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CCNP SWITCH 300-115学习指南

2019-08-07 19:14:14 百科
CCNP SWITCH 300-115学习指南

CCNP SWITCH 300-115学习指南

《CCNP SWITCH 300-115学习指南》专门为準备CCNP SWITCH考试的人员而编写,是成功通过CCNP SWITCH考试的自学读物。

基本介绍

  • 书名:CCNP SWITCH 300-115学习指南
  • 作者:[美] 理察·弗鲁姆(Richard Froom),伊鲁姆·弗拉海(Erum Frahim)
  • 译者:孙玲,韩鹏
  • ISBN:9787115419187
  • 页数:384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4
  • 开本:16
  • 正文语种:中文

书籍简介

《CCNP SWITCH 300-115学习指南》是Cisco授权的CCNP SWITCH 300-115学习指南,详细阐述使用Cisco Catalyst交换机和企业园区架构来规划、配置、验证、保护和维护複杂的企业交换解决方案的知识。
《CCNP SWITCH 300-115学习指南》是根据Cisco新推出的CCNP SWITCH 300-115考试纲要编写的学习指南。
《CCNP SWITCH 300-115学习指南》总共分为10章,其内容包括SWITCH相关的基础知识回顾、网路设计原理、园区网架构、深入解析生成树、VLAN间路由、第1跳冗余协定、网路管理、园区网交换特性与技术、高可用性、园区网安全等知识。
《CCNP SWITCH 300-115学习指南》专门为準备CCNP SWITCH考试的人员而编写,是成功通过CCNP SWITCH考试的自学读物。

