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吴光懋

2021-03-23 19:37:06 百科
吴光懋

吴光懋

光楙(光懋),书名茂瀚,字世耀,号春园,后人称呼(虾爷)。汕头市潮阳区溪头下厝乡人(为溪头下厝乡吴真三的第十二世后裔)。生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卒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于清雍正乙卯年(1735年)科武举人,乾隆已未年(1739年)科武进士,经乾隆帝文武殿试,钦点为御前带刀侍卫。光懋公忠君爱国,办事公正严明,在任期间屡立奇功,深得乾隆帝赏识,外派武职,(潮阳县唯一御前侍卫能得皇帝外派的武官),历任陕西都司,标前营副总府,花马池协镇,甘肃、宁夏营前游击等边关重任,为民族团结做出重大贡献,乾隆帝授“怀远将军”(戴三品花翎)。因离家廿十余载,家乡父母年近古稀思念万千,启奏仰乞圣恩準假归家乡省亲侍供养,乾隆皇帝準奏,赐养亲圣旨,授诰命大夫,封祖上三代诰命,赐龙牌圣旨兴建将军第,準其府第祠堂塑龙头厝,府第祠堂门前立石狮,宗族喜庆鸣锣13下(加三级纪功在案二次,享国家级礼遇)

基本介绍

  • 本名:吴光楙(光懋)
  • 别称:虾爷
  • 字号:世耀
    春园
  • 所处时代:清朝
  • 民族族群:汉人
  • 出生地:汕头市潮阳区溪头下厝乡
  • 出生时间: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 去世时间: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
  • 主要作品:魁星踢斗
  • 主要成就:御前带刀侍卫
  • 人物背景:世袭百户屯田,吏部尚书后裔

下厝吴光懋虾爷

人物生平
光楙(光懋),书名茂瀚,字世耀,号春园,后人称呼(虾爷)。汕头市潮阳区溪头下厝乡人(为溪头下厝乡吴真三的第十二世后裔)。生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卒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于清雍正乙卯年(1735年)科武举人,乾隆已未年(1739年)科武进士,经乾隆帝文武殿试,钦点为御前带刀侍卫。光懋公忠君爱国,办事公正严明,在任期间屡立奇功,深得乾隆帝赏识,外派武职,(潮阳县唯一御前侍卫能得皇帝外派的武官),历任陕西都司,标前营副总府,花马池协镇,甘肃、宁夏营前游击等边关重任,为民族团结做出重大贡献,乾隆帝授“怀远将军”(戴三品花翎),加三级纪功在案二次,享受国家级礼遇。

历史功绩

光楙(光懋),书名茂瀚,字世耀,号春园。于清雍正乙卯年(1735年)科武举人,乾隆已未年(1739年)科武进士,经乾隆帝文武殿试,钦点为御前带刀侍卫。光懋公忠君爱国,办事公正严明,在任期间屡立奇功,深得乾隆帝赏识,外派武职,(潮阳县唯一御前侍卫能得皇帝外派的武官),历任陕西都司,标前营副总府,花马池协镇,甘肃、宁夏营前游击等边关重任,为民族团结做出重大贡献,乾隆帝授“怀远将军”(戴三品花翎)。将军清雍正朝名登金榜,逐渐成长,国朝为官,戌守边疆,累授官职至西北三省副主将官,离家廿十余载,家乡父母年近古稀思念万千,启奏仰乞圣恩準假归家乡省亲侍供养,乾隆皇帝準奏,赐养亲圣旨(带职、带岁奉回梓休假养亲);将军侍君卫国,敬业守职,勤政为民,实实在在为国为民做出重大贡献,皇帝特颁圣旨以子光楙封父吴文浩怀远将军、母陈氏淑人;以孙光楙,封祖父吴振嘉武功大夫,祖母庄氏封宜人,皇恩诰命三代以示褒奖,特御赠翠竹一颗。表彰其为官清廉自律洁身自爱,实实在在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自此溪头下厝乡吴氏大宗祖祠享受吴氏家庙牌匾,祠顶塑龙头,祠前立石狮、竖旗桿,宗族喜庆游神盛会、享受铜锣準鸣十三也国家级礼遇。怀远将军为家族荣誉增光添彩,光祖耀宗,族史流芳,为族人赢取显耀骄傲资本,是后人敬仰和学习楷模。

