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战斗机(英文:F-2 Fighter,绰号:Banshee,译文:女妖,通称:麦克唐纳F-2女妖战斗机),是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一型单座双发平直翼亚音速喷气式舰载战斗机。
F-2战斗机从外型上看是加大尺寸、换装更大推力发动机的FH-1“鬼怪”战斗机,但实际上全新的设计。
F-2战斗机由美国麦克唐纳飞机公司(McDonnell,1967年与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合併,成立麦道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研製,1947年1月11日原型机首飞,1948年8月开始装备服役,是美国海军在韩战期间使用的主要机种之一,该机取名自凯尔特神话中的女妖(Banshee)。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F-2战斗机
- 英文名称:F-2 Fighter
- 前型/级:FH-1战斗机
- 次型/级:F-3战斗机(用途)
- 研製时间:1945年-1947年
- 服役时间:1948年8月
- 国家:美国
- 研製单位:麦克唐纳飞机公司
- 退役时间:1961年(USMC)
- 建造数量:约895架
- 机型:喷气式舰载战斗机
- 首飞时间:1947年1月11日
发展沿革
研製背景
1944年末,美国海军订购了三种舰载喷气式战斗机,分别是沃特XF6U-1“海盗”(Pirate)、麦克唐纳XFD-1“鬼怪”战机(Phantom)和北美FJ-1“狂怒”(Fury)。海军希望到1946年5月进行计画中代号为“奥林匹克”(Olympic)和“冠冕”(Coronet)的入侵日本本土的作战行动时,这三种飞机能够来得及投入使用。。
麦克唐纳 XFD-1“鬼怪”(Phantom)

1945年3月2日,麦克唐纳公司的XFD-1刚刚首飞后不久,海军指出XFD-1在海平面的时速仅487英里,比P-80“流星”(ShootingStar)等同时期的美国空军喷气式战斗机要慢得多。双方此时已经意识到,必须对XFD-1进行进一步完善,提升它的速度和航程。因此,在向其他製造商订购喷气式战斗机原型机的同时,海军航空局还要求麦克唐纳提交一份FD-1后继机的设计方案,而此时,XFD-1甚至还没有开始生产。
建造沿革
F2H-1
1945年3月22日,美国海军和麦克唐纳公司签署了一份意向书,决定研製并製造三架XF2D-1。XF2D-1的设计队伍由赫尔曼·D·巴奇(HermanD.Barkey)领导。他们提出的设计方案基本上就是放大的“鬼怪”,并在翼根的短舱内安装两台大推力的涡喷发动机。机身加长,增载入油量,换装20毫米机炮,安装位置也从机头上方挪到下方,以减少对飞行员视野的影响。
XF2D 1 NAN8

1945年4月24至26日,对设计方案模型进行了正式评估。太平洋战争的结束导致了许多飞机项目被取消,但海军觉得F2D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从而使它躲过了项目削减的利斧。然而,XF2D-1的研製工作却进行得不紧不慢,原型机的製造一直拖延到了1946年末。
1947年1月11日,第一架XF2D-1在圣路易斯的兰伯特机场(LanbertField)进行了首次飞行,提供动力的是两台3000磅推力的西屋(威斯汀豪斯)J34-WE-22涡喷发动机。当天麦克唐纳公司的试飞员罗伯特·艾德霍尔姆驾驶原型机创造了平均2743米/分钟的爬升率,这一数字几乎是当时所有现役飞机的两倍。试飞结束后,艾德霍尔姆对新飞机大加讚誉。首飞后不久,由于公司代码的变更,XF2D-1被重新编号为XF2H-1。全面的飞行测试工作随后展开,试飞进行的很顺利,没有发现重大设计缺陷,只有尾翼出现了轻微的控制问题,因此后来决定把原型机上採用的带上反角的水平尾翼,在生产型上改为不带上反角。
XF2D-1 与 XFD-1 的对比照片

1947年春季,对XF2H-1感到非常满意的海军决定将其投入量产,
1947年5月29日,海军订购了首批生产型XF2H-1,编号也正式改为F2H-1,绰号“女妖”(Banshee),海军因预算有限,将定单分成两部分,首批30架飞机在1947财年採购,剩下26架的订货被列入1948财年订购计画。第一架生产型(BuNo122530)后来被送回麦克唐纳公司,用作XF-88A上将要使用的加力燃烧室的试验平台。这架飞机后来又装上了后缘经过延展的机翼,成为F2H-3系列的发展用机。
首批生产型 F2H-1(BuNo 122537),平尾不带上反角

