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Transformers)一词泛指日本玩具公司TAKARA(タカラ,现‧Takara Tomy)公司和美国孩之宝自1984年开始合作的产品系列。在故事中则是指生活在塞博坦星的机械生命体之总称。本系列作品在玩家之间习惯取「TransFormers」中的主音节而简称为「TF」。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变形金刚
- 外文名:Transformers
- 类型:动作/科幻/惊悚
- 製片国家:美国
- 上映日期:2007-07-03
变形金刚(Transformers)一词泛指日本玩具公司TAKARA(タカラ,现‧Takara Tomy)公司和美国孩之宝自1984年开始合作的产品系列。在故事中则是指生活在塞博坦星的机械生命体之总称。本系列作品在玩家之间习惯取「TransFormers」中的主音节而简称为「TF」。
目录
[隐藏]
- 1简要年表
- 1.11974—1983年
- 1.21984年
- 1.31985年
- 1.41986年
- 1.51987年
- 1.61988─1990年
- 1.71991─1995年
- 1.81996─1999年
- 1.92000年─2001年
- 1.102002年─2005年
- 1.112006年
- 1.122007年
- 1.132008年
- 1.142009年
- 1.152010年
- 1.162011年
- 1.172012年
- 1.182013年
- 1.192014年
- 1.202015年
- 1.212016年
- 1.222017年
- 1.232018年
2美版系列与日版系列的差异
3华语区译名
- 3.1大陆
- 3.2香港
- 3.3台湾
4主要作品列表
5变形金刚至尊
- 5.1博派
- 5.2极限动物
6变形金刚成员
- 6.2.1变形金刚:百变金刚
- 6.2.2变形金刚:百变金刚2
- 6.2.3变形金刚:百变金刚Neo
- 6.2.4变形金刚:百变金刚:重机械系列
- 6.1.1变形金刚
- 6.1.2变形金刚:大都市发动篇
- 6.1.3变形金刚:大电影
- 6.1.4变形金刚:头领战士
- 6.1.5变形金刚:超神战士战队
- 6.1.6变形金刚:胜利之斗争
- 6.1.7变形金刚:地带
- 6.1.8变形金刚:Car Robot
- 6.1.9变形金刚:微型传说/变形金刚:雷霆舰队
- 6.1.10变形金刚:超能连线/变形金刚:能量晶体
- 6.1.11变形金刚:银河之力/变形金刚:塞伯坦传奇
- 6.1.12变形金刚:活力无限
- 6.1.13变形金刚:至尊之证
- 6.1.14变形金刚:救援博派
- 6.1.15变形金刚Go:参乘合体
- 6.1.16变形金刚:至尊的挑战
- 6.1博派
- 6.2极限动物
7注释
8参考资料
9外部连结
简要年表[编辑]
1974—1983年[编辑]
1970年,TAKARA公司从美国孩之宝买下了孩之宝当家产品《Combat Joe》人形的使用权。由于当时日本的孩子们不喜欢军人士兵一类的玩具,TAKARA公司把Combat Joe改头换面变成了《变身生化人》(変身サイボーグ)系列。1974年,TAKARA公司原本打算推出一个微缩版的「变身生化人」,但最终把名字定为《微星小超人》(ミクロマン)。「微星小超人」只是一批透明身体,镀银头部,高约10厘米的可动小人形。TAKARA公司也为微星小超人创造了一系列的故事,以漫画的形式推出。当然,这时候的微星小超人还与变形以及机器人没有任何关係。
1982年,《微星小超人》系列开始加入机器人的角色,将以前的人形技术以机器人的形态表现出来,推出了「微星机器人」(ミクロロボット)系列。其中一些机器人已经可以简单的变形为飞行器之类的交通工具。在1983年的时候,TAKARA推出了一个名为「微星变形」(ミクロチェンジ)的分支系列。在这个系列中,人物更像纯机械的生命体,不再是以往单纯的改造人形态。而变形种类与变形方式也较以往更为丰富且複杂。这些人物的变形主要以小型家电、设备、工具、武器,或是迷你汽车为主,包括了卡带式单放机、显微镜、手枪等。
TAKARA研究发新的玩具系列,欲将机器人与变形的概念独立出来。1980年,TAKARA推出了名为《戴亚克隆》(ダイアクロン)的系列。《戴亚克隆》系列分为非常多的小系列,包括了可以变成汽车的「汽车机器人」(カーロボット),或是变成恐龙的「恐龙机器人」(恐竜ロボ)。
而《戴亚克隆》的设定,主要在Studio Nue(スタジオぬえ)完成,该製作组当时的主要机械设定是宫武一贵和加藤直之,而当时还在筑波大学读书的河森正治,以打工的身份参与了《戴亚克隆》的设定工作。其他参与设计的人尚有荒牧伸志,伊东岳彦和明贵美加。
虽然《戴亚克隆》系列仅是在当时的电视杂誌上连载一些故事,而没有动画或是漫画的帮助,但还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当年的东京玩具展上,孩之宝开始与TAKARA洽谈合作的事情。
在欧洲方面,义大利的GiG公司于1983年开始以「Trasformer」的名字开始引进《戴亚克隆》及《微星变形》两个系列着产品。
1984年[编辑]
- 《变形金刚》系列之发行
TAKARA为了更加开拓市场,于是与在美国有广大通路的孩之宝合作:TAKARA负责玩具提供,孩之宝负责销售策略。在1984年,孩之宝选出《微星小超人》与《戴亚克隆》两个系列中的部分商品,以《变形金刚》之名称引进美国,并由惊奇漫画创作相关的漫画。除了漫画系列之外,为了更好的推广该玩具系列,由Sunbow Productions製作了卡通影集《变形金刚》于电视台播出。(作画为外包,负责的公司时为日本的东映动画,时为南韩的AKOM。漆原智志、大张正己和羽原信义曾参与作画)同时为了弥补人物设定中的一些不足,孩之宝还从别的日本玩具公司买来一些变形机器人玩具着作权放到了变形金刚系列中,如震汤波, 奥米加和天火等。
孩之宝的这一计画得到了空前的成功。在1984年2月的美国国际玩具展上,孩之宝凭藉还未正式上市的变形金刚,在7天内创下了价值1亿美元的批发订货纪录。在玩具正式上市后的8周内便卖出了3百万个变形金刚,在7个月内卖掉了1千万个变形金刚,占掉了当时玩具市场的43%的份额。这一年,孩之宝共推出了26款变形金刚人物。
1985年[编辑]
在1984年推出的《变形金刚》角色,大部分是利用TAKARA公司原积压的库存加以重新包装上市的。从1985年开始,孩之宝在玩具上加上了热感标誌重新推出,而且在包装上有了些变化。比如1984年推出的迷你车人物都是以车形态放在包装中的,而1985年再发行版则是变成人形包装的。而且在几款「迷你车」中还加附赠了「迷你间谍」,是一种简单变形的回力车。
除重新发行的产品外,孩之宝又推出了更多的角色,包括了「恐龙派」(Dinobot)、「工程金刚」(Constructicons)、「昆虫金刚」(Insecticons),与「三变战士」(Triple Changers)等源自于《戴亚克隆》系列的产品。原本在《戴亚克隆》系列中,「工程车六合体」(《变形金刚》中的蹂躏者)与「火车六合体」(《变形金刚:头领战士》中的雷电)是配对登场的,但由于当时在美国火车玩具并不是很受青少年欢迎,因此火车六合体没有被选入《变形金刚》系列。另外,《戴亚克隆》系列有两位「三变人」,一位是入选变形金刚系列的闪电;另一位是变形为直升机与X形翼战斗机的角色,后者没能入选变形金刚系列,取而代之的是在《戴亚克隆》末期已经设计完成的太空火车,直接以变形金刚的身份登场。同时,孩之宝也展开了一些集点换玩具的活动:只要收集包装上的点数寄回公司,就可以换回一些无法通过商店买到的人物。来自《戴亚克隆》的「Power Dashers」「Omnibots」成为了集换对象。
