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譬喻

2018-12-04 01:08:17 百科
譬喻

譬喻

譬喻,汉语辞彙。

拼音:pì yù

释义:1、比喻,打比方。

2.晓譬劝喻。

3.亦作“譬谕”。

4.写作时,运用联想力,找出与所要描写的对象有类似特点的人,事,物来比喻说明,这叫做譬喻修辞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譬喻
  • 外文名:metaphor
  • 拼音:pì yù
  • 举例:云南的歌会
  • 意义:晓譬劝喻。
  • 修辞:借彼喻此

拼音

pì yù

英文

metaphor

基本解释

  1. 比喻,打比方。例如:沈从文——《云南的歌会》“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
  2. 晓譬劝喻。
  3. 亦作“譬谕”。
  4. 写作时,运用联想力,找出与所要描写的对象有类似特点的人,事,物来比喻说明,这叫做譬喻修辞法·

引证详解

亦作“ 譬谕 ”。
  1. 比喻。
    ①《荀子·非十二子》:“辩说譬谕,齐给便利,而不顺礼义,谓之奸说。”
    ②《淮南子·要略》:“假象取耦,以相譬喻。断短为节,以应小具。”
    ③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士有机变清锐,巧言绮粲。擥引譬喻,渊涌风厉。”
    ④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九:“如《庄子》,是从譬喻来说,且卒章不说心字,故令人卒看难晓也。”
    ⑤秦牧 《花城·思想和感情的火花》:“人们把牡丹譬喻为‘木芍药’,把芍药譬喻为‘草牡丹’,把煤譬喻为‘黑色的金子’。”
  2. 晓譬劝喻。
    ①《北齐书·魏收传》:“帝曾游 东山 ,敕 收 作诏,宣扬威德,譬喻 关 西。”
    ②《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父母家因其年少,去后日长,劝他改嫁。叔公 丘大胜 ,也叫阿妈来委曲譬喻他几番。那 邵氏 心如铁石,全不转移。”
    ③王闿运 《储玟躬传》:“其年遭父丧,在乡譬喻州人,积穀设义仓,以待非常。”

修辞

简而言之,就是“借彼喻此”,是运用想像力和联想力,以具体而熟悉之物象事例,比方说明或形容描写抽象的谈话主题。
譬喻一般由“喻体”、“喻词”和“喻依”搭配组成。“喻体”即所要记叙、说明的主体;“喻依”是与喻体具有共同类似特点另一事物,被用来说明、形容喻体;“喻词”则是“如,像,好比,似,犹如”之类的连线语词。
《爷爷泡的茶》中“陆羽泡的茶,像幅泼墨山水画。”之“喻体、喻词、喻依”分别是“陆羽泡的茶、像、泼墨山水画”。陆羽为中国的茶神,他探访各处,深入研究茶叶各个层面,从茶的起源、择选、沖泡,到茶具的套用等等,巨细靡遗,博大精深,将茶的精神发挥到极致。由如此大家所泡出来的茶,宛若中国泼墨山水画,颜色虽单一,却拥有细緻的风味与丰富的层次。
譬喻修辞法可分为明喻、隐喻(暗喻)、借喻、略喻、博喻五种。 明喻即句中有像、如同、好比、若、彷佛等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