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既往不咎(汉语成语)

2021-02-12 15:52:55 百科
既往不咎(汉语成语)

既往不咎(汉语成语)

既往不咎,同称过往不咎,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jì wǎng bù jiù,意思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出自《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基本介绍

  • 中文名: 既往不咎
  • 外文名:to forgive somebodys past misdeeds
  • 出处:《论语·八佾》
  • 结构:主谓式
  • 词性:褒义词
  • 拼音:jì wǎng bù jiù
  • 解释: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解释

咎:责怪。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出处

《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对以往的错不再责备。

词语辨析

【举例造句】既往不咎,以后再办起事来,审慎点就是了。 ★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三回�
【拼音代码】 jwbj
【近义词】既往不究
【反义词】赏罚分明、信赏必罚
【英文】 forgive somebody's past misdeeds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鲁哀公问孔子的弟子宰我用什幺树木製作土地神神主,宰我回答夏朝人用松木,殷代人用柏木,周代人用栗木,栗木就是让人害怕。孔子听到这种回答十分不满,责备宰我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春秋时期,鲁哀公对祭祀土地神这件事情非常重视。在国家遇到外敌侵扰而出兵打仗时,他也把土地神的牌位带在身上。他认为土地神对所有的国家大事都有着很强的支配作用,因而对它十分虔诚恭敬。既然要祭祀土地神,就需要替它立一个木製的牌位,而牌位用什幺木材比较好呢?这个问题却难倒了鲁哀公。
有一天,鲁哀公派人把孔子的学生宰我找来,问道:做土地神主的牌位用什幺木材最好呢?宰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夏代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板栗木。
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认为宰我的答覆非常荒唐,毫无根据,于是把他叫来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孔子语重心长地对宰我说:已经做了的事,不用再解释了;已经做完的事,也不要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要再责怪了。(原文是:‘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今后你说话一定要小心谨慎,尤其是在国君面前,更不能不懂装懂。不然,一旦话说出口,后悔就来不及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