1986年[编辑]
- 电影《变形金刚:The Movie》上映
经过两年的市场培育,《变形金刚》已经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玩具品牌。孩之宝从1986年开始推出了许多原创人物,这些人物有部分的原型是在《戴亚克隆》后期所设计中。这一年中推出的新产品开始有了新的特点:合体机制。原本《戴亚克隆》中的合体基本都是六个或更多人组合,之后TAKARA设计师把合体部队规范为五人合体,体型较大的队长作为合体时的躯干,四名体型较小的队员作为四肢。速伯利昂与威胁者、保卫者与布鲁提卡斯等角色陆续配对登场。
在卡通方面,孩之宝策划了电影版《变形金刚:The Movie》。在电影中,很多既有的人物被安排阵亡,并添加了新一代的人物。因此《变形金刚:The Movie》的实际作用是为玩具产品的更新换代做铺垫。新一代变形金刚的设计风格也产生了很多变化,有别于用既有的交通工具做为变形之后的模式,设计开始朝未来风格。这不只是因为剧情开始从地球转移到其他星球,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不必为从汽车公司购买车型着作权而花费大量资金。当时孩之宝负责剧情与设定案,TAKARA及东映动画则负责动画製作和玩具开发以及人物设定。由于当时公司之间只能通过定期打长途电话来讨论工作,导致了设计过程中的沟通不足。为了防止大电影的剧情泄密,孩之宝把罗迪至尊与格威隆的设定案交给TAKARA及东映动画时并没有告诉对方这两个人物是新一代的首领。TAKARA设计师以为格威隆只是个要塞参谋,而罗迪至尊则只是个普通中型变形金刚,于是设计时并没有像设计首领那幺投入,致使这两个人物的玩具出来后令很多玩家失望。事后TAKARA的设计师很后悔,说如果当时知道他们的身份,会设计的更好。
格威龙玩具设计师是大野光仁,洛迪文玩具设计师是国弘高史,合体战士中速伯利昂与威胁者、掠食王已于《戴亚克隆》构思好设计。蹂躏者亦是《戴亚克隆》年代的构思,草图名为「新机器人基地」(新ロボットベース)。
尤尼克隆也是TAKARA玩具设计师幡池裕行(漫画家伊东岳彦)《Micro Change》年代的构思,草图名为「Planet-Robot」。
合体战士掠食王玩具及动画机械设计师都是明贵美加。
美日双方各有为尤尼克隆设计玩具,但是两种版本后来都取消发行。大野光仁已设计好了尤尼克隆的玩具,但最后没有推出。
1987年[编辑]
1987年导入了在现有的变形金刚上增加了人类角色的新产品「Master战士」:「头领战士」(Headmaster)与「靶子战士」(Targetmaster)。这些人类角色能够变成头领战士的头部或是靶子战士的枪械。头领战士的头部在人型模式时也能进入驾驶舱。不过日本的《变形金刚:头领战士》则是将人类更换为体型大小与人类一样的变形金刚。
美国方面播映了卡通《变形金刚》第四季(日版标题为《Transformer: The Rebirth》)」,一共三集。美版《变形金刚》卡通到此完结。
日本方面当时在头领战士与靶子战士等产品加上原创商品,另行展开了新的系列《变形金刚:头领战士》,并播映了由东映公司所製作的第一部日本变形金刚电视动画《变形金刚:头领战士》,作为《变形金刚2010》之续集。《变形金刚:头领战士》与《变形金刚》第四季是互为平行世界的关係,因此内容与设定有冲突。
TAKARA玩具设计师大野光仁表示头领战士灵感来自钢铁吉克(港译《金钢飞天钻》),大野光仁曾笑说如果当年没有想到三变战士、合体战士、头领战士、巨大基地、超神战士军,超神战士等点子当年可麻烦了。
大野光仁当时设计了《变形金刚》系列中最大的玩具巨无霸福特。
1988─1990年[编辑]
- 1988年 - 日本展开《变形金刚:超神战士军》系列
- 1989年 - 日本展开《变形金刚V》系列
- 1990年 - 日本展开《变形金刚Z》系列
1991─1995年[编辑]
孩之宝在1990年与1991年期间推出了「Action Master」系列。这个系列的特点在于使用了许多《变形金刚》卡通中的经典角色,而且造型与卡通中的人物模组较为接近,可动度也较高。但除了武器、载具与Action Master Elite之外,这个系列的变形金刚产品却无法变形,因此引起了两极化的评价。该系列的玩具大部份是由斋藤正胜(斎藤まさかつ)所设计。
TAKARA则分别于1991年与1992年推出了《变形金刚:柯博文的复活》(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リターン・オブ・コンボイ)与《变形金刚:合体大作战》(戦え!超ロボット生命体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合体大作戦)两系列。
1992年后期,孩之宝推出了《Transformers: Generation 2》产品线。该产品线初期的玩具大多都是将既有的玩具搭配上新的零件或是配色来贩售,只有少部分的新玩具,直到后中期之后才开始製作玩具新模,但部分商品却随着系列销售不佳而取消。
美国也于1992年推出了卡通《Transformers: Generation 2》。不过这部卡通其实只是将卡通《变形金刚》取出了52集,利用电脑动画製作了全新的片头与片尾,外加场景转换镜头的画面加工后重播的作品,在当时引起了话题。
由于TAKARA负责玩具设计,所以「Action Master」与《Transformers: Generation 2》玩具铭文印有TAKARA字眼。TAKARA设计师江岛多规男在G2系列发明了玩具关节的球状连线法,当时打开了一个加强了关节连线的新机器人玩具的时代。
1995年,孩之宝结束了《Transformers: Generation 2》产品线,并开始了由子公司Kenner所製作的新产品线《百变金刚》(Beast Wars)。TAKARA则是在这年将《Transformers: Generation 2》中的新玩具以《变形金刚 G-2》(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G-2)之名发行日本版玩具。
1996─1999年[编辑]
- 1996年,加拿大动画公司製作了卡通影集《百变金刚》,是一部全片由电脑动画所製作的电视卡通。这部作品使得《变形金刚》再度大卖,并且陆续製作了许多新产品。而多年没有合作的麦当劳也拿《百变金刚》作为快乐儿童餐所附赠的玩具。
- 1997年,《百变金刚》进入了第二季,剧情上与之前的《变形金刚》系列建立起了更为明确的关係。另外有限定贩售的《Machine Wars》系列于美国玩具连锁店K&B上架。TAKARA则将《百变金刚》系列引进日本,同年也引进《百变金刚》第一季。
- 1998年,《百变金刚》进入第三季,也是系列尾声。日本方面则自行製作了《超级百变金刚》产品线与动画。
- 1999年,孩之宝推出新产品线《百变金刚:重机械系列》,同名卡通影集也在该年开始播映第一季。日本方面则製作了《新百变金刚》,作为《超级百变金刚》之续集。播映结束之后,将《百变金刚》第二季与第三季合併为《Beast Wars Metals》于电视台播映。
2000年─2001年[编辑]
- 2000年,《百变金刚:重机械系列》进入第二季,并画下了句点。日本则是自行製作了《变形金刚:Car Robot》产品线与动画。
- 2001年美国将《变形金刚:Car Robot》搭配原创产品,以《Robot in Disguise》之名引进美国,为接下来的美日合作定下基础。
- TAKARA同时推出了15周年复刻版《变形金刚》玩具。
2002年─2005年[编辑]
- 2002年,美日合作推出了《邪神三部曲》系列(Unicron Trilogy)(日方称为《微型三部曲》,マイクロン三部作)第一部《变形金刚:雷霆舰队》(Transformers: Armada)。