1948年8月,第1架量产型F2H-1下线,同原型机相比,量产型在外形方面的变化不大,首架量产型机完工后不久,F2H-1就开始进行全面的上舰测试。F2H-1的上舰测试也是在“富兰克林·罗斯福”号航母上进行。测试结束后,海军认为其完全具备了在航母上部署的能力,开始将其交付给作战部队。
1949年8月,麦克唐纳交付完毕首批56架F2H-1战斗机,序列号BuNo122530-122559和122990-123015。
F2H-2
F2H-1的改进型,F2H-1投入量产前,麦克唐纳公司就已经开始着手改善其性能。麦克唐纳的设计师们通过将机翼前方的机身加长35.6厘米,将机身内部载油量增加到670升。这一改动使飞机的长度增加到12.2米。设计人员还在左右翼尖加装一个容量为757.1升的油箱。载油量的增加使F2H-2的航程从F2H-1的2056.7千米加大到2373.7千米。鑒于翼尖处的负重大幅增加,设计人员对机翼结构进行了加强,这一措施使F2H-2的空重从4442.6千克增加到5055.8千克。由于增加了翼尖油箱,飞机的翼展也增加到13.7米。
F2H-2 可以在翼尖安装一对副油箱

1948年5月(8月),由于海军对新设计满意,订购了首批179架F2H-2,次年又追加订购279架。第一架(BuNo123204)于1949年8月18日首飞。新飞机在发展中没有遇到大的问题,很快就取代了F2H-1在生产线上的位置。F2H-2系列共生产了406-436架,在1949年冬至1952年5月之间陆续交付使用,F2H-2的高爬升率和良好的高空性能使它成为一种理想的护航战斗机,是F2H系列中产量最大的机型。F2H-2的基本型共有三种变型:F2H-2B、F2H-2P和F2H-2N,它们的生产与F2H-2基本型同时进行。
F2H-2B
F2H-2的核攻击型,为了拓展使用範围,麦克唐纳製造了27架机翼经过强化的F2H-2,这些飞机被命名为F2H-2B。F2H-2B的性能同标準型F2H-2完全相同,外形上与F2H-2极其相似,只是机翼做了局部加强,除能在翼下挂载1360.8千克的常规武器外,还能携带一枚748.4千克的Mk.7型或1465.1千克的Mk.8型战术核弹。
F2H-2B核攻击型

F2H-2B被送到美国东西海岸的混合中队和测试中队试用,这些中队将F2H-2B部署到不同的航母,飞行员们驾驶这些飞机对新武器进行了大量测试,目的是发展新武器的使用战术。F2H-2B还被用来实验如何降低F2H-2的燃料消耗率,并发展出一系列技术来增加作战半径。在F2H-2B上进行的这些测试对未来的海军航空兵作战战术和飞机设计提供了宝贵的数据,从来没有执行过它预定执行的核攻击任务。
F2H-2P
F2H-2的无武装照相侦察型,它曾获得了海军首架喷气式侦察机的殊荣。美国海军的官员对F2H-2的大航程和出色的高空性能十分欣赏,他们认为F2H-2拥有成为优秀的侦察机的潜质。麦克唐纳将一架BuNo123366号F2H-2改装为侦察机型原型机,其作为第184架F2H-2下线,但在生产过程中已经经过了改装。于1950年10月12日首飞,海军授予其F2H-2P的编号。
F2H-2P,注意机头的照相视窗

F2H-2P的机身来自F2H-2,它与标準型F2H-2的区别在于机头是全新设计的,加宽、加长,以便为六台垂直/倾斜视角照相机提供安装空间。飞机总长增加到了42英尺5.2英寸,所有的武器都被拆除。在执行夜间照相侦察任务时,还可在两侧翼下各携带一个20发曳光弹的吊舱。F2H-2P的最大速从F2H-2的925.3千米/小时降低到851.3千米/小时,其他性能则大体保持不变。
F2H-2P于1950年末投产,到1952年5月停产时共生产了89架,其中最后一架于1952年5月28日交付,这同时也是F2H-2系列中最后交付的一架,这些飞机交付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使用,部分照相侦察型“女妖”被用于一些特殊试验。
F2H-2N
F2H-2的单座夜间战斗机型,在“女妖”发展之初,海军和麦克唐纳就有意发展一种装备雷达的作战飞机,来执行夜间战斗任务。但因找不到雷达和武器的合理布局方案,这项工作进行的十分缓慢。这个问题最后通过将机头加长85.3 厘米得以解决,飞机总长也增加到13.1米。加长的机头变的更为尖销,内部装有一部AN/APS-19雷达,原先在机鼻下方的4门20毫米机炮挪到机鼻两侧,翼下武器挂架被取消。虽然改动幅度不小,但飞机的性能并未因此而降低,这种新式全天候战斗机获得了F2H-2N的正式编号。
F2H-2N,机鼻加长以容纳 AN/APS-19 雷达