书籍目录

第1章 基础知识回顾 1
1.1交换技术介绍 1
1.1.1集线器与交换机 2
1.1.2网桥与交换机 2
1.1.3今天的交换机 2
1.1.4广播域 3
1.1.5 MAC地址 3
1.1.6乙太网帧格式 3
1.1.7基本交换功能 4
1.1.8 VLAN 5
1.1.9生成树协定 5
1.1.10 Trunk 6
1.1.11连线埠聚合 6
1.1.12多层交换 6
1.2本章小结 6
第2章 网路设计原理 7
2.1园区网结构 7
2.1.1层次化网路设计 7
2.1.2接入层中的3层交换 13
2.1.3Cisco企业园区网架构15
2.1.4核心层的重要性 16
2.2 Cisco交换机选型 18
2.2.1理解2层交换与多层交换 19
2.2.2 Cisco交换技术 24
2.2.3硬体转发细节 27
2.3知识点小记 28
2.4本章小结 28
2.5複习题 28
第3章 园区网架构 33
3.1在园区网环境中部署VLAN和Trunk 33
3.1.1 VLAN概述 34
3.1.2 VLAN模型 35
3.1.3在园区网环境中部署Trunk技术 39
3.1.4配置、验证、排障VLAN与Trunk 44
3.1.5 VLAN与Trunk配置实例49
3.1.6 VLAN与Trunk部署的推荐做法 52
3.1.7语音VLAN介绍 54
3.1.8交换机对无线网路支持 56
3.2 VTP协定 57
3.2.1 VTP概述 57
3.2.2 VTP模式 58
3.2.3 VTP版本 59
3.2.4 VTP修剪 60
3.2.5 VTP认证 61
3.2.6 VTP通告 61
3.2.7 VTP讯息类型 62
3.2.8 VTP配置实例 63
3.2.9 VTP配置覆盖(VTP常见问题) 71
3.2.10 VTP部署的推荐做法 76
3.3在交换网路中部署EtherChannel技术 76
3.3.1 EtherChannel技术背景 77
3.3.2 EtherChannel协商协定 78
3.3.3 2层EtherChannel配置指导 80
3.3.4 EtherChannel负载均衡方式 81
3.3.5交换网路中EtherChannel配置实例 82
3.4知识点小记 88
3.5本章小结 89
3.6複习题 89
第4章 深入解析生成树协定 95
4.1生成树协定概述 95
4.1.1 STP概述 96
4.1.2 STP标準 97
4.1.3 STP工作原理 97
4.1.4 BPDU 99
4.1.5根桥的选举 99
4.1.6根连线埠的选举 101
4.1.7指定连线埠的选举 102
4.1.8 STP连线埠状态 103
4.1.9增强的每VLAN生成树(PVST+) 104
4.1.10 STP拓扑变更105
4.2快速生成树协定(RSTP) 107
4.2.1 RSTP连线埠角色 108
4.2.2比较RSTP与STP连线埠状态 109
4.2.3 STP拓扑变更 110
4.2.4 STP链路类型 111
4.2.5置及修改STP行为112
4.3部署STP稳定性机制 123
4.3.1使用UplinkFast 124
4.3.2使用BackboneFast 125
4.3.3使用PortFast 127
4.3.4使用BPDU Guard加固PortFast连线埠 128
4.3.5使用BPDU Filter关闭STP 129
4.3.6使用Root Guard 131
4.3.7 Loop Guard概述 134
4.3.8使用UDLD 136
4.3.9使用FlexLinks 141
4.3.10 STP稳定性机制的推荐用法144
4.4多生成树协定(MSTP) 147
4.4.1介绍MST 148
4.4.2 MST域 149
4.4.3 MST中的STP实例 150
4.4.4 MST的扩展系统ID 152
4.4.5配置与验证MST 153
4.4.6配置MST路径开销 158
4.4.7配置MST连线埠优先权 159
4.4.8 MST协定迁移160
4.4.9 MST部署的推荐做法 160
4.5 STP排障162
4.6知识点小记 164
4.7本章小结 164
4.8複习题 165
第5章VLAN间路由 167
5.1 VLAN间路由概述 167
5.1.1介绍VLAN间路由选择 168
5.1.2使用外部路由器实现VLAN间路由 169
5.1.3使用SVI实现VLAN间路由 174
5.1.4使用路由连线埠实现路由 176
5.1.5使用SVI和路由连线埠配置VLAN间路由 177
5.1.6 VLAN间路由排障 183
5.2比较2层与3层EtherChannel 185
5.2.1配置3层EtherChannel 186
5.2.2检查路由选择协定 188
5.3部署DHCP 190
5.3.1 DHCP概述 190
5.3.2在多层交换网路中配置DHCP 192
5.4知识点小记 198
5.5本章小结 199
5.6複习题 199
第6章 第一跳冗余协定 203
6.1 FHRP及HSRP概述 203
6.1.1第一跳冗余的技术背景 204
6.1.2 HSRP概述 205
6.1.3 HSRP状态转换 208
6.1.4 HSRP与STP 209
6.1.5配置与调优HSRP 210
6.1.6 HSRP的负载均衡 217
6.1.7 HSRP跟蹤技术概述 219
6.1.8 HSRP接口跟蹤 220
