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CAM软体套用基础——Pro/E软体》是2011年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友节、白正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CAD/CAM软体套用基础——Pro/E软体
- 书号:978-7-113-13237-8
- 版次:1-1
- 开本:16开
基本信息
书名:CAD/CAM软体套用基础——Pro/E软体
套系名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科)“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套用专业规划教材
页码:316页
作者:李友节 白正一
出版时间:2011-11-01
定价:32.8 元
适用专业:数控技术套用专业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以Pro/ENGINEER(简称Pro/E)基础套用为主要内容,涵盖了产品的概念设计、工业造型设计、三维建模设计、分析计算、动态模拟与仿真、工程图的输出、生产加工成产品的全过程。本书在介绍知识点时都从讲解软体的基本功能入手,及时安排适当的实例引导读者动手操作,再配合每章后的思考与练习题加以巩固,使读者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全书内容完整、层次清晰,根据初学者的特点,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共分7章,包括Pro/ENGINEER Wildfire 4.0概况,草绘模组,基本建模模组,高级建模模组,曲面设计模组,装配模组,工程图模组等。
本书适合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套用专业的教材,也可供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及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和参考。
图书目录
"第1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4.0概况 1
1.1 认识Pro/ENGINEER Wildfire 4.0 1
1.1.1 Pro/ENGINEER Wildfire 4.0的特点 2
1.1.2 Pro/ENGINEER Wildfire 4.0的新增功能 2
1.2 安装Pro/ENGINEER Wildfire 4.0 3
1.2.1 配置环境变数 3
1.2.2 软体安装过程 4
1.3 启动与关闭Pro/ENGINEER Wildfire 4.0 6
1.4 体验Pro/ENGINEER Wildfire 4.0操作界面 6
1.5 初步使用Pro/ENGINEER Wildfire 4.0 9
1.5.1 Pro/ENGINEER Wildfire 4.0档案操作 9
1.5.2 滑鼠操作 14
1.5.3 模型显示方式 18
1.5.4 视图操作 19
1.5.5 设定零件单位 21
小结 23
思考与练习题 23
第2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4.0草绘模组 24
2.1 知识準备(一)——环境介绍 24
2.1.1 草绘常用相关术语 25
2.1.2 进入草绘模式的一般流程 25
2.2 知识準备(二)——图元绘製 27
2.2.1 绘製点 27
2.2.2 绘製圆 27
2.2.3 绘製线 29
2.2.4 绘製矩形 31
2.2.5 绘製圆弧 31
2.2.6 绘製倒圆角 34
2.2.7 绘製样条曲线 35
2.2.8 绘製坐标系 36
2.2.9 绘製文本 36
2.2.10 调色板的使用 37
2.2.11 通过参考创建图元 38
2.3 知识準备(三)——草绘编辑 41
2.3.1 修剪编辑 41
2.3.2 镜像编辑 44
2.3.3 移动/缩放/旋转编辑 44
2.3.4 複製/贴上编辑 45
2.4 知识準备(四)——人工尺寸标注 45
2.4.1 线性标注 46
2.4.2 圆及圆弧标注 47
2.4.3 角度标注 49
2.5 知识準备(五)——几何约束 51
2.5.1 自动设定几何约束 51
2.5.2 手动设定几何约束 52
2.6 草绘实例(一)——正六边形截面绘製 57
2.6.1 设计分析 57
2.6.2 操作过程 58
2.7 草绘实例(二)——风扇面板曲线绘製 61
2.7.1 设计分析 61
2.7.2 操作过程 61
小结 63
思考与练习题 64
第3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4.0基本建模模组 65
3.1 知识準备(一)——Pro/ENGINEER Wildfire 4.0 三维实体建模的一般流程 66
3.2 知识準备(二)——基础特徵建模方法 66
