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国内外学者深入而广泛的研究集合在一起,这些研究考察了不同国家背景下实现国家治理的不同路径。本书提供了比较研究的视角,从历史和理论的视角理解社会组织的发展及其複杂变化情况,详细讨论了不同历史、政策和经济文化背景的社会组织如何运用多元化方式与各自的政府共同探索实现社会公正、公平的目标。本书可供社会组织管理及社会发展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科研人员作为专业教材或阅读材料,也可以作为社会组织的管理者、员工及专业人士的参考书籍
作者简介
彭希哲,英国伦敦经济学院人口学博士,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人口所教授。兼任国家人口与计画生育委员会人口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等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研究领域为中国人口动态与人口政策、老龄化与社会保障、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社会性别和反贫困等。近年来主持了4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出版专着或主编学术着作16种,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朱迪·豪威尔(Jude Howell),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ESRC非政府组织研究项目主任, LSE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先后主持了关于中国、印度、莫三比克、肯亚和约旦等开发中国家的社会发展研究项目。研究领域为非政府组织与社会发展,安全、性别与治理等。
王川兰,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博士,副教授,LSE访问学者。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权威及核心期刊等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方向为社会组织管理、社会福利政策、社会服务项目评估等。
朱迪·豪威尔(Jude Howell),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ESRC非政府组织研究项目主任, LSE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先后主持了关于中国、印度、莫三比克、肯亚和约旦等开发中国家的社会发展研究项目。研究领域为非政府组织与社会发展,安全、性别与治理等。
王川兰,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博士,副教授,LSE访问学者。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权威及核心期刊等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方向为社会组织管理、社会福利政策、社会服务项目评估等。
目录信息
导论:中外比较视野中的社会组织与国家治理 彭希哲 朱迪·豪威尔(Jude Howell) 王川兰
第一部分 社会组织与国家治理的不同进路、形式与理解
Part One Different Pathways to Civil Society
摆脱困境:形塑非政府组织行为的重要因素 玛丽琳·泰勒(Marilyn Taylor)
社会服务与中国第三部门的发展 唐钧
中国推进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现实道路 林卡 着 申秋 译
跨国非政府组织对政策过程和政策效果的影响:对于南北关係的反思 理察·克罗格(Richard C. Crook)
民间组织对弱势受助群体社会资本的介入路径与影响机制——以上海市J机构为例 王川兰 蔡令怡
第二部分 公共行动:社会组织、社区草根组织和其他行动者
Part Two Public Action:NGOs, Community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and Other Actors
“9·11”事件后的全球安全体系与非政府公共行为 朱迪·豪威尔
中国妇女民间组织的行动策略——以北京“农家女”和“红枫”为例 张乐天 沈奕斐
非政府组织、国家和“文化价值”:斯里兰卡的全球化构想 哈瑞尼·阿玛拉苏瑞亚(Harini Amarasuriya) 乔纳森·斯宾赛(Jonathan Spencer)
中国社区志愿者协会以及城市管理的多样化:天津市四个城区的比较研究 奥蒂·洛娃(Outi Luova)
社区赋权与居民自治的成长 刘春荣
第三部分 社会组织与发展:证据导向的案例研究
Part Three Evidence-based Case Study
南北环境主义——国际地球之友(FOEI) 布莱恩·多赫蒂(Brian Doherty) 蒂莫西·多伊尔(Timothy Doyle)
民间草根组织与社区治理——“上海市居委会自治家园”案例研究的启示 徐中振
公益孵化模式与社会组织发展——以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孵化器为例 丁立
上海浦东民办社工机构及其运作特点分析 国云丹
草根社会组织的治理与发展——以上海市闸北区热爱家园青年社区志愿者协会为例 李伦 刘永龙 郁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