业工程包含的内容IE工业工程包含的内容

发展简史

科学管理时代(20世纪初~30年代中期)
工业工程时代(20世纪30年代后期~现在)
1,吸收数学与统计学知识,创立了一系列IE原理与方法,( 30年代后期~40年代中期)
2,运筹学发生影响的时期(40年代中期~70年代)
3,工业与系统工程时期(70年代~现在与未来)

发展趋势

1﹐研究对象和套用範围逐步扩大到系统整体;
2﹐广泛採用计算机和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支撑﹔
3﹐製造过程向高效﹐集成﹐和柔性的方向发展。(CAD/CAM,FMC/FMS,CIMS,MRPII,ERP,JIT)
4﹐突出重视生产率和质量的研究﹒
5﹐更加重视人的作用﹐注重研究人与机器的最佳结合﹐要研究在高效率设施条件下﹐人的适应性和提高生产率的问题﹗

工程师

角色

1,工业工程师是诊断工厂、改善企业体质的医生
2,长期计画的规划者
3,多元化经营的构想者
4,多专长人力管理的促成者
5,高阶层决策的顾问者

任务

1、人活动的子系统设计
–产品(货物与服务)的设计
–过程的设计
–製造(生产)系统的设计
–物流设施规划
–工作流程设计
–工作地设计
–维护与辅助工作程式设计
–安全程式设计,等。
2、管理控制子系统设计
–全信息系统设计
–组织设计
–资源配置与 定位
–质量保证系统设计
–运作控制
–库存控制
–MRP/MRP2/ERP、JIT或TOC系统的设计
–人力资源规划与控制
–再造(Reengineering) 3、公用服务子系统设计
–目标战略与规划、建模、分析和决策
–市场研究与行销(marketing)
–供应保障(Logistics)与供应链管理(SCM)
–客户关係管理(CRM)
–企业内外部合作
–企业业绩测试、评价与改进
–政策法规与沟通的支持资料库
–金融与投资监测、分析与决策
–再造决策,等。
4、企业测度指标
–第一类测度指标:
·产销量、库存和运作费用,或
·生产率、成本和利润率
·交货期(T)、成本(C)和质量(Q),等。
–第二类测度指标:
·质量水平
·企业竞争力
·员工素质,等。
5、运作规划与控制
–产品开发
–行销计画
–对信息流、物流的规划与控制
–CRM
–供应商选择、管理与合作
–採购与库存控制
–财务控制
–外部变化(干扰)

素质技能

1、 有工业工程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的本科以上学历
2、 具有工程与管理方面的知识与训练
3、 具有观察试验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4、 具有综合分析、集成能力和规划设计能力
5、 有较强的协调、社交能力,能适应各种複杂局面,善于创新
6、 有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7、 具有计算机中级套用能力和外语阅读能力
8、 敢于和善于提出新见解、新思路,并能够及时接受、倡导、推进暂时没有一定部门或岗位负责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

解决途径

(一)问题的解决与决策(problem solving & decision making)
(1)确定问题:先了解问题性质及癥结所在。
(2)分析问题:从找资料、记录现况、了解限制条件、探讨问题,以深入问题。
(3)寻求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
(4)评估诸项方案,决定最佳决策。
(5)採取行动。
(6)考核行动结果,再提更佳解决途径。
(二)系统与方法工程(system & method engineering)
从资料收集、组织、分析以及如何安排等数理计算及专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难题。
(三)工业工程的基本方法(简单介绍)
1、调查与实证:提问技术
2、定量分析:量化分析
3、简化
4、连续改进
5、不断创新
6、抓主要矛盾-TOC方法

公理意识

IE公理:
“一个人工或人参与的系统总是可以改进的,除非它已经消亡或不值得再利用了”
IE意识 :
不断改进创新的意识,
以人为中心的意识,
成本和效率意识,
问题和改革意识,
全局和整体意识,
工作简化和标準化意识,
快速回响需求意识等。
让我们记住”there is always a better way!"

常用技术

美国G.萨尔文迪主编的《工业工程手册》根据哈里斯对英国667家公司套用IE的实际情况调查统计,常用的方法和技术为以下32种:
(1)方法研究;
(2)作业测定(直接劳动);
(3)奖励;
(4)工厂布置;
(5)表格设计;
(6)物料搬运;
(7)信息系统开发;
(8)成本与利润分析;
(9)作业测定(间接劳动);
(10)物料搬运设备运用;
(11)组织研究;
(12)职务评估;
(13)办公设备选择;
(14)管理的发展;
(15)系统分析;
(16)库存控制与分析;
(17)计算机编程;
(18)项目网路技术;
(19)计画网路技术;
(20)办公室工作测定;
(21)动作研究的经济成果;
(22)目标管理;
(23)价值分析;
(24)资源分配网路技术;
(25)功效学;
(26)成组技术;
(27)故事与可操作性分析;
(28)模拟技术;
(29)影片摄製;
(30)线性规划;
(31)排队论;
(32)投资风险分析。
以上内容是按套用的普及及程度大小次次序排列的。

IE改善

IE就是指INDUSTRIAL(工业) ENGINEERING(工程) 它由两字词之首字母组合而成。IE的基础也是最早的起源来自于『工作研究』,而『工作研究』的主要构成是来自泰勒的『工作研究』与吉尔布雷斯的『动作研究』二者所构成。 IE的主要範围:*工程分析 *价值分析(V.A) *动作研究 *工作标準 *时间研究 **时间标準 *工厂布置 *运搬设计
改善(IE)七大手法有:
1.动改法 改善人体动作的方式,减少疲劳使工作更为舒适、更有效率,不要蛮干。
2.防错法 如何避免做错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能够具体实现。
3.五五法 借着质问的技巧来发掘出改善的构想。
4.双手法 研究人体双手在工作时的过程,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之地方。
5.人机法 研究探讨操作人员与机器工作的过程,藉以发掘出可资改善的地方。
6.流程法 研究探讨牵涉到几个不同工作站或地点之间流动关係,以发掘出可供改善的地方。
7.抽查法 借着抽样观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问题的真象。

涉足领域

(1)人才分布:IE专业的人才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诸如银行、电网、石油、物流、电子、通讯、谘询管理、项目管理、机械、建筑、交通等。IE的人才为交叉学科培养后的複合型人才。从某种角度讲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单一学科研究人才完全相反。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儘量全面地分析问题,提升对事物的认知度。总而言之,企业有效选拔IE人才能够帮助企业很好的发现问题,并协调有效人力、物力解决问题,最终助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2)研究领域:IE研究学者摒弃片面的、狭隘的、盲人摸象的研究方法,在把握全局的整体面貌后对症下药,有重有轻,有详有略,有主有辅。目前国内的IE研究较多集中在解决企业生产管理方面,其他领域也在不断的探索与发展中前行。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