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锱铢必较

2021-04-20 18:41:23 百科
锱铢必较

锱铢必较

锱铢必较,读音zī zhū bì jiào,汉语成语,用来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出处《荀子·富国》。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锱铢必较
  • 外文名:Zi Zhu Bi Jiao
  • 出处:《荀子》
  • 近义词:斤斤计较,睚眦必报
  • 反义词:慷慨仗义
  • 拼音:zī zhū bì jiào

解释

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极小的差别也不放过,在极其细微的差别中决出胜负。很少的钱也要计较。形容非常小气。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锱:古代一两的四分之一;铢;古代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出处

《明史·汤开远传》:“事急则鉅万可捐,事平则锱铢必较。” 夏衍《论正规化》:“涉及个人,则睚眦必报,锱铢必较。”亦作“ 锱铢较量 ”。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况你学业日进,发达有时,何苦锱铢较量,讨人便宜怎的。”《镜花缘》第十一回:“些须银色小事,何必锱铢较量。”

词语辨析

近义词:斤斤计较、睚眦必报
反义词:慷慨仗义、宽大为怀、宽宏大量、虚怀若谷
锱铢必较的英文翻译 to haggle over every penny; to dispute over every detail.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示例】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贤否罹害,如玉石俱焚;贪婪无厌,虽锱铢必较。”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就是族中支派,不论亲疏,但与他财利交关,锱铢必较,一些情面也没有的。”
宋·陈文蔚《朱先生叙述》:“先生造理精微,见于处事,权衡轻重,锱铢必较。”
沈从文《菜园》:“他不能同人锱铢必较的算账,不过单是这缺点,也就使这人变成更可爱的人了。”
《明史·汤开远传》:“事急则鉅万可捐,事平则锱铢必较。”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