F2H-2N首批三架(BuNo123300-123302)是在生产过程中,在第66-68架F2H-2的机体上经过改装而来的。F2H-2N于1950年2月3日首飞,测试完毕后投入量产。接下来的11架都是这次穿插标準型F2H-2的生产过程中,相继下线的,总产量只有14架,它们组成了为数不多的一批F2H-2N夜间战斗机。其中一架在试飞中坠毁,另一架送到海军航空测试中心,剩下12架被VC-4中队接收。VC-4中队是一支岸基混合中队,仅在情况需要时才会部署到航母上。F2H-2N只是一种过渡型号,它很快就被F2H-3取代。
F2H-3
F2H-3是“女妖”家族中第2种全天候战斗机型,也是家族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改型,由F2H-2N发展而来,F2H-3的原型机就是从一架F2H-2N改装而来,该机也是F2H-3唯一一架原型机。新飞机以F2H-2N为基础,根据韩战中获得的经验,对F2H的基本设计作了较大改动。
F2H-3,水平尾翼下挪到了机身段,并且带 10° 上反角

F2H-3在研发过程中没有遇到严重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尾翼出现震动现象,在用XF2D-1原型机进行详细测试后,设计人员通过在F2H-3的水平尾翼内侧前缘,增加一段45度后掠角的过渡段将问题解决。在对原型机进行了详细的测试,新的尾翼设计获得批准后,海军在1951年年末下令让F2H-3投入量产。
1952年3月29日,首架量产型F2H-3在密苏里州的兰伯特机场完成首飞。虽然总重比F2H-2重了2吨多,但 F2H-3的总体性能却并未下降。F2H-3海平面高度的最大速度还略有提高,但巡航速度却下降了64千米/小时,实用升限提高了549米,最大航程增加了250英里。再加上新战机具有的全天候作战能力,从而成为当时美国海军手中的一件很有效的武器。
加拿大F2H-3

1953年10月30日,F2H的生产线关闭时,F2H-3共生产了250架。除了装备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外,F2H-3 还出口加拿大,成为皇家加拿大海军当时唯一的喷气战斗机,加拿大共订购了39架F2H-3,F2H-3由此成为麦克唐纳公司第一种对外出口的飞机,需要指出的是,出口的F2H-3没有安装空中加油装置。F2H-3同时还是麦克唐纳生产的最后一种“女妖”,虽然在 F2H-3投产后麦克唐纳还生产了F2H-4,但后者停产时 F2H-3仍在继续生产。
F2H-4
F2H-4是“女妖”家族的终极改型,它的外形与F2H-3的区别不大。内部的主要变化是更换了发动机和雷达,在动力更为强劲的发动机的推动下,F2H-4的各项性能均有所提高,水平飞行速度提高到981.7千米/小时;实用升限达到了17068.8米,提高了近3.2千米;最大航程为3218.6千米,比F2H-3多了482.8千米。
完成着舰的 F2H-4,雷达罩直径大了不少

麦克唐纳共向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交付了151架F2H-4,F2H-4于1953年9月停产,比F2H-3还要早,原因是 F2H-3的採购数量较多。
服役历程
美国
1948年,F2H-1最早开始装备驻扎在佛罗里达州塞西尔基地的VF-171和VF-172中队,用新机取代了原先装备的“鬼怪”。随后,驻新泽西州大西洋城的VX-3 中队(一支试飞中队)和马里兰州帕特森河的海军试飞中心也接收了F2H-1。
飞行中的F-2

