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月17日,他们推出了首张录音室专辑《Homework》,该张专辑卖出了200多万张,AMG网站给予了该专辑满分五星的评价。1998年2月25日,单曲《Da Funk》入围了第40届葛莱美奖“最佳舞曲录製”奖项;6月,托马斯·本高特还以Stardust的名义发布了单曲《Music Sounds Better With You》。
1999年2月24日,凭藉法系浩室风格作品《Around the World》获得第41届葛莱美奖“最佳舞曲录製”奖提名;同年,他们开始戴着机器人头盔在公共场合出现,之后该头盔造型成了DaftPunk的标誌。
2001年2月,发行第二张正式专辑《Discovery》,专辑收录了《One More Time》、《Digital Love》、《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等电音作品。2002年1月27日,在第44届葛莱美奖中,单曲《One More Time》获得“最佳舞曲录製”提名、单曲《Short Circuit》获得“最佳流行器乐演奏”奖提名。
2003年,Daft Punk参与製作的动画音乐电影《星际5555:异星梦系统秘传》在坎城电影节上首映。2005年3月,发行第三张录音室专辑《Human After All》,该张专辑受到了各界的批评;12月,获得《Human After All》第48届葛莱美奖“最佳电子/舞蹈专辑”提名。
本张Alive 2007是他们2007年6月14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现场演出实况纪录专辑。在这场演出中,Daft Punk以他们特别订製的顶级音乐硬体与软体设备,展现让人讚叹的混音技巧。对许多参与现场演出的乐迷来说,若是乐队能够重视专辑中的水準,那就是一件难得的体验。Daft Punk则更进一步,以乐迷熟悉的经典旋律与音乐片段,重组创造出全新的能量,透过音箱刺激乐迷的大脑与四肢。在电脑与软体公司的倾力支援下,更提供十分炫目抢眼的舞台视觉效果。除了历年经典曲目外,还能听到他们回头採用Busta Rhymes,当初取样Daft Punk完成的〈Touch It〉元素,以及他们为Gabrielle混音助阵〈Forget About the World〉。每个不同时期,Daft Punk都能带来全新的惊喜,科技在他们世界里,不再是冰冷生涩的东西,而是催情狂欢的最佳媒介,按下Play键,未来世界就在那里!
Musique Vol.1 1993–2005
英语 歌曲15首
发布于 2006-04-03
音乐线上收听
★ 散发舞动欢乐气氛舞曲製造机、再战复古与新潮乐音结合之冠军巴黎双人DJ组、傻瓜庞克乐团首张精选大碟 ★ 收录『One More Time』、『Around The World』、『Alive』、苹果电脑iPod广告曲『Technologic』、『Harder Better Faster Stronger』...历年热门单曲与3首混音作品等共15首单曲 回顾首张专辑至今,十年光阴匆匆逝去,Daft Punk已成为改变电子音乐发展的超级巨星,这张精选除了回顾过去的经典时刻,还追加收录三曲珍贵混音作品。当今天大家几乎都忘记Guy-Manuel de Hommen-Christo与Thomas Bangalter头盔下的真实面貌,再也想不起来他们出现前,「复古」在电子音乐上的定义。过去被用来挖苦他们的这个名字,今日已被赋予划时代的意义。他们源源不绝的创意与才华虽然让人嫉妒,我们至少在十年后盼到一张一网打尽的精选辑,勉强来说这个世界还算公平。
Human After All
英语 歌曲10首
发布于 2005-03-15
Daft Punk向来喜欢搞神秘,接受电视採访竟然一人戴一个大黑套套,套在头上;要不然就是戴黑头盔,扮机器人:两个字“矫情”。幸好他们的音乐不像他们本人那幺喜欢神叨叨的。01年的那张“Discovery”风潮席捲全球,让人见识到法国House一派的实力,其中的热门单曲一张接一张。我自己最喜欢那首“Something About Us”,因为低调优美和一点悸动,我觉得很好体现了Daft Punk的特色。 这张“Human After All”是他们的第3张录音室专辑。这张专辑的实验性质很浓,Daft Punk运用简约主义的理念和摇滚元素来展现他们眼中的House乐。这也使得某些人听不了几首就开始耐烦,讽刺这张专辑说简直就像是一首歌,固执的交替,变更再变更,交替,乏善可陈。
Daft Club
英语 歌曲14首
发布于 2003-12-01
这张全新大碟《Daft Club》中,Daft Punk没有过多的採集人声,而是更多的运用电子音效及演奏来构成作品。《Daft Club》整张专辑融合了科幻故事,Robot式的电音舞曲,漫游太空、宇宙飞船、豪华舞池、未来星际世界,为整个电子音乐圈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One More Time”,由旋律与音效编织成的乐章足以引发一种新的流行文化,这也是一首舞曲圣歌。“Aerodynamic”中Yngwie Malmsteen式的吉他演奏与低音贝斯紧紧相扣,加上夸张的人声,使作品成为一个几乎疯狂的混合体。 “Digital Love”是典型的八十年代中期的流行作品,虽然听起来有些呆板,但简单的歌词在平和的旋律的衬托下使人的心灵得到抚慰,这是一首属于夏季的歌曲。“Harder,Better,Faster,Stronger”是一首欧洲流行作品,歌曲使人想起Cher的“Believe”,这首已成为世界流行经典的歌曲本是一首舞曲,而Daft Punk也在他们的作品中加入了电子弦乐和迴响。“Face to Face”中至少引用了六种不同样本,其他的作品也是如此。Daft Punk为这些作品採集了大量的音乐素材。《Daft Club》不仅仅是一张专辑,这更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庞大而又精密的音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