- 整个系列的重点在于「微型金刚」(マイクロン/Mini-Con)引导的整个故事主线和多元的玩具特色。
- 2002年底,日本製作了动画《变形金刚:微型传说》(超ロボット生命体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マイクロン伝说),在美国以《变形金刚:无敌舰队》之名引进。不过这部动画在放映时间点上是美国先上映,日本则于2003年初播放。
- 2002年4月TAKARA推出了《变形金刚》复刻版玩具《Transformers Collection》
- 2003年,日本与数家车厂推出了合金模型车加上可变形为焦点的全新系列《变形金刚:Binaltech》,以及以现代的技术将过去的人气角色完全呈现的《变形金刚:Masterpiece》(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マスターピース)系列。
- 2004年日本製作了动画《变形金刚:微型传说》的续篇《变形金刚:超能连结》(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スーパーリンク),在美国以《变形金刚:能量晶体》(Transformers: Energon)之名引进。
- 玩具设定的重点在于透明零件所组成的能量武器和角色之间的合体功能玩法。
- 本作品首次採用3D卡通遮罩渲染上色方式进行变形金刚们的动画。
- 由于2004年为《变形金刚》20周年,除了主线的超级连结系列之外,同时也推出了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产品线:
- 日本引进《百变金刚:重机械系列》。
- 《百变金刚:重机械系列》卡通在日本从2004年11月开始放送,在日本视为是使用3DCG的第三部《百变金刚》作品。
- Beast Wars Returns(超生命体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ビーストウォーズリターンズ)
- 于日本2004年展开的玩具系列。由多种不同的宣传方式,展开原创的故事剧情,从多部日本《变形金刚》与《百变金刚》产品线选出数位角色,并增加原创角色,藉由全新的故事平台聚集在一起,概念类似美国的《Transformers: Universe》系列。该系列在发售一年之后随着故事的连载完结而结束。
- Transformers: Robot Masters(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ロボットマスターズ)
2005年,日本方面由GONZO製作了《微型三部曲》系列的最后一部动画《变形金刚:银河之力》(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ギャラクシーフォース),在美国以《变形金刚:塞博坦传奇》(Transformers: Cybertron)之名引进。
玩具的设计特点在于插入特别设计的晶片来产生多元的玩法。
在剧情设定上,《变形金刚:塞博坦传奇》是接续前作《变形金刚:能量晶体》系列的同一世界,但在日版《变形金刚:银河之力》中则是与先前两部互为平行世界。
2006年[编辑]
美国孩之宝于《变形金刚:塞博坦传奇》系列结束之后,于2006年底开始推出了数个为了填补产品线缺口的新产品线。其中一个产品线《变形金刚》(Transformers: Robot in Disguise)是将早期《变形金刚》的经典角色重新製作出新的玩具,因此又被称为「经典系列」(Classics)。
由于这个系列原本就是为了填补缺口的关係,所以刚开始没有计画搭配任何的卡通或漫画作品作为宣传,不过这系列相当受到玩家欢迎,甚至于年会会员限定会刊漫画中有独立推出全新漫画。该系列之后被纳入2008年发行的《Transformers: Universe》系列之下的产品线之一。
「经典系列」玩具由TAKARATOMY负责设计。
另一方面,在美国播映《变形金刚》的卡通频道于2006年后半宣布将製作新的卡通《Transformers: Heroes》,该作品在次年正式更名为《变形金刚进化版》(Transformers Animated)。
除此之外,孩之宝也推出了《变形金刚:钛合金系列》(Transformers: Titanium)。该系列在2007年8月下旬日本贩售。
日本则推出了《Transformers: Kiss Players》(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キスぷれ)。
2007年[编辑]
由麦可·贝导演的真人电影《变形金刚》于2007年夏季在全球上映。由于角色的造型设定和传统的角色造型相差很大,因此遭到部分变形金刚迷的反弹。该片上映之后获得了3.6亿美金的票房,并宣布了开拍续集的计画,本片玩具由TAKARATOMY设计,日本与美国在电影版上映的同时推出了玩具。
TAKARATOMY与耐吉合作推出了《Transformers Sports Label》(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スポーツレーベル),为耐吉当时的新产品「Free 7.0」作宣传。柯博文及密卡登变成了一只左脚的 Free 7.0。除了头部及整体配色外,两款产品的模子是一样的。
TAKARATOMY并推出了音乐设备的产品《Transformers Music Label》(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ミュージックレーベル),产品有货柜可以做为苹果公司iPod音响的柯博文、MP3声波、法兰兹及兰波耳机。
日本在2007年时重播《百变金刚》第一季,同时发售《百变金刚电视玩具》(ビーストウォーズ テレもちゃ)系列产品。该系列的产品是选出几款《百变金刚》的旧玩具,并将之重新上色后发行,各产品随盒附属一片日语版《百变金刚》的DVD。
孩之宝则与卡通频道合作推出《变形金刚进化版》(Transformers Animated)。产品由孩之宝与卡通频道的製作群负责设计造型,由TAKARATOMY负责设计玩具。
2008年[编辑]
孩之宝推出新的《Transformers: Universe》系列,该系列之下包括了「经典系列」、「Generation One」,以及「无敌舰队」等产品线。商品由TAKARATOMY设计。
部分「经典系列」的商品在日本于2008年3月以《变形吧!变形金刚》之名称贩售。涂装与美版有极大明显差异,日本版的涂装较接近《变形金刚》卡通中的配色,并于部分零件上施加了电镀处理。TAKARATOMY推出了原创漫画作品。
2009年[编辑]
- 2007年真人电影版《变形金刚》续集《变形金刚:复仇之战》于2009年夏季在全球上映,本片玩具由TAKARATOMY设计。
- TAKARATOMY与华特迪士尼公司合作推出了《Transformers Disney Label》(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ディズニーレーベル)。
- TAKARATOMY与车厂合作推出了《Transformers Alternity》(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オルタニティ)。
- TAKARATOMY另外了电脑周边商品《Transformers Device Label》(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デヴァイスレーベル),产品有爆破者USB集线器、老虎与黑豹随身碟、钢锁与暴龙金刚滑鼠。
2010年[编辑]
- 美国推出新产品线《变形金刚》,作为接续《变形金刚:复仇之战》之产品线。
