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964年2月出生,先后在山东沂水县第三中学、沂水县教师进修学校任教,现为临沂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先后承担《教师教学技能训练》、《国小数学课程与教学》、公共课《教育学》、《心理学》和专业课《教育管理学》、《教育概论》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李同胜
- 外文名:Tongsheng Li
-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日期:1964.2
- 职业:教授
简介
李同胜,男,1964年2月出生,先后在山东沂水县第三中学、沂水县教师进修学校任教,现为临沂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自1989年从事高校教学工作以来,先后承担《教师教学技能训练》、《国小数学课程与教学》、公共课《教育学》、《心理学》和专业课《教育管理学》、《教育概论》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曾获国家和山东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主持开展的“数学素质教育教学新体系实验研究”获首届全国师範院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教育科学版)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山东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重点课题、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多项。
曾先后被评为临沂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荣获临沂师範学院(现临沂大学)“十佳”教师、临沂师範学院“服务沂蒙首席专家”、“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第六届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
学习、工作经历
2001.8—现在,临沂师範学院、临沂大学教育学院(教育与管理科学系)教师
2000.8—2001.8,临沂师範学院成人教育处教师教乾培训中心副主任
1989.8—2000.8,临沂师专中学教学研究室教师
1987.9—1989.7,山东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进修学习
1985.8—1987.8,沂水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
1982.7—1985.7,沂水县第三中学教师
1980.9—1982.7,临沂师专数学系学习
社会任职
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专家库成员
临沂市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库成员
临沂市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库成员
获奖情况
2016年 “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获第一届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临沂市第22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15年 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郭文静毕业论文《本土资源在国小品德教学中的套用——基于学生资源主体的视角》)
2014年 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2011年 山东省第六届高校教学名师。
2011年 山东省第六届高校教学名师。
2009年 校长专业发展的途径研究,临沂市第19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1年 临沂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998年 临沂市青年科技奖
1998年 数学素质教育教学新体系的实验研究报告,临沂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1998年 数学素质教育教学新体系的实验研究报告,临沂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1997年 数学素质教育教学新体系的实验研究,教育部全国师範院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
1993年 密切联繫乡镇国中,坚定办学方向,努力开展中教研究,创出师专特色,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5位)。
教学工作
承担课程:
国小数学课程标準与教材研究(《国小数学课程与教学》)、《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
教学项目:
2016年 《关于沂蒙山区乡村国小发展现状的田野调查》,指导学生承担的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2014年 《教师教学技能训练》山东省成人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2013年 《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省级精品课程,批准号:2013BK111。
2012年 《教师教学技能训练》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
2012年 《沂蒙山区基础教育优质本土课程资源田野调查与研究》,指导学生承担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210452045)
2011年 山东省特色专业——国小教育专业建设项目主持人。
2010年 《国小数学课程与教学》,临沂师範学院校级精品课程。
科研项目
1、课题负责人:草根视野下乡村学校变迁的教育叙事研究——以沂蒙山区乡村学校七十年发展历程为例/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016-2019,课题编号:16YJA880022。
2、课题负责人: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010-2015,课题编号:10YJA880065。
3、课题负责人:农村中国小特色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山东教育科学规划年度重点课题,2009.5-2011.10,课题编号:2010GZ106
4、课题负责人: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及网路化培训研究/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2007.5-2008.12,课题编号:115GG72。
5、课题负责人:校长专业化发展实施途径的研究/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2005.5-2007.12,课题编号:2005JG50。
5、课题负责人:校长专业化发展实施途径的研究/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2005.5-2007.12,课题编号:2005JG50。
6、课题负责人:沂蒙山区中国小校长队伍现状调查及专业发展研究/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课题,2003-2005,课题编号:J03Y25。
7、课题负责人:临沂市中国小校长办学思想管理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临沂市社科规划重点课题,2001-2003.
学术活动
校长教师培训讲座:
1.从应试训练到素质养成----学校管理走向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转变
2.教师的教育观念及其管理----以新课程的实施为例
3.名校长的专业素养——一个系统论视角的省察与讨论
4.中国小本土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策略
6.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促进的有效策略
7.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技能----新任教师常见问题及对策
8.学高为师,身正是范——中国小教师职业道德规範解读
9.高校教师师德修养的价值追求——兼谈民国教育大师的师德风範
10.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理论构建、实践操作与改革发展
亲职教育讲座
1.亲职教育十句话(针对国小、国中家长);
2.心态、过程、视野——高中生家庭引领的三大支柱(针对高中生家长);
3.为孩子的终生髮展奠基——幼儿阶段亲职教育的理念与策略(针对幼儿家长);
4.分数、考试、学习与成才——家长对孩子学习引领的问题与对策。
学术成果
着作
1、李同胜等着《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沂蒙山区为例》,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9月。
2、李同胜等着《国中数学教学评价》,书海出版社,1993.1。
2、李同胜等着《国中数学教学评价》,书海出版社,1993.1。
论文(首位)
1.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与策略,《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8月(下)。
2.构建“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临沂师範学院学报》,2010.04。
3.教育理论功能的再认识—基于校本研究的视角,《教学与管理》,2009.03。
4.关于农村中国小校长专业发展的对策思考,《继续教育研究》,2009.08。
5.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的因素分析与教学操作,《河南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9.
6.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意义与策略,《辽宁教育研究》,2002.08。
7.高师院校基础教育实验的实践与认识,《教书育人》,2002.10。
8.校长素质结构的系统化研究,《航空教育》,2002.9。
9.国中数学课程改革的进展与反思,《山东教育》,2002.11。
10.校长培训质量保障系统的理论构建,《中国成人教育》,2002.7
11.论增强基础教育的活力,《中国教育报(教育科学版)》,2000-8-26。
12.素质教育观下数学学习评价的探索,《教育探索》,2000.11。
13.从一道例题谈国中数学例题教学,《中国小教材教学》,2000.6。
14.跨世纪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临沂师範学院学报》,2000/04。
15.高师数学教育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11。
16.数学素质教育教学新体系的实验研究报告,《教育研究》,1997.6。
17.数学启发式教学体系的新构建,《数学通报》,1997.3。
18.现代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外国中国小教育》,1995.6。
19.国中数学启发式课堂教学模式实验报告,《山东教育科研》,1995.3。
20.以解决数学问题为核心,最佳化学生的认知过程,《中学数学杂誌》,1995.2。
教材
李同胜等《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教程》,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