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思考》是中国文化出版社2013年出版图书,作者是杜成凡。
基本介绍
- 书名:读书与思考
- 作者:杜成凡
- 定价:46.00元
- 出版社:中国文化出版社
- 开本:787×1092mm1/16
- 字数:148 千字
序
读书与思考
一
读书学习是一个人真正的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质、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人的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圣人孔子的信条,也是圣人的成功之道。弗兰克尔指出,人生有三种重要价值:经验价值、创造价值、态度价值,三种价值的获得都是刻苦学习的结果。
诸葛亮告诫后人“志当存高远。”特彆强调“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做人心志要高要远,唯一的途径是勤学苦练。学习让人领略生命的意义,不断提取人生的精华,使人走向真正的超越自我。
明代思想家吕坤、说:“进德修业在少年,道明德立在中年,义精仁熟在晚年。”这正是读书学习不断历练所致。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读书学习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读书学习状况。一个不肯学习的民族,绝对不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一个不肯学习的人,是没有希望的。
二
我常想,人生在世最要紧的是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精神素养,涵养气质形象。为此,就必须读书学习,就必须有生活的积累,势能的积蓄,思想的积澱。有了气象,就能驾驭自我超越,那些视学习为生命需求的人,从未停止不前,那些伟人和大师的非凡创造便是超越生命的典範。
英国思想家培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在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的今天,我们越发认识到这句话的重要和深刻,越发感到读书学习的紧迫和必须。有道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的竞争规律,同样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必然要淘汰那些只出力流汗而知识贫乏的人。因而我们要想在新时代站稳脚跟,跟上时代的步伐,做时代的弄潮儿,而不被时代所淘汰,别无他路可走,唯有刻苦学习,自强不息,坚韧不拔,使自己真正成为知识化的人才,奋力邀游在知识的海洋,做知识的主人。
三
读书学习类别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关于如何提升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争取丰厚的物质回报;一种是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陶冶自己的性情。两种知识都是我们必须学习的,实用知识从小的方面说,可以使个人在社会竞争中获得优势;从大的方面看,有利于提高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水準,壮大国家和民族的实力。另一方面,我们决不能忽视主要作用于人的心灵的人文学科,即现时许多以为有“实用价值”的知识。人文思想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灵魂的支柱。
世界上没有绝对无用的知识,说知识有用、无用,不过是把人生的目标庸俗化、利益化而己。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拥有“有用”的知识,得到别人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功,是一种生命高度,而获得丰富的“无用”知识,让自己的灵魂显示出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使自己的精神芳香四溢,是一种更有品质的生命高度。
四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从来没有学会读书,甚至根本没有读书的能力,因而,就无从领略读书的妙处,终生与书无缘,自然不可能享受到读书的无尽情趣和愉悦。
读书,从本质上讲,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灵魂互动,是心思的交流。读书的真正意义就在于你读到了自己内心所感应妙语的享有。读书的快乐,就在这种灵魂深处的感悟。
读书是一件苦差事,但对勤奋好学之人来说,读书是一件极其快乐的幸事。要学会真正的读书意味着十分艰辛。但读书并不神秘,因为,读书给人以大智大悟的启迪,是一种心与神的享受。进入这一至高境界,才是真正学会了读书。
因此,我认为读书是自由的个性化的私人空间的最佳生活,它可以容纳你的心灵,丰富并充实你的精神。读书是亲历文字之后的玩味、赏析、思考,是超越人类文化精品的活动。在读书中,我们得以心灵羽翼的丰满飞跃升腾。
五
巴尔扎克说:“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读书要善于思考,善思慎行是一种智慧的无敌力量。
在安静的书斋中静静地思索,言之有理,书之有物,力求价值永久,这是思考的伟大与不朽。
韩愈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思考关係事业的成败,在经济全球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要读书,更要思考,思考,再思考!
