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Erdheim-Chester病

2020-01-09 12:33:55 百科

Erdheim-Chester病

Erdheim-Chester病(ECD)是一种罕见的非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亦称为脂质肉芽肿病。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病变可累及骨骼系统和全身多个脏器,最常累及的部位是长骨的乾骺端及骨干,尤以下肢多见。

2018年5月11日,该疾病被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制定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

基本介绍

  • 别称:脂质肉芽肿病
  • 英文名:ECD
  • 就诊科室:风湿免疫科
  • 发病部位:最常累及的部位是长骨的乾骺端及骨干,尤以下肢多见。
  • 多发人群:好发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病因

本病病因不明。临床发现多数患者的病变组织中有BRAF基因突变,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其他基因突变也有报导。组织细胞可能因信号传导通路基因突变出现异常增生,累及不同组织器官而造成相应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典型表现
本病通常累及四肢长骨的骨干和乾骺端,表现为轻度的骨骼疼痛,大多数位于下肢的膝、踝关节附近,疼痛呈持续性,少数患者还可出现软组织肿胀。
2.骨外表现
半数以上患者有骨外表现,如中枢神经系统、眼眶、心包、心脏、肺、消化道、肾脏、腹膜后、皮肤等。全身表现有虚弱、低热、体重下降;神经系统表现包括尿崩症、头痛、共济失调、偏瘫等;其他表现还包括眼眶肿物、心房肿物或心包增厚、腹膜后及肾周肿物、肾盂扩张、腹痛、皮肤结节等。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部分患者可有血沉及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
2.影像学检查
(1)X线:双侧对称性病变,病变位于长骨的乾骺端和骨干,并不侵犯骨骺。病变呈中心性,骨髓呈斑片状或大片状硬化,约有1/3的患者合併有小灶性溶骨改变。
(2)CT:显示骨髓腔内的硬化改变,可发现伴有溶骨改变。
(3)核素扫描:Tc扫描显示病变区域放射性浓聚。
3.组织病理学检查
病变组织有瀰漫性组织细胞浸润,组织细胞内因充满脂质呈泡沫状,泡沫状组织细胞集周围的纤维组织、淋巴组织、浆细胞、Touton巨细胞共同构成肉芽肿性病变。骨组织病灶周围有大量反应性的骨硬化带。
4.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泡沫细胞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来源,表达CD68、CD163,不表达CD1α。

诊断

本病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徵性的影像学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如骨痛发热,以及骨外脏器软组织肿物时应考虑到本病的诊断。双侧下肢长骨髓腔对称性的硬化病变可以为诊断提供有力的证据。典型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确诊依据,镜下见病灶内大量泡沫样组织细胞浸润。

鉴别诊断

Erdheim-Chester病需要与其他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相鉴别,比如Rosai-Dorfman病(RDD)和朗格汉斯细胞组织增生症(LCH)。Rosai-Dorfman病和Erdheim-Chester病可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骨扫描的特徵及组织病理进行鉴别诊断。朗格汉斯细胞组织增生症中CD1a阳性,电镜下可看到特徵性的Birbeck颗粒。

治疗

目前缺乏对本病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部分患者有效。有BRAF突变的患者可以套用BRAF抑制剂治疗,没有BRAF突变的患者也有使用其他激酶抑制剂有效的报导。干扰素-α被广泛用于本病的治疗;近来也有报导TNF-α拮抗剂、IL-6拮抗剂、IL-1拮抗剂等药物有效。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预后

本病患者的预后差别较大,有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脏受累的患者预后较差。正确诊断,及时药物治疗是控制病情进展的关键。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