3.2.1 基础特徵——拉伸 66
3.2.2 基础特徵——旋转 71
3.2.3 基础特徵——扫描 74
3.2.4 基础特徵——混合 79
3.3 知识準备(三)——工程特徵建模方法 86
3.3.1 工程特徵——孔 86
3.3.2 工程特徵——壳 92
3.3.3 工程特徵——筋 94
3.3.4 工程特徵——倒角 96
3.3.5 工程特徵——倒圆角 98
3.3.6 工程特徵——拔模 102
3.4 知识準备(四)——基準特徵建模方法 104
3.4.1 基準特徵——基準平面 104
3.4.2 基準特徵——基準点 107
3.4.3 基準特徵——基準轴 109
3.4.4 基準特徵——基準曲线 111
3.4.5 基準特徵——基準坐标系 113
3.5 实体项目建模实例(一)——风扇电动机外壳 115
3.5.1 设计分析 115
3.5.2 操作过程 115
3.6 实体项目建模实例(二)——风扇旋风板 121
3.6.1 设计分析 121
3.6.2 操作过程 121
小结 127
思考与练习题 128
第4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4.0高级建模模组 130
4.1 知识準备(一)——高级特徵建模方法 130
4.1.1 高级特徵——扫描混合 131
4.1.2 高级特徵——螺旋扫描 135
4.1.3 高级特徵——可变剖面扫描 138
4.2 知识準备(二)——特徵操作 144
4.2.1 特徵複製 144
4.2.2 特徵镜像 146
4.2.3 特徵移动 149
4.2.4 特徵阵列 151
4.3 知识準备(三)——特徵修改 158
4.3.1 特徵编辑 158
4.3.2 编辑定义 159
4.3.3 编辑参照 161
4.3.4 特徵删除 161
4.3.5 特徵隐含和隐藏 162
4.3.6 特徵插入 163
4.3.7 特徵重新排序 165
4.4 知识準备(四)——解决失败特徵及其处理 165
4.4.1 特徵失败原因 166
4.4.2 诊断及解决环境 166
4.4.3 使用“调查”命令 167
4.4.4 使用“修复模型”命令 167
4.4.5 使用“快速修复”命令 168
4.4.6 减少再生时间 168
4.4.7 失败特徵修复实例 169
4.5 实体项目建模实例(一)——风扇面盖 170
4.5.1 设计分析 170
4.5.2 操作过程 171
4.6 实体项目建模实例(二)——风扇后盖 188
4.6.1 设计分析 188
4.6.2 操作过程 188
小结 194
思考与练习题 194
第5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4.0曲面设计模组 196
5.1 知识準备(一)——基础特徵建模方法 196
5.1.1 基础特徵——拉伸曲面 197
5.1.2 基础特徵——旋转曲面 198
5.1.3 基础特徵——扫描 199
5.1.4 基础特徵——混合 200
5.1.5 基础特徵——边界混合 202
5.2 知识準备(二)——编辑特徵 208
5.2.1 编辑特徵——曲面加厚 208
5.2.2 编辑特徵——曲面合併 210
5.2.3 编辑特徵——曲面(曲线)修剪 212
5.2.4 编辑特徵——曲面(曲线)複製 214
5.2.5 编辑特徵——曲面延伸 217
5.2.6 编辑特徵——曲面实体化 220
5.3 曲面项目建模(一)——风扇叶片 221
5.3.1 设计分析 221
5.3.2 操作过程 222
5.4 曲面项目建模(二)——滑鼠 232
5.4.1 设计分析 232
5.4.2 操作过程 233
小结 243
思考与练习题 244
第6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4.0装配模组 245
6.1 Pro/ENGINEER Wildfire 4.0 装配模组的作用 245
6.2 Pro/ENGINEER Wildfire 4.0装配模组的界面及主要操作 246
6.2.1 装配模组界面 246
6.2.2 装配操作 248
6.2.3 装配约束及作用 249
6.3 装配设计实例——齿轮泵的设计 254
6.3.1 设计分析 255
6.3.2 操作过程 255
6.4 装配体的分解 267
6.4.1 创建分解视图 267
6.4.2 分解视图的调整 268
小结 269
思考与练习题 270
第7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4.0工程图模组 271
7.1 Pro/ENGINEER Wildfire 4.0工程图製作基础 271
7.1.1 Pro/ENGINEER Wildfire 4.0工程图的界面 272
7.1.2 工程图绘图选项的设定 273
7.2 创建零件图和装配图 275
7.2.1 零件图的内容 275
7.2.2 零件图的表达方案 276
7.2.3 创建零件图 286
7.2.4 零件图的标注 289
7.2.5 创建装配图 294
7.3 视图的调整和修改 299
7.4 图纸模板的建立和修改 300
小结 303
思考与练习题 303
参考文献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