思考是人的高级生活形式,思考是智者的生存功力。善于独立思考,具有自由精神的人,在苦思中追寻真理的亮点,在净心时得以生命的升华。智慧源于读书与思考。思考是读书的深化,是认知的必然,是把书读活的关键。但丁说过:“我在悲痛时,想在书中寻找安慰,结果不仅是慰藉,而且是深深的教诲,就象有人为寻找银子竟然发现了金子一样。”但丁讲的就是知识的力量,也是思考的力量。
六
《读书与思考》是作者在长年读书中的人文思考记录,也是作者力求读懂人生,做好自己的思想笔记,故企盼看到本书的同仁志士给以指点。
杜成凡
二〇一三年一月·陕西榆林
内容简介
《读书与思考》是杜成凡先生所着的文学作品集,内容从读书哲思、生命与人生、善良之美、感悟道德、人生断想、忠诚的真谛、感悟幸福、文化、感悟工作等多个方面记述作者的近几年的思想感悟,该书从哲思角度进行深入浅出的探究论述。该书集于2013年1月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杜成凡,陕西子洲县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一九七〇年七月走上工作岗位,在榆林市、县党政机关就职36年,曾任榆林市体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现任榆林市体改研究会会长、榆林市决策谘询委员。兼任国家体改研究会理事、陕西省发展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管理科学院研究员。
2005年离岗,潜心读书、写作,做人文讲座。着有《阅读人生》、《品读生活》、《读书的学问》 (均为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读书的艺术》、《读书与思考》(均为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讲座有“关于做人的学问”、“关于生活的学问”、“构建和谐家庭的思考”、 “关于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关于机关干部道德作风建设的思考”、“关于读书学习的几个问题”、“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企业家”、“关于精神财富的思考”。
读书思考之余,喜好弈棋、交友、旅行。
基本信息
作 者: 杜成凡
出 版: 中国文化出版社
总编 审: 中国文化出版社国内编审处
责任编辑:雨 涵
封面设计:翟 竞
印 刷: 中煤地西安地图制印有限公司
开 本: 787×1092mm1/16
字 数: 148 千字
印 张: 13.75
版 次: 2013年1月第1版 第1次印刷
定 价: 46.00元
出版社简介
中国文化出版社是一家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出版机构,主要出版文化、艺术、教育、卫生、经济管理类图书和书画、摄影作品集以及各类学术专着。该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于上海的中华文化书局,1938年迁入香港,1955年更名为香港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名为中国文化出版社。在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出版了上万种图书,业务範围遍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文化出版社已成为一家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机构。业务包括图书编辑出版、书刊代理发行、文化学术交流等。附属机构包括作家委员会、《水墨味》杂誌社、《艺术典藏》编辑部、《中华翰墨》编辑部等。总社地址:中国·香港九龙弥敦道208-212号四海大厦。
《读书与思考》——韩涛着
作品简介
《读书与思考》是韩涛老师精心书写的一本散文集。其成文结构独特新颖:每一章节中先是导语及编者的话,作者率真而坦诚地谈自己对这一章节内容的感悟、观点,后附原文。如此,使读者随着她的笔触和思路,深深思索,在哲理中,让心情愉悦,不知不觉中得到受益。

《读书与思考》谈的是关于幸福、旅游、读书、人生、宗教、死亡……这些都是人生大课题,但是都很难说透。仔细读读,方知作者涉猎广泛,思考透闢,而且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每一个人弄清楚的,清楚了则可指导人生,让人坚定不移信心满怀地走下去。书中的许多句子令人肃然起敬而无言,顿时将人引领到一个崇高而美好的境界,读这样的文字是一种思想的提升和精神享受。该书将引领读者进入一本读好书的妙曼境界。
该书于2015年2月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韩涛,女,1945年生,山西恆曲人。曾任新疆库尔勒市教研中心语文教研员,中教高级职称。整个国小与中学跟随父亲在南京空军军旅渡过。1967年支边新疆,自学汉语言文学,获新大颁发的大学毕业证书。期间工作于库尔勒国小、中学、教学研究室。自幼爱好文学,曾与《人民文学》受涵学习创作。发表《苦涩的爱》《紫色的灵魂》《情人一束罂粟花》《教坛里的歌》《韩涛散文集》等小说与散文作品。
她是将军之后,有志向有勇气能力强义无反顾。她有大山母亲,有根基能吃苦爱劳动乐观人生。
她崇尚文化,她常说的话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以致用。”
基本信息
作 者: 韩涛
出 版: 中国文化出版社
总 编 审: 中国文化出版社国内编审处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六里桥北里甲1号
责任编辑: 阿 敏
印 刷: 中国文化出版社印刷厂
开 本: 880×1230mm1/32
印 张: 7.69
版 次: 2015年2月第1版 第1次印刷
定 价: 30.00元
作品导读
目 录
她是一株思考的苇(序一)
一个不倦的读者(序二)
一、幸福是一种感觉
(一)幸福的哲学
(二)幸福就是现在
(三)幸福就是不恐惧
二、旅行是生命的绽放
(一)旅行与人生
(二)上海印象
(三)旅游趣话
(四)北京碎事
三、读书
(一)文人的书房
(二)安静的阅读
(三)恋爱般的阅读
(四)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
(五)阅读与人生
(六)最后的贵族
(七)高校青年教师与博士生存实录
(八)我的图书馆漂流小史
(九)摘要(北大中文系第一课)
(十)时代的阅读深度
(十一)读书与读心
(十二)好读书与读好书
(十三)改变,从阅读开始
四、人啊,人
(一)讚美你
(二)被遗忘的时光
(三)宋庆龄故居:琼楼玉宇不胜寒
(四)王瑶先生的九句话
(五)真实的钱穀融
(六)康德的饮食起居学
(七)只有一个孙犁
(八)齐家之要耕读孝友
(九)年轻人怎样成长
五、宗教,是一种信仰。它平静内心和世界
(一)美国人与宗教
(二)他们向佛还是向善
(三)佛教伦理对当代社会道德建设有助推作用
(四)禅是一种生活智惠
六、乐生乐死
(一)生、死、事业与心灵健康
(二)杨开慧的父亲临别留言
(三)面对死亡的觉悟
(四)马尔克斯的告别信
(五)医生的死亡之道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