- 美国推出《Transformers: Generations》,作为接续《Transformers: Universe》之产品线,商品由TAKARATOMY设计。
- 美国推出原创游戏《变形金刚:赛博坦大战》(Transformers: War for Cybertron),故事设定在另一个新的平行世界。部分角色有做出玩具商品,于《Transformers: Generations》产品线之下贩售。
- 美国推出以合体为主题的新系列《Transformers: Power Core Combiners》,商品由TAKARATOMY设计,玩具于2012年以《Transformers United ex》之名称在日本发行,涂装与美版有极大差异。
- 《变形金刚进化版》在日本2010年4月3日起开始放送。玩具于2010年春季贩售,部分角色有施以金属涂装。
- 日本将《Transformers: Generations》与来自2010年《变形金刚》产品线的经典角色增加金属涂装之后,以《Transformers United》(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ユナイテッド)之名称发行。
- 美国于2010年底开始播映卡通影集《变形金刚 Prime》。本作品是由Hasbro Studios负责企划,Digitalscape与Polygon Pictures两家日本动画工作室经手CG绘製作业。因为TAKARATOMY要设计次年的《变形金刚3》玩具系列,使得《变形金刚 Prime》系列玩具没法和动画同时推出。
2011年[编辑]
- 《变形金刚3》于2011年夏季在全球上映。
- 6月美国推出了《Kre-O 变形金刚》玩具,产品由南韩玩具公司Oxford设计。
- 7月TAKARATOMY与时装品牌A Bathing Ape合作推出了《Transformers x BAPE》,限量产品有BAPE迷彩柯博文、Baby Milo x Transformers TEE。次年推出限量产品BAPE黑色柯博文。
- 《变形金刚 领袖之证》玩具在美国10月贩售。日本于2011年12月贩售,卡通影集日本于2012年4月播映。
- 《变形金刚 金刚救难队》美国于2011年底开始播映卡通影集。
2012年[编辑]
- 多人线上电玩《变形金刚 宇宙》(Transformers Universe)将会推出。
- 6月TAKARATOMY与赤城乳业合作推出了garigari君冰条机器人,产品是玩具冰条变形成机器人。
- 美国推出了《金刚爆弹》(Bot Shots)系列玩具,商品由TAKARATOMY设计,9月TAKARATOMY以《BeCool!》之名称发行日本版玩具 。
- 作为《赛博坦大战》续篇之电玩《变形金刚:赛博坦沦陷》(Transformers: Fall of Cybertron),将在秋季推出,玩具7月在美国贩售,商品由TAKARATOMY设计。
- 《领袖之证》电玩版本年12月推出,由Altron与NOW Production两家日本工作室负责开发。
- 12月TAKARATOMY与品牌NEW ERA合作推出了《Transformers Cap Bots》,产品是59FIFTY帽子变形成机器人。
- 12月TAKARATOMY以《Transformers Generations》之名称发行《变形金刚:赛博坦沦陷》日本版玩具,有金属涂装与美版涂装有明显差异。
2013年[编辑]
- 美国推出《变形金刚 Prime Beast Hunters》系列玩具,商品由TAKARATOMY设计。
- TAKARATOMY再度与时装品牌A Bathing Ape合作推出限量产品BAPE红色柯博文,新设计的Baby Milo x Transformers TEE及鞋子
- 4月TAKARATOMY以《参乘合体 变形金刚 Go!》之名称发行《变形金刚 Prime Beast Hunters》日本版玩具 。
- 5月TAKARATOMY与SUPER GT赛车冠军赛合作推出了《Transformers GT》。
- 6月TAKARATOMY举行"Masterpiece Fan's Choice"投票,由玩家投票决定Masterpiece版司令官玩具。
- 7月推出了《变形金刚组合机器人》(Transformers CONSTRUCT-BOTS)系列玩具,商品由TAKARATOMY设计。
- 《Transformers Generations》产品线推出了比G1巨无霸福特玩具高的泰坦级大都会(Titan Class Metroplex)玩具,玩具由TAKARATOMY设计师幸日佐志负责设计。
- 9月TAKARATOMY与丰田汽车公司合作推出了《FJ Cruiser x Transformers》系列玩具。
- 12月TakaraTomy Mall与eHobby合作推出了《Transformers Cloud》限定玩具。
2014年[编辑]
- 2014年为《变形金刚》30周年,真人电影版《变形金刚:绝迹重生》于 2014 年 6 月 25 日上映,本片玩具由TAKARATOMY设计,设计理念崇向简单的变形方式。
- 7月TAKARATOMY与MEDICOM合作推出《BE@RBRICK×TRANSFORMERS》产品,4款产品是Bearbrick变成柯博文及密卡登,大黄蜂,天王星,2015年再推出《变形金刚:绝迹重生》版柯博文。除了头部及整体配色外,5款产品的模子是一样的。
- 世界各地举行了《变形金刚》30周年展览,8月日本举行历来最大的《TRANSFORMERS博》,博览展推出的限量玩具产品引来了不少迴响,台湾乐团五月天歌曲《DNA》被选定为博览展主题曲。
- 8月TAKARATOMY再度与时装品牌A Bathing Ape合作推出限量产品MP-10A 柯博文 Bape Ver。
- 9月TAKARATOMY ART与出云重机,FIOBOT,千値练合作推出Mega Drive密卡登,千値练同时推出了"CONVOY PEN」柯博文笔,2015年2月推出了柯博文featuring OriginalPlaystation。
- 10月TAKARATOMY推出《Transformers Legends》产品系列。
- 11月TAKARATOMY MALL与EVA STORE推出了MP-10 柯博文 Mode "EVA"限定玩具,同时TAKARATOMY推出了《Q Transformers》产品,推出了手机游戏《Q Transformers 柯博文归来之谜》以及在2015年1月推出了《Q Transformers 柯博文归来之谜》卡通作为宣传。
- 12月美国推出《Combiner Wars》产品系列,组合关节不再使用插拔式而是採用滑槽式,商品由TAKARATOMY设计,2015年以《变形金刚 Unite Warriors》之名称发行日本版玩具,涂装与美版有极大明显差异,日本版的涂装较接近《变形金刚》G1卡通中的配色。
2015年[编辑]
- 2015年春季美国开始播映卡通影集《变形金刚-领袖的挑战》,本作品由日本动画工作室Polygon Pictures经手绘製作业,玩具商品由TAKARATOMY设计,日本2015年3月15日起以《变形金刚:大冒险》之名开始放送,同时推出日本版玩具。
- 2015年7月9日TAKARATOMY推出动画《Q Transformers 柯博文归来之谜》的第二季《Q Transformers 柯博文归来之谜:更高人气者之路》,以及与《新世纪福音战士》、《Hello Kitty》、《史奴比》 合作推出crossover商品。
- 《Combiner Wars》产品线推出了泰坦级蹂躏者(Titan class Devastator)玩具,玩具由TAKARATOMY设计师莲井章悟负责设计,日本版《变形金刚 Unite Warriors》六位工程战士有枪配件,玩具关节有大改正。