6.1.9 HSRP对象跟蹤 222
6.1.10配置HSRP认证 224
6.1.11调优HSRP计时器 225
6.1.12 HSRP版本 227
6.2使用VRRP实现3层冗余 227
6.2.1关于VRRP 227
6.2.2配置VRRP 229
6.2.3 VRRP跟蹤技术 232
6.3使用GLBP实现3层冗余 234
6.3.1 GLBP概述 234
6.3.2比较GLBP与HSRP 235
6.3.3 GLBP状态 236
6.3.4配置及验证GLBP 237
6.3.5 GLBP的负载均衡 244
6.3.6 GLBP认证 245
6.3.7 GLBP与STP 245
6.3.8 GLBP跟蹤技术 246
6.4知识点小记 249
6.5本章小结 249
6.6参考文献 250
6.7複习题 250
第7章 网路管理 253
7.1 AAA 253
7.1.1 AAA认证 254
7.1.2 RADIUS与TACACS+概述 255
7.1.3 AAA配置準备 258
7.1.4配置RADIUS的AAA认证 258
7.1.5配置TACACS+的AAA认证 259
7.1.6 AAA授权 260
7.1.7 AAA审计 261
7.1.8 TACACS+与RADIUS的局限 261
7.2基于身份网路 262
7.2.1基于连线埠的IEEE 802.1X认证 263
7.2.2配置IEEE 802.1X 264
7.3 NTP 265
7.3.1精準时间的重要性 265
7.3.2手动配置系统时钟 266
7.3.3 NTP概述 268
7.3.4 NTP模式 269
7.3.5 NTP其他配置选项 270
7.3.6 NTP配置实例 271
7.3.7 NTP设计原则 273
7.3.8 NTP安全加固 275
7.3.9 NTP源地址 277
7.3.10 NTP版本 277
7.3.11 SNTP 278
7.3.12 PTP/IEEE-1588 279
7.4 SNMP 279
7.4.1 SNMP概述 280
7.4.2 SNMP版本 281
7.4.3 SNMP部署的最佳实践 282
7.4.4 SNMPv3配置实例 283
7.5知识点小记 286
7.6本章小结 286
7.7複习题 287
第8章 园区网交换特性与技术 291
8.1发现协定 291
8.1.1介绍LLDP 292
8.1.2 LLDP的基本配置 293
8.1.3使用LLDP发现邻居 294
8.2 UDLD 295
8.2.1 UDLD机制与特性 296
8.2.2配置UDLD 297
8.2.3组合使用UDLD与STP Loop Guard特性 298
8.3 PoE 299
8.3.1 PoE组件 300
8.3.2 PoE标準 300
8.3.3配置与验证PoE 301
8.4 SDM模板 302
8.4.1 SDM模板类型302
8.4.2选择正确的SDM 304
8.4.3配置其他平台的系统资源 304
8.5监控特性 304
8.5.1 SPAN与RSPAN概述 305
8.5.2配置SPAN 307
8.5.3配置RSPAN 308
8.6 IP SLA 310
8.6.1介绍IP SLA 310
8.6.2 IP SLA源设备与回响设备 312
8.6.3配置IP SLA 312
8.6.4带有回响设备的IP SLA操作314
8.6.5 IP SLA时间戳 316
8.6.6配置IP SLA认证 317
8.6.7 UDP抖动IP SLA配置实例 317
8.7知识点小记 318
8.8本章小结 318
8.9複习题 319
第9章 高可用性 325
9.1逻辑交换架构的技术背景 325
9.2什幺是StackWise 326
9.2.1 StackWise优势 327
9.2.2检查StackWise 328
9.3什幺是VSS 329
9.3.1 VSS优势 329
9.3.2检查VSS 330
9.4 Supervisor引擎冗余 332
9.5知识点小记 334
9.6本章小结 335
9.7参考文献 335
9.8複习题 336
第10章 园区网安全 337
10.1交换机安全问题概述 337
10.2 Cisco交换机推荐安全配置 339
10.3园区网安全漏洞 340
10.3.1非法接入 340
10.3.2交换机安全漏洞 341
10.3.3 MAC泛洪攻击 342
10.4连线埠安全 344
10.4.1配置连线埠安全 345
10.4.2连线埠err-disable条件 346
10.4.3 PACL 348
10.5风暴控制 349
10.5.1风暴控制 349
10.5.2配置与验证风暴控制 350
10.6缓解欺骗攻击 352
10.6.1 DHCP欺骗攻击 353
10.6.2 DHCP Snooping 354
10.6.3 IP源保护 358
10.6.4配置IPSG 359
10.6.5 ARP欺骗 361
10.6.6 DAI 362
10.7 VLAN Trunk安全加固 364
10.7.1交换机欺骗 364
10.7.2 VLAN跳跃 366
10.7.3 VLAN ACL 368
10.8 PVLAN 370
10.9知识点小记 376
10.10本章小结 377
10.11複习题 377
附录A複习题答案 383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