人物评价

怀远将军吴光楙在朝任官十七年
吴光楙,书名茂瀚,字世耀,号春园:是潮阳县溪头下厝乡清流祖第一十二世孙,二房社书房系盛大公之长子,在朝为官名吴光楙。康熙四十三年甲申(1704年)五月廿日巳时,出生于本里后溪二房寨内祠堂(光裕堂)并排东第一座大座厝内,幼年聪慧异常,勤奋好学,得启蒙教育于父辈自建私塾书房,及至长成,习文练武,文韬武略,才识超群,文武双全。大清雍正乙卯年科举人(1735年),乾隆已未年科进士(1739年),文武殿试乾隆皇帝钦点为御前侍卫,历授三等侍卫,花马营协镇,宁夏都司,甘肃、宁夏镇标前营游击(顶领三品花翎),任上敬业守职,加三级纪功在案二次,乾隆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751年),圣旨诰授怀远将军,是国朝乾将,官职至特授陕西、甘肃、宁夏前营副总府,潮阳县誌有记载。※
清康、雍、乾三朝时期的怀远将军:是朝廷对威镇边防,劳勛卓着,才识精明,办事干练,晓畅营伍,熟悉夷情的武臣,业绩突出者授封怀远将军,功盖三品,"怀远"即是皇帝对其每每善于同边地少数民族修善通好,相安无事,佑安一方的武将官最高褒奖(清朝律制:内地将军只管军事、驻扎边疆将军同时兼管民政)。
将军清雍正朝名登金榜,逐渐成长,国朝为官,戌守边疆,累授官职至西北三省副主将官,离家廿十余载,家乡父母年近古稀思念万千,启奏仰乞圣恩準假归家乡省亲侍供养,乾隆皇帝準奏,赐养亲圣旨(带职、带岁奉回梓休假养亲);将军侍君卫国,敬业守职,勤政为民,实实在在为国为民做出重大贡献,皇帝特颁圣旨以子光楙封父吴文浩怀远将军、母陈氏淑人;以孙光楙,封祖父吴振嘉武功大夫,祖母庄氏封宜人,皇恩诰命三代以示褒奖,特御赠翠竹一颗。表彰其为官清廉自律洁身自爱,实实在在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自此溪头下厝乡吴氏大宗祖祠享受吴氏家庙牌匾,祠顶塑龙头,祠前立石狮、竖旗桿,宗族喜庆游神盛会、享受铜锣準鸣十三也国家级礼遇。怀远将军为家族荣誉增光添彩,光祖耀宗,族史流芳,为族人赢取显耀骄傲资本,是后人敬仰和学习楷模。
怀远将军奉旨养亲,为父母养老送终尽孝道,主持修葺吴氏大宗祖祠,正门牌匾更名吴氏家庙,主持续建完工二房寨内祖祠(光裕堂)正门,翻修屋顶塑龙头立石狮,重修上祖墓道,发动乡众兴修水利,整改地理风水,曾为普宁占陇北门垾塘村清渠高祖叔墓道碑石题字署名、平息近邻异姓对墓道纠纷,解决矛盾、敦亲睦族有所贡献。
怀远将军奉旨养亲荣归故里,将御赠表彰为官清廉自爱自律、高风亮节的翠竹栽在本里风眼桥头西靠南段,今新市场位置。将军清清白白做官,两袖清风,无经济能力建府第,将父辈原有书房修缮翻新、屋顶塑龙头,大门上书(将军第),供奉圣旨于厅堂中樑上圣旨箱亭内,乡众皆尊称龙头厝。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民公社化时期,时任和平公社党政领导张源瑞,以修潮阳县誌,政府要用为名,多次索要圣旨未果,后以威逼手段强行取走圣旨箱亭内部份圣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本房裔孙曾多次找到当时已退居二线,尚在潮阳县政协任职的张源瑞这个经手人追讨,但潮阳县文化局至文化馆内始终找不到圣旨,也没档案签收,自此奉旨养亲及赠封祖父的圣旨失蹤落入他人之手。现今只保存诰授本人怀远将军;诰封妻郑氏为淑人;诰封父为怀远将军,母为淑人二道原件圣旨。
乾隆三十九年,甲午(1774年)八月二十八日戌时,怀远将军仙逝故里,享年七十一岁。子孙于嘉庆庚申年(1800年)桐月已未择地大南山大龙溪砂陂寨附近(大轮堆寮田尾猴仔田坡上)立碑修建墓场,墓场是全建石墓,双出手,双管柱,前管柱盘立龙头,墓穴是椿金井,公嬷四棺合葬墓,分金坐庚向甲兼申寅,墓碑书:清一十二世祖考诰授怀远将军春园吴公墓,妣太淑人勤福郑氏,妣淑人禄全周氏,附葬侧室纯朴蔡氏,2004年发现墓场被盗。
※注:新版清光绪甲申年(1884)潮阳县誌规範简化汉字点核横排 本,卷十五选举篇305页、308页有记载吴光楙,记载吴光楙写成吴光茂, 楙和茂虽同音,但茂字并非楙字简化字,不可替用,以免讹传讹。十七世族耆吴燕宗述上辈传语,当年甲申版潮阳县誌编修时,曾有派员到下厝索要编修捐赠费,因没捐资,故县誌封赠篇查无以子光楙,封父吴文浩怀远将军,以孙光楙,封祖父吴振嘉为武功大夫内容记载。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