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核燃料熔毁

2021-02-09 15:26:22 百科

核燃料熔毁

介绍

核燃料熔毁又称为核熔毁或熔毁、堆芯融毁,是核反应堆因无法及时冷却而熔化造成的损毁。核燃料熔毁后可引发具有放射性的物质外泄,并人类及其他生物罹患严重后遗症。核泄漏虽也可指使用核动力的航海器(如潜艇或航空母舰等)具所发生的灾害,不过一般是指用核电站内发生的核熔毁事件,例如车诺比核事故或三哩岛核泄漏事故。

原因

熔毁最主要是由核反应堆的冷却系统发生故障或因外界因素自动停止运作,导致控制核裂变速率的相关设备失常而引起。

危害

堆芯熔毁之结果可能导致放射性物质逸出反应炉压力槽,甚至是围阻体。
一般由熔毁而引起核泄漏所发出的辐射导致的危害远比核武器的小,但由堆芯熔毁引发的核泄漏仍可能与核武器一样造成一定程度的生物伤亡。
另外,虽然核能泄漏不一定总会引发核灾害,但已是已知核能套用上的最大安全及环保隐忧。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