- 10月推出电子游戏《变形金刚:毁灭行动》,由日本游戏工作室白金工作室研发的游戏,特色为回归80年代原始卡通外型。
- 11月TAKARATOMY再度与时装品牌A Bathing Ape合作推出限量产品MP-10R 柯博文 Bape Ver RED CAMO VERSION。
2016年[编辑]
- 美国宣布将于秋季推出《Titans Return》做为《Combiner Wars》的后续,而《Combiner Wars》和《Titans Return》将会和未定名的第三个系列成为三部曲,并将其合併称为《Prime Wars》,《Titans Return》玩具商品由TAKARATOMY设计,日本将产品放到《Transformers Legends》系列推出,涂装较接近《变形金刚》G1卡通中的配色,脸部改正为日版《头领战士》卡通中的脸孔。
- 《变形金刚-领袖的挑战》第二季动画于2月20日在北美首播,第三季和第四季已经开始製作,将于2016秋天公开第三季的详情。《Combiner Wars》动画版于7月网上播出,共8集,每集6分钟,本作品由日本动画工作室龙之子製作公司经手绘製作业。
- 2016年为《变形金刚:大电影》30周年,美国为此推出一系列纪念产品,大部分为《经典系列》和《Transformers: Universe》产品重涂,日本方面,TAKARATOMY 2月推出了全新设计的《Masterpiece》版罗德玩具。
- 《Titans Return》产品线推出了泰坦级巨无霸福特(Titan class Fortress Maximus)玩具,玩具由TAKARATOMY设计师莲井章悟负责设计,玩具部分由泰坦级大都会玩具改模。
- 另一方面,本年为《百变金刚》20周年,TAKARATOMY为此推出《Masterpiece》版金刚王玩具。
2017年[编辑]
- 《变形金刚5:最后骑士》于2017年夏季在全球上映,本片的玩具和前四部同样是由TAKARATOMY设计,TAKARATOMY设计师幸日佐志在2016塞伯坦年会接受访问时透露本片玩具没有足够的开发经费。
- 1月TAKARATOMY第三度与时装品牌A Bathing Ape合作推出限量产品MP-10K 柯博文 Bape Ver GRAY CAMO VERSION。
- 2月TAKARATOMY与日本行动电话网路au进行众筹,推出变形金刚手机玩具。
- 2017年为变形金刚真人电影10周年,TAKARATOMY为此将前四部电影部分玩具产品做出修改及重新配色推出10周年纪念产品线《Transformers: Movie the best》系列,另以第一集中的角色造型推出重新设计的《Masterpiece Movie》系列大黄蜂与柯博文,MPM-03大黄蜂玩具由TAKARATOMY设计师大西裕弥负责设计。
- 《Titans Return》产品线推出了泰坦级铁甲龙(Titan class Trypticon)玩具,玩具由TAKARATOMY设计师莲井章悟负责设计。
- 《Prime Wars》三部曲第三部分定名为《Power of the primes》
- 《变形金刚-领袖的挑战》第三季动画《变形金刚-领袖的挑战:合体之力》4月29日于北美首播
- 继《Masterpiece》版金刚王后,TAKARATOMY再次推出《Masterpiece》版黄豹勇士。另外《Masterpiece》版魔龙也正在设计中
- 《Titans Return》动画版将于11月开始在网路上播出,每集11分钟,一共10集
2018年[编辑]
- 变形金刚真人版电影首部外传作品《变形金刚宇宙:大黄蜂》将于2018年12月21日上映
美版系列与日版系列的差异[编辑]
- 角色名称与名词的不同
以下列出几个代表性的差异:
美版名 | 日版名 |
Autobot | Cybertron サイバトロン |
Decepticon | Destron デストロン |
Optimus Prime | Convoy/Grand Convoy/Galaxy Convoy コンボイ/グランドコンボイ/ギャラクシーコンボイ |
Optimus Primal | Convoy/Beast Convoy コンボイ/ビーストコンボイ |
Hot Rod | Hot Rodimus ホットロディマス |
Rodimus Prime | Rodimus Convoy ロディマスコンボイ |
Cybertron | Cybertron セイバートロン(罗马拼音是Seibātoron) |
- 世界观的定义
美国与日本对于G1世界观的并不一样。美国对G1卡通的定义是由Sunbow Production与Marvel Production所製作的《变形金刚》(共五季)与《The Transformers: The Movie》。
日本的G1世界观除了包括《变形金刚》的前三季与电影版之外,还有日方製作的《变形金刚:Scramble City发进篇》、《变形金刚:头领战士》、《变形金刚:超神战士军》、《变形金刚V》、《变形金刚Z》、《变形金刚:柯博文的复活》、《变形金刚:合体大作战》。
因为美方製作《变形金刚》第四季的时候,并没有预计日本製作了《变形金刚:头领战士》,所以后来日本製作并用以衔接《变形金刚》第三季的《变形金刚:头领战士》被当作另一套独立世界观。日本则没有播出《变形金刚》第四季。
日本由《变形金刚》至《变形金刚 G-2》都属于G1的範畴。
《邪神三部曲》(日方称为《微型三部曲》)方面,日版的《变形金刚:银河之力》和前两部无任何关係,美国的《变形金刚:数码争霸战》是接续前作《变形金刚:超能争霸战》系列的同一世界,并将动画第一集和第二集合併为一集。不过因为做法让部分观众看不懂第一集,因此美国后来在最后一集放映完毕之后又重新放映了日版第二集,香港播放美版时也做了同样的举动,一样使得观众看不懂。之后在最后一集中加入了《变形金刚:超能连结》中奇克、雷德等人的画面,以及修改部分台词来进行与前两作的连结。
华语区译名[编辑]
大陆[编辑]
|
|
|
|
香港[编辑]
- Autobot /博派
- Optimus Prime /柯博文
- Decepticon /狂派
- Megatron =麦加登
- Galvatron = 格威隆
- Starscream = 星星叫
- Cybertron = 施比顿星
台湾[编辑]
|
|
|
|
|
|
- Planet Cybertron
- 赛博创 / 赛博宙 (百变金刚)
- 塞博坦 (台湾孩之宝)
- 圣巴多伦星 (东森幼幼台)
主要作品列表[编辑]
播出年份 | 汉语名称 | 英语名称 | 日语名称 | 备注 |
---|---|---|---|---|
1984年-1987年 | 变形金刚 | The Transformers | 戦え!超ロボット生命体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 日本将第1季(1-16集)第2季(17-65集)合併播出。各集在日本播出的顺序与美国不同。 |
戦え!超ロボット生命体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2010 | 日本将第三季(66-95集)独立播出。剧中时间从美版的2006年改成2010年。 | |||
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ザ・リバース | 第四季(96-98集),共三集。日本未播映,只收录于LD与DVD,并有日语版。 | |||
1986年 | 变形金刚:大都市发动篇 | Transformers: Scamble City | 戦え!超ロボット生命体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スクランブルシティ発动编 | 日本OVA作品,为第1季与第2季的总结篇,并加入了部分原创动画。 |