1949年夏,第1架量产型F2H-2交付美国海军,最先接收F2H-2的作战单位是VF-171、VF-172和VF-11中队。之后陆续交付给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中队:VF-12、VF-22、VF-62、VMF-122(陆战队)、VMF-214(陆战队)、VMF-224和VMJ-1。
20世纪50年代初,F2H-1在海军中服役的时间刚两年,就被F2H-2取代,而F2H-1很快就转到了预备役部队。F2H-2P首先在朝鲜服役,在韩战中十分活跃,F2H-2P装备了VMJ-1和VMJ-2,其中唯一一支参加了作战的“女妖”部队是VMJ-1,F2H-2P在海军中一直服役到20世纪60年代。来自VC-61和VC-62的F2H-2P侦察机分队从好几艘航空母舰上起飞执行任务,F2H-2P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目标方位和空袭效果评估,而这两种任务都非常危险。F2H-2P在执行任务时,通常有只一架战斗机护航。但如果在“米格走廊”上空执行任务,空军会派出大批F-86战斗机进行护航。除海军外,海军陆战队在韩战中也使用了F2H-2P。一直到1950年中,被格鲁曼F9F-6P和F9F-8P“美洲狮”(Cougar)所取代。
1953 年 5 月 VMJ-1 的 F2H-2P 在侦察鸭绿江之后归来

20世纪50年代,由于服役时间比较晚,F2H-3没有赶上韩战的末班车,但跟随美国航母的行动频繁出现,随着麦克唐纳F3H“恶魔”的服役,F2H-3开始逐退役,退下来的飞机被移交给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预备役单位,这些飞机在预备役部队中一直服役到1961年。
20世纪60年代初,F2H-4在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中开始退役,最后使用F2H-4的作战单位是海军陆战队的三个中队,它们装备的F2H-4直到1961年才退役。
1962年9月18日,美国国防部统一了海空军的飞机命名体系。由于新体系基本沿用了空军的原有体系,战斗机按F字头重新编号,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飞机都被重新命名。儘管此时海军的“女妖”都已经封存不再飞行,F2H-3还是被重新编号为F-2C,F2H-4的编号改为F-2D,F-2A和F-2B的编号从未分配,一般认为它们是对应于当时早已退役的F2H-1和F2H-2“女妖”。
加拿大
20世纪50年代初,加拿大政府就考虑购买 F2H来替换年迈的霍克“海怒”战斗机。受预算削减的影响,购机计画一直拖到50年代中期才得以实施,但此时F2H的生产线早已关闭,加拿大只得购买了39架美国海军库存的F2H-3。皇家加拿大海军飞行员前往美国罗得岛州奎因塞特波因特海军航空站挑选飞机。
加拿大皇家海军的女妖

1955年11月,加拿大飞行员开始驾驶选好的飞机飞往加拿大新舍斯科省达特茅斯的谢尔沃特海军航空站,交付工作一直持续到1958年6月。加拿大海军的“女妖”装备了VF-870、VF-871和VX-10三支中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準备后,VF-870和VF-871中队被部署到“邦纳文彻”号航母上,F2H-3此时虽然算不上最新式战机,但对加拿大海军来说仍是一种合格的舰队防空战机,其全天候作战能力也很受经常在天气恶劣的北大西洋上空执行任务的加拿大飞行员的欢迎。“女妖”在加拿大海军的服役经历并不是很顺利,在服役期间曾发生两架“女妖”因结构问题在短时间内相继失事,“女妖”机群不得不暂时停飞,调查发现事故原因是机翼摺叠机构出现金属疲劳,问题很快就得到解决。
F2H-4的主要变化是更换了1634千克推力的J34-WE-38发动机。
机载武器
F2H-1战斗机的武器为装在机鼻下部的4门M-3型20毫米机炮,各备弹150发。
F2H-2座舱仪表

