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核裂变方法

2021-01-19 08:00:36 百科

核裂变方法

核裂变方法是利用重原子核(例如铀和钸的核)分裂成二块(或三块)碎片以释放出大量能量的方法。核裂变分为自发裂变和诱发裂变两种。前者指在无外部激发情况下,重核自发裂变;后者指重核受到中子或其它粒子激发而发生的裂变。裂变过程中有大量能量(约为化学能的250万倍)释放出来,并伴随发射大量中子,这些中子再进一步激发其它核,诱发更多的裂变,构成链式反应,不断地释放能量。

核裂变首次由德国化学家哈恩(Otto Hahn)和物理学家史特拉斯曼(Fritzs Strassman)于1939年发现的。1942年美藉义大利物理学家费米及其同事在芝加哥大学建成第一个可控自持反应堆。它由一些大的天然铀块组成,而铀块又嵌在几百吨特殊净化的石墨中。石墨的作用是使自由中子减慢速度以保证天然铀燃料中含量很少的铀-235对中子的俘获。直至今天,反应堆仍大体上沿用这种结构原理。核裂变反应是今天人类获取能源的主要途径之一。利用它可建设原子能发电站;可生产医疗、工业部门需要的放射性同位素;同时利用它也可製造核子弹和中子弹等武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