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读》是2006年1月华东师範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查正贤、胡晓明。本书主要讲述了孔子及其若干弟子言行等内容。
基本介绍
- 书名:论语讲读
- 作者:查正贤、胡晓明
- ISBN:9787561746882,7561746881
- 类别:历史、哲学
- 页数:277
- 定价:¥27.00
- 出版社:华东师範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年01月
- 装帧:平装
- 开本:大16开
编辑推荐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史记·孔子世家》
《论语》是记录孔子与弟子之间、孔子弟子之间以及弟子与再传弟子之间对话的语录体着作,被列为古代读书人必读的《四书》之首,内容包括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等。相传距孔子一千五百多年后,北宋名相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许多看似简单的道理,穿越时空,历久不衰。
《论语》的旧注本相当多,现代又有各种注释本问世。《论语讲读》以几种重要的旧注为主,加上少量今人之解释为辅的方法,来讲读《论语》二十篇。各篇体例包括正文、注释、问题分析、文化史延伸、文学连结、集评、问题与讨论等,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其内容涵义。《论语讲读》附录《史记》中司马迁为孔子所作传《孔子世家》以及《仲尼弟子列传》,可藉以了解孔子生平与其弟子的情况等。前贤虽已远去,幸好有弟子们记录下来的精彩言论,足供我们细细体会,追寻其思想的轨迹。
--《史记·孔子世家》
《论语》是记录孔子与弟子之间、孔子弟子之间以及弟子与再传弟子之间对话的语录体着作,被列为古代读书人必读的《四书》之首,内容包括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等。相传距孔子一千五百多年后,北宋名相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许多看似简单的道理,穿越时空,历久不衰。
《论语》的旧注本相当多,现代又有各种注释本问世。《论语讲读》以几种重要的旧注为主,加上少量今人之解释为辅的方法,来讲读《论语》二十篇。各篇体例包括正文、注释、问题分析、文化史延伸、文学连结、集评、问题与讨论等,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其内容涵义。《论语讲读》附录《史记》中司马迁为孔子所作传《孔子世家》以及《仲尼弟子列传》,可藉以了解孔子生平与其弟子的情况等。前贤虽已远去,幸好有弟子们记录下来的精彩言论,足供我们细细体会,追寻其思想的轨迹。
内容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的生年有两说,一说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前551),一说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0),民国政府取前说,并推定生于公曆九月二十八日。是以历来纪念孔子诞辰,以及近两年开始兴起的官方祭孔,都持此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前479),终年实七十二岁。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若干弟子言行的经典。因此《论语》旧注本之多,解释之歧异,它书罕能与之相匹。今人又有各种现代语体文的注译本不断问世,且加之以各种阐释,愈见纷繁。为适应《论语》在大学课堂上讲读经典文本的需要,本编採用了集几种重要的旧注为主,问之以少量今人之解释为辅的方法,编者自己只极少地对个别的注释表示看法,也儘量少用现代语体文解释字义。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若干弟子言行的经典。因此《论语》旧注本之多,解释之歧异,它书罕能与之相匹。今人又有各种现代语体文的注译本不断问世,且加之以各种阐释,愈见纷繁。为适应《论语》在大学课堂上讲读经典文本的需要,本编採用了集几种重要的旧注为主,问之以少量今人之解释为辅的方法,编者自己只极少地对个别的注释表示看法,也儘量少用现代语体文解释字义。
图书目录
《国学名着讲读系列》序
导读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日第二十
附录
(一)史记·孔子世家
(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导读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日第二十
附录
(一)史记·孔子世家
(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