1986年 | 变形金刚:大电影 | The Transformers: The Movie | 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ザ・ムービー | 电影版,日本于1989年上映。 |
1987年-1988年 | 变形金刚:头领战士 | Transformers: The Headmasters | 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ザ☆ヘッドマスターズ | 第一部完全日本原创的《变形金刚》动画作品。 |
1988年 | 戦え!超ロボット生命体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英雄伝说编 (战斗吧!超机械生命体变形金刚 英雄传说篇) | 为G1卡通第三季、《Scramble City发动篇》、《头领战士》之总结篇。日本于头领战士播放完后的三周内在关东以外的地区播出,共三集。 | ||
1988年-1989年 | 变形金刚:超神战士战队 | Transformers: Super God Masterforce | 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超神マスターフォース | 日本原创动画作品。 |
1989年 | 变形金刚:胜利之斗争 | Transformers: Victory | 戦え!超ロボット生命体 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V | 日本原创动画作品。 |
1990年 | 变形金刚:地带 | Transformers: Zone | 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Z | 日本OVA作品,仅播出1集。 |
1991年 | 变形金刚:柯博文归来 | Transformers: Return of Convoy | 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リターン・オブ・コンボイ | 无卡通版,漫画版标题为「The Battlestars」。 |
1992年 | 变形金刚:合体大作战 | Transformers: Operation Combination | 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合体大作戦 (变形金刚:合体大作战) | 无卡通版。 |
1993年 | 变形金刚:第2代 | The Transformers: Generation 2 | 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G-2 | 美国将G1前3季搭配电脑特效后重新播出。日本以漫画形式连载于TV Magazine与Comic Bom Bom。 |
1996年-1999年 | 变形金刚:百变金刚:重机械系列 | Beast Wars: Transformers | ビーストウォーズ 超生命体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Beast Wars 超生命体变形金刚) | 日本将第一季独立播出。 |
ビーストウォーズメタルス 超生命体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Beast Wars Metals 超生命体变形金刚) | 日本将第二季与第三季合併播出。 | |||
1998年-1999年 | Beast Wars Second | ビーストウォーズII 超生命体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 日本製作的《百变金刚》产品线。 | |
1998年 | ビーストウォーズII 超生命体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ライオコンボイ危机一髪! (Beast Wars II 超生命体变形金刚 莱欧康宝危机一发!) | 《超级百变金刚》的电影版。 | ||
1999年 | Beast Wars Neo | ビーストウォーズネオ 超生命体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 日本製作的《百变金刚》产品线,剧情接续Second。 | |
1999年-2000年 | 变形金刚:百变金刚:重机械系列 | Beast Machines | 超生命体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ビーストウォーズリターンズ | |
2000年 | 变形金刚:Car Robot | Transformers: Robots In Disguise | 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カーロボット (Transformers: Car Robots) | 在日本为日版G1的番外篇,美国将本作品搭配上其他产品以独立世界观《Transformers: Robots In Disguise》的名称发行。 |
2003年-2004年 | 变形金刚:微型传说 变形金刚:雷霆舰队 | Transformers: Armada | 超ロボット生命体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マイクロン伝说 (Transformers: Micro Legend) | 本作品为由美日共同合作之全新世界观《邪神三部曲/微型三部曲》的第1部。产品线译为《变形金刚:无敌舰队》。 虽然动画由日本製作,但于美国首播。 |
2004年-2005年 | 变形金刚:超能连线 变形金刚:能量晶体 | Transformers: Energon | 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スーパーリンク (Transformers: Super Link) | 《邪神三部曲 / 微型三部曲》的第2部。产品线译为《变形金刚:超能量争霸战》。 |
2005年-2006年 | 变形金刚:银河之力 变形金刚:塞伯坦传奇 | Transformers: Cybertron | 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ギャラクシーフォース (Transformers: Galaxy Force) | 《邪神三部曲 / 微型三部曲》的第3部。美版设定为《超能量争霸战》的续篇,日版则是独立世界观。产品线译为《变形金刚:数码争霸战》。 |
2006年 | Transformers: Kiss Players | 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キスぷれ | 日本作品。以广播剧和短期漫画形式连载于杂誌。 | |
2007年 | 变形金刚 | Transformers | 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 由麦可·贝所导演的真人电影版,属于新的世界观。 |
2007年-2009年 | 变形金刚:活力无限 | Transformers: Animated | 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アニメティッド | 由卡通频道所製作,属于新的世界观。日本2010年放映.各集在日本播映时候的顺序与美国不同。 |
