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八溢”或“八羽”。古代只有天子才有资格使用的舞蹈规格,为八行八列,故称其“八佾”。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八佾
- 拼音: bā yì
- 释义:古代天子用的一种乐舞
- 又称:八溢、八羽
基本信息
【词目】 八佾
【拼音】 bā yì
【释义】 古代天子用的一种乐舞。佾,舞列,纵横都是八人,共六十四人。
详细解释
相关例句
《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朱熹集注:“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
《汉书·礼乐志二》:“千童罗舞成八溢。”颜师古注:“溢与佾同。佾,列也。”
南朝·宋·王韶之《开封府君歌》:“堂献六瑚,庭舞八羽。”
唐·杨炯《盂兰盆赋》:“铿九韶,撞六律;歌千人,舞八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