F2H-2的翼下加装挂架,可以挂载2枚227千克炸弹或6发127毫米火箭,F2H-1上的4门M-3型20毫米机炮被保留下来,每门机炮的备弹数仍为150发。
F2H-3上的4门20毫米机炮的型号变成Mk.14或Mk.16,机炮装在机鼻下方两侧,上下机炮备弹量分别为220发和250发。武器携载量和种类均较F2H-2有所增加。到20世纪60年代,海军对F2H-3作了现代化改进,使其获得了发射AIM-9 空空飞弹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战斗力。
加拿大购买的F2H-3保留了4门20毫米机炮外,1958年又进行改装,获得了发射AIM-9红外製导空空飞弹的能力。此外,加拿大海军还在所购买的F2H-3翼下增加4个挂架,用来挂载227千克炸弹、127毫米火箭或AIM-9空空飞弹。
航电系统
F2H-3装有休斯AN/APG-41雷达,F2H-4的雷达更换为休斯AN/APG-37。
性能数据
机体参数 | F2H-1 | F2H-2 | F2H-3 |
---|---|---|---|
乘员 | 1 | 1 | 1 |
长度 | 11.81-11.9米 | 12.2米 | 14.68米 |
翼展 | 12.42米-12.6米 | 13.7米 | 12.7米 |
宽度(机翼摺叠) | / | / | / |
高度 | 4.4米 | 4.42米 | 4.4米 |
机翼面积 | / | / | / |
空重 | 4442.6千克 | 5055.8千克 | 5979.8千克 |
使用重量 | / | / | / |
最大起飞重量 | 8591.6千克 | 10120.7千克 | 11437.1千克 |
动力装置 | 2台J34-WE-30 | 2台J34-WE-34,2×14.5千牛 | 2台J34-WE-36 |
最大时速 | 944.7千米(海平面) 906千米(6096米高) | 923千米(海平面) 806.3千米(巡航) | 933.4千米 |
实用升限 | / | 13655 米 | 14205米 |
航程(带副油箱) | / | 2373.7千米 | 2760千米 |
最大续航力 | / | / | / |
作战半径 | 965.8千米 | / | / |
起飞距离 | / | / | / |
爬升率(海面) | / | 30米/秒 | / |
翼载荷 | / | / | / |
推重比 | / | / | / |
服役动态
1949年8月间,一架F2H-1飞到了52000英尺的高度,创造了一项未获正式承认的喷气动力飞机飞行高度记录。当时,海军和空军正因为预算优先的问题争持不下,空军吹嘘说B-36远程轰炸机是遏制政策的最好选择,而海军则极力推荐它的航空母舰。在这样的背景下,“女妖”能够达到这样的极限高度,令空军颇为尴尬,因为后者一直声称它的B-36凭藉其飞行高度,可以免受截击。
1953年1月 5日,VC-61 的 F2H-2P(前)F2H-2护航下执行侦察任务

1949年8月9日,J·L·弗鲁因(J.L.Fruin)上尉的F2H-1在30000英尺高度、以500英里/时的速度做特技飞行时失去控制,他被迫弹射逃生,从而成为第一位使用弹射座椅紧急逃生的美国飞行员。
1951年6月,三架属于第61混合中队(VC-61)的F2H-2P组成一个分遣队,被部署在“福吉谷”号(USSValleyForge,CV-45)上。
1951年8月,VF-172搭乘“埃塞克斯”号(USSEssex,CV-9)抵达朝鲜海域。8月23日,VF-172执行了在朝鲜的首次作战任务。8月25日,它们负责为空军的B-29轰炸机护航,对北韩的一些铁路编组站进行攻击,这次战斗巡航于1951年11月结束。此后,由于“女妖”被优先配置给位于大西洋和地中海的第六舰队,海军的F2H-2在1952年秋天之前一直没有重返朝鲜战场。
正在起飞的F-2HN

1952年初到1953年7月27日停战,海军陆战队的VMJ-1中队使用 F2H-2P在朝鲜上空执行了大量侦察任务,VMJ-1也是韩战中唯一装备“女妖”的海军陆战队作战单位。
1952年9月,VF-11被部署在“奇沙冶”号(USSKearsarge,CV-33)上,“女妖”就此重回朝鲜海域。
1952年12月16日,两架F2H-2P从“普林斯顿”(USS Princeton,CVA-37)号起飞,引导一枚“狮子座”巡航飞弹(SSM-N-8,Regulus)击中了位于加州南海岸外的一处目标。
F-2H1

1953年6月,VF-22和VF-62被部署在“张伯伦湖”号(USSLakeChamplain,CVA-39)上,也来到战区。F2H-2N和F2N-2B在朝鲜的部署只有两次:来自VC-4的分遣队被部署在“富兰克林·D·罗斯福”号上,而来自VF-82的分遣队则被部署在“张伯伦湖”号上。来自VC-3和VC-4的分遣队在好几艘航空母舰上使用攻击战斗机进行海上作战。
总体评价
FH-1“鬼怪”和F2H“女妖”是美国海军的第一代喷气战斗机,与同时代美国空军的喷气战斗机相比,这两种战机性能上略逊一筹,也没有什幺可以夸耀的辉煌战绩,名气也要小的多。但对美国海军来说,这两种战斗机的研製和装备却有着非凡的历史意义,美国海军由此进入了喷气时代,不仅赶上了军用飞机的发展潮流,也为世界海军航空兵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仅凭一点来,FH-1和F2H就足以在航空史上占据不容忽视的位置。
博物馆中的F-2

F2H-2的动力虽有增加,但因重量增加,整体性能相比F2H-1反而有所下降。但F2H-2拥有F2H-1没有的挂载炸弹和火箭的能力,拥有更大的战术使用弹性,而不久后爆发的韩战将证明这种能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