2008年 | en:Henkei! Henkei! Transformers | 変形!ヘンケイ!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变形吧!变形金刚) | 以漫画形式连载于Comic Bun Bun。 | |
2009年 | 变形金刚:复仇之战:捲土重来 | Transformers: Revenge of the Fallen | 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リベンジ | 《变形金刚》真人电影版第2集,日本于2009年6月20日先行上映。美国、台湾、香港及中国于2009年6月24日上映。 |
2010年 | 变形金刚:塞伯坦大战 | Transformers: War for Cybertron | 由High Moon研发,并将由Activision发行的变形金刚电玩,属于新的世界观。于6月22日发行Wii、Xbox 360、PlayStation 3、Nintendo DS和PC的平台。 | |
2010年-2013年 | 变形金刚:至尊之证 | Transformers: Prime | 超ロボット生命体 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プライム | 承接《赛博坦大战》之作品。美国2010年12月放映,台湾2011年12月播映,日本2012年4月7日播映。 |
2011年 | 变形金刚3 | 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 | 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ダークサイド・ムーン | 变形金刚真人电影版第3集,全球上映日期于2011年7月1日上映,中国大陆于7月8日上映,日本则是7月29日上映。 |
2011年 | 变形金刚:救援博派 | Transformers: Rescue Bots | 首次针对低年龄层而推出的动画作品,特点是没有狂派。美国2011年放映。 | |
2012年 | 变形金刚:塞伯坦陨落 | Transformers: Fall of Cybertron | 承接《赛博坦大战》的电玩作品 | |
2013年 | 参乘合体:变形金刚Go! | Triple Combination: Transformers Go! | 参乗合体 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Go! | 日本把《Transformers Prime》第二季的结局截掉悲剧性的后半部,续写后续剧情并以参乘合体接上。 |
2014年 | 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 | Transformers: Age of Extinction | 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ロストエイジ | 《变形金刚》真人电影版第4集。 |
2015年 | 变形金刚:至尊的挑战 | Transformers: Robots In Disguise | 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アドベンチャー | 美国2015年春季放映,日本2015年3月15日播映。 |
2015年 | 变形金刚:合体战争 | Transformers: Combiner Wars | ||
2017年 | 变形金刚5:最终骑士 | Transformers: The Last Knight | 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最后の骑士王 | 《变形金刚》真人电影版第5集。 |
变形金刚至尊[编辑]
博派[编辑]
变形金刚
- 柯博文(Optimus Prime)->罗迪至尊(Rodimus Prime)->柯博文(Optimus Prime)
变形金刚:大都市发动篇
- 柯博文(Optimus Prime)
变形金刚:大电影
- 柯博文(Optimus Prime)->马格斯(Ultra Magnus)->罗迪至尊(Rodimus Prime)
变形金刚:头领战士
- 柯博文(Optimus Prime)->罗迪至尊(Rodimus Prime)->福特(Fortress Maximus)
变形金刚:超神战士战队
- 迅雷(Ginrai)/超级迅雷(Super Ginrai)/超神迅雷(God Ginrai)
变形金刚:胜利之斗争
- 星际军刀(Star Saber)
变形金刚:地带
- 星际军刀(Star Saber)->大阿特拉斯(Dai Atlas)
变形金刚:Car Robot
- 柯博文(Optimus Prime)
变形金刚:微型传说/变形金刚:雷霆舰队
- 柯博文(Optimus Prime)
变形金刚:超能连线/变形金刚:能量晶体
- 柯博文(Optimus Prime)
变形金刚:银河之力/变形金刚:塞伯坦传奇
- 柯博文(Optimus Prime)
变形金刚:活力无限
- 马格斯(Ultra Magnus)
变形金刚:至尊之证
- 柯博文(Optimus Prime)
变形金刚:救援博派
- 柯博文(Optimus Prime)
变形金刚Go:参乘合体
- 猎人柯博文(Hunter Optimus Prime)/Ex柯博文(Optimus Exprime)
变形金刚:至尊的挑战
- 柯博文(Optimus Prime)
极限动物[编辑]
变形金刚:百变金刚
- 黑猩猩(Optimus Primal)
变形金刚:百变金刚2
- 白狮柯博文(Lio Convoy)
变形金刚:百变金刚Neo
- 猛犸柯博文(Big Convoy)
变形金刚:百变金刚:重机械系列
- 黑猩猩(Optimus Primal)
变形金刚成员[编辑]
博派[编辑]
变形金刚[编辑]
- 柯博文(货柜卡车)、飞轮(飞轮)、剎车(麵包车)、铁皮(麵包车)、基夫(基夫)、举升机(清障拖车)、红色警戒(轿车)、地狱(地狱)、幻影(F1赛车)、巨浪(沙漠越野车)、开路先锋(房车)、猎犬(吉普越野车)、战道(M551坦克车)、齿轮(皮卡)、充风(轿车)、布朗(越野车)、哈佛(卡车头)、大黄蜂(大众金龟轿车)、跳崖者(轿车)、爵士(轿车)、轮杰(轿车)、太阳纹(轿车)、侧扫(轿车)、吉斯(轿车)、巡弋者(轿车)、蓝纹(轿车)、烟幕(轿车)
- 背离(皮卡)、挡板(轿车)、腹地(越野车)、管子(卡车头)、金飞虫(轿车)
- 沙暴(沙漠越野车/直升机)
- 女博派:艾丽塔(轿车)、克劳莉娅(轿车)、火翼星(皮卡)、月娇(轿车)
- 机器恐龙:钢索(恐龙王)、熔渣(角龙)、淤泥(长颈龙)、咆哮(剑龙)、飞镖(翼龙)
- 航空巴特:速伯利昂、银剑(协和运输机)、弹弓(鹞式战斗机)、飞翔火(F4战斗机)、天狄(F16战斗机)、空袭(F15战斗机)
- 保卫巴特:保卫者、危险地带(地狱)、快活(机车)、基层跑首(轿车)、刀锋(海豚直升机)、急救员(飞轮)
- 科技巴特:电脑金刚、散弹枪(炮/战斗机)、钢鞭(战斗机)、光速(轿车)、后燃器(机车)、头锥(头锥)
- 蹦蹦跳(轿车)、猛攻(武器)、钛师傅、贝塔、排炮(航空母舰/战斗机)、浪花(气垫船)、奥米加(火箭)、飞天山猫号(美洲豹/始祖鸟/太空梭)天火(太空梭)、动力滑翔(A10攻击机)、敌无双(宇宙太空梭)、小宇宙(小宇宙)、感应者(显微镜)、爆破者(爆破者)
变形金刚:大都市发动篇[编辑]
- 罗德(轿车)、马格斯(开放式货柜卡车)
- 大都市(基地)、发条(磁带)、喷射(磁带)、钢钳(狮子/磁带)、犀牛(犀牛/磁带)
变形金刚:大电影[编辑]
- 罗迪至尊(卡车)、亚希(轿车)、卡普(皮卡)、布勒(轿车)、甩轮(轿车)、跳跃者(装甲车/直升机)
变形金刚:头领战士[编辑]
- 双面人/出击(轿车)
- 飞车:极光号(火车)、山岳号(火车)、神力号(火车)、雪原号(火车)、夜行号(火车)、原野号(火车)
- 怪兽:双头龙(双头龙)、剑齿虎(剑齿虎)、暴乱兽(暴乱兽)
- 调节车:金飞虫(轿车)、高速路(轿车)、宽载(翻斗车)、判官(吉普越野车)、探照灯(轿车)、追捕(轿车)
- 头领战士:极限动物福特(战舰)、老顽固费特(坦克车)、电脑怪杰郭文(轿车)、电子斗士海隆(直升机)、小诸葛黎恩(战斗机)
- 目标战士:布兰卡(轿车)、克罗斯(buggy越野车)、煞特(buggy越野车)
- 克隆:浪子(轿车)、腾云(战斗机)
- 双履带(爆破者)
变形金刚:超神战士战队[编辑]
- 神力战士:迅雷/超级迅雷/超神迅雷(卡车头/货柜卡车)、格雷(轿车)、乔伊(buggy越野车)、史迪(F1赛车)、双面人(飞弹车)
- 头领战士:极限动物格兰(战舰)、特警号(轿车)、烈火(飞轮)、水龙头(地狱)
- 隐者:霍克(战斗机)、地灵(车)、浪子(潜艇)、神风(战斗机)
变形金刚:胜利之斗争[编辑]
- 智者战士:星际军刀/胜利猛狮星际军刀(战斗机/太空梭)、路上王、布里加(buggy越野车)、布里巴(轿车)、拉斯塔(轿车)
- 微型战士:瑞克、璐琦、路路通(轿车)、冲锋号(地狱)、黑面神(飞轮)、灾厄号(水翼船)
- 变体战队:飞摇翼、飞翼、翅膀(战斗机)、摇摆(水翼船)、疾风、冲撞(轿车)、钉子(半履带车)、向风、马赫(太空梭)、滑轮(卡车)
- 冲天炮(太空梭)、西夏(犀牛/坦克车/越野车/太空梭/枪)、胜利猛狮(狮子/太空梭)
变形金刚:地带[编辑]
- 超能战士:大阿特拉斯(头锥/太空梭/基地)、音速轰炸(太空梭/基地)
- 微型战士:探月车(月球车)、Rabbicrater(轿车)、Gingham(轿车)、Black Heat(轿车)、Deadhour(轿车)、Road Hugger(轿车)、Star Cloud(战斗机)、Nightflight(战斗机)、Whisper(战斗机)、Windrim(攻击机)、路行(轿车)、老千(轿车)、尾旋(轿车)、大腕(自走炮)、高射炮(火箭发射器)、旁轨(飞弹发射器)、追日(E2预警机)
变形金刚:Car Robot[编辑]
- 柯博文/终极柯博文(地狱)、马格斯(卡车)、布朗(SUV)、巡弋者(轿车)、火线(轿车)、牵引绳(清障拖车)、剎车(F1赛车)
- 头领战士:福特(战舰)、特使(头)、智多星(头)
- 飞车队:风行者、轨道钉(火车)、快车(火车)、夜行(火车)
- 工程队:大力斗士、楔子(碎骨机)、高塔(起重机)、酷锁(挖掘机)、重荷(翻斗车)
- 微星:激射(轿车)、改装(轿车)、交叉路(轿车)、战火(轿车)、幻影(F1赛车)、铁皮(皮卡)
变形金刚:微型传说/变形金刚:雷霆舰队[编辑]
- 柯博文(货柜卡车)、超载(卡车)、红色警戒(SUV)、激射(轿车)、烟幕/举升机(起重机/挖掘机)、侧扫(轿车)、清道夫(碎骨机)、急先锋(轿车)
- 天火(太空梭)
变形金刚:超能连线/变形金刚:能量晶体[编辑]
- 柯博文(货柜卡车)、奥米加(火车/太空船)、激射(轿车)、铁皮(SUV)、地狱/判官(地狱/基夫)
- 罗迪至尊队:罗迪至尊(卡车)、巡弋者(F1赛车)、地雷(半履带车)
- 铁汉队:铁汉(直升机)、跳崖者(越野车)、下档(轿车)
- 航空队:速伯利昂、暴风雨(SR71侦察机)、风刀(F22战斗机)、扫射(F22战斗机)、天影(A10攻击机)、骤降(A10攻击机)
- 全向金刚:亚希(机车)、天爆(战斗机)、铁腕(吉普越野车)、信号弹(半履带车)
- 锁扣、天火(太空梭)、翼刃/翼剑(B2轰炸机)
变形金刚:银河之力/变形金刚:塞伯坦传奇[编辑]
- 柯博文(地狱)、检修/捷狮(悍马越野车/狮子)、挡泥板(起重机)、地雷(起重机)、红色警戒(SUV/装甲车)、激关炮(半履带车/装甲车)、激射(轿车/装甲车)、烟幕(轿车)
- 天火(An224运输机)、翼剑(A10攻击机)、真空(直升机)
变形金刚:活力无限[编辑]
- 柯博文(地狱)、大黄蜂(轿车)、铁汉(装甲运兵车)、巡弋者(机车)、飞轮(麵包车)
- 罗迪至尊(轿车)、布朗(半履带车)、激射(轿车)、铁皮(麵包车)、红色警戒(飞轮)、
- 塞伯坦精英卫队:马格斯(战术卡车)、御天至尊(皮卡)、爵士(轿车)、布勒(轿车)、战道(坦克车)、护卫(战斗机)、天火(战斗机)、天雷(战斗机)
- 塞伯坦科技部:海隆(履带车)、感应者(显微镜)、轮杰(轿车)
- 塞伯坦情报局:主机(计算机)、亚希(轿车)、跳崖者(轿车)
- 高大帅、昙花、武玄天、大礼金刚(太空梭)
变形金刚:至尊之证[编辑]
- 至尊卫队:柯博文(卡车头/全地形战车)、亚希(轿车)、大黄蜂(轿车)、铁汉(皮卡)、飞轮(飞轮)、跳崖者(轿车)、马格斯(卡车头)、轮杰(轿车)、烟幕(轿车)
- 钛师傅
变形金刚:救援博派[编辑]
- 柯博文(卡车头)、大黄蜂(轿车)
- 救援博派:热浪(地狱/消防船)、刀锋(救援直升机)、巨石(碎骨机)、追蹤(巡弋者)、海潮(起重船/潜水艇)、打捞(垃圾车)、布勒(轿车)、闪影(轿车)
变形金刚Go:参乘合体[编辑]
- 猎人柯博文/EX柯博文(卡车头/龙/火车)
- 刀剑太保:豪疾驰/豪潜水/豪飞翔、疾驰丸(狮子)、潜水丸(鲨鱼)、飞翔丸(凤凰鸡)、豪剑斩/豪岩王/豪迅武、剑斩(轿车)、岩王(地狱)、迅武(前掠翼战斗机)
变形金刚:至尊的挑战[编辑]
- 柯博文(货柜卡车)、飞轮(飞轮)、爵士(轿车)
- 蜜蜂队:Ultra Bee、大黄蜂(轿车)、侧扫(轿车)、漂移(轿车)、铁腕(SUV)、钢索(恐龙王)、
- 风刃(垂直起降战斗机)
极限动物[编辑]
变形金刚:百变金刚[编辑]
- 黑猩猩(黑猩猩)、犀牛(犀牛)、黄豹(豹)、老鼠(鼠)、闪电(狼鹰)、蜘蛛(蜘蛛)、急先锋(蝠鲼鱼)
- 虎鹰(虎隼):白虎(虎)、飞箭(隼)
变形金刚:百变金刚2[编辑]
- 白狮柯博文(狮)、阿帕奇(山魈)、巨角(野牛)、幼獾(袋獾)、潜水员(蛙)、水肺(鱿鱼)
变形金刚:百变金刚Neo[编辑]
- 猛犸柯博文(猛犸象)
变形金刚:百变金刚:重机械系列[编辑]
- 黑猩猩(黑猩猩)、黄豹(豹)、老鼠(鼠)、闪电(狼鹰)、蜘蛛(蜘蛛)、蝙蝠侠(蝙蝠)、树神(树)
注释[编辑]
- 移至^该公司之后陆续受到来自孩之宝的压力,要求GiG更换成「Transformers」。义大利的变形金刚发行量直到《百变金刚》发售前后才渐渐的转移到孩之宝的义大利分布。
- 移至^动画方面由日本企划、製作,美国引进放映的製作模式。
- 移至^《Car Robot》最初和《Generation One》与《邪神三部曲》也是互为平行世界,但是近年则是将《Car Robot》併入日版的《Generation One》世界观。不过欧美仍将《Robot in Disguise》视为一个独立的世界观。
- 移至^Transformers Universe: Official Trailer
- 移至^Transformers Prime game coming to Nintendo platforms | Joystiq
- 移至^Million Publishing Transformers Generations 2013 Scans
- 移至^Figure King Magazine #210 – Translated Interview with Hasui Shogo
- 移至^[1]
- 移至^[2]
- 移至^[3]
- 移至^当初日方取名为"2010"是希望让观众有种未来感,但之后把故事中的年代由2006年改为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