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是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中一项,旨在促进生命科学研究成果产业化,激励中国生命科学工作者不断创新。
2008年5月由谈家桢先生提议,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由联合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捐资创立,由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组织,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承办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共设两个奖项,分别是: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据2018年10月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官网显示,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每年评选一次。截至2017年11月,共有92位青年学者获得该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 设立时间:2008年
- 设立单位:联合基因集团
- 奖项类型:生命科学创新
- 评奖周期:每年一次
- 承办单位: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
奖项历史
2008年5月,由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谈家桢先生提议、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生命科学技术奖项,由联合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捐资创立,其后得到了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谈家桢基金会的资助,由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组织,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承办。共设两个奖项,分别是: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6月19日,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表决通过《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章程》。
2012年,第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首次设立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是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三个奖项之一。12月14日,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第一次修订《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章程》。
2016年11月6日,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第二次修订《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章程》。
2017年3月27日,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表决通过《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章程》(2017年修订稿)。11月,从第十届开始,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的第一个奖项,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和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联合组织。
奖项设定
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每年8名,每名奖金人民币若干;该奖根据申请人情况,没有符合条件的,经奖励委员会决议可以空缺。
组织流程
评选组织
- 奖励委员会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负责奖项的评审组织和管理工作,下设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管理办公室,在奖励委员会的领导下处理日常事务。奖励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及委员若干。奖励委员会由谈家桢基金会和中国科协生命科学联合体共同协商任命和更换。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主要职责为:
(一)负责对“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工作的领导与管理;
(二)任命和更换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确定评审专家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人选;
(三)审定评审专家委员会的评审结果;
(四)提出完善奖励工作的指导性意见。
- 评审专家委员会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评审专家委员会。评审专家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及委员若干。
评审专家委员会的职责为:
(一)负责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候选人选的评审工作,提出评审结论和奖励人选建议;
(二)对评审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三)对完善奖励工作提出建议及改进措施。
申报条件
- 申报组织&个人
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申请人由下列单位和个人提名推荐:
(一)经奖励委员会核准的中国国内外高校、研究院所、企业和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的成员学会;
(二)历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获奖人;
(三)中国国内相关学科领域的着名专家、学术权威、学科带头人。
- 提名推荐原则
各推荐单位原则上推荐2名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申请人,申请人申报奖励时必须50周岁(含)以下。
其中,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科协生命科学联合体主席团成员每人每年可提出两名被推荐人;其他推荐人每年可提出一名被推荐人。
- 申报材料&形式审查
被提名者需向谈家桢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评审委员会提交统一格式的申请书,并在指定申报截止日期之前提供真实、可靠的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应当包括:
(一)申请人基本信息
(二)主要业绩
(三)获得科技奖励情况
(四)申请、获得专利情况
(五)主要论文、论着发表情况
(六)推荐意见
同时,应提供主要论文论着目录被收录与引用情况检索複印件、发明专利证书及发明权利要求书複印件、国务院省部或经科技部批准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的複印件等相关佐证材料。
申报材料由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管理办公室进行形式审查,确定申请资格。
形式审查的内容应包括:
(一)申请人资格是否合乎规定;
(二)申请表格填写是否具体、规范;
(三)应附送的科研成果、成果说明等,是否完备等。
评选考核
- 评奖範围与评审标準
“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奖励中青年生命科学科技工作者,候选人年龄必须50周岁(含)以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命科学领域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生产的科技人员和企业负责人,不分国籍不分种族,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个人均可被推荐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候选人:
(一)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具有原始创新成果;
(二)在生命科学领域重大项目产业化上具有突破性成果,科研成果中国国内领先或达到国际水平;
(三)在医学领域临床研究中取得病因、诊断、防御、治疗和医治做出突出贡献;
(四)开发具有自主智慧财产权的产品产业化,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五)所在企业规模效益名列全国同行前茅,或在中国国内外相关领域中具有显着影响地位。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评奖範围不涉及与国防秘密和国家安全相关的人才、技术和项目。
- 评审和授予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每年评审一次。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每一年度的评奖程式和细则,由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根据本章程制订,并向社会公布。
评审专家委员会作出认定获奖成果的结论,并向奖励委员会提出获奖人选和奖励种类的建议。奖励委员会根据评审专家委员会的建议,作出获奖人选的决议。
奖励委员会、评审专家委员会和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候选人所完成项目的技术内容、智慧财产权及评审情况严格保密。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评审实行迴避制度。凡奖励委员会或评审专家委员会成员为候选人,在奖励委员会或评审专家委员会讨论该奖项时应予迴避。与候选人有直接利害关係的奖励委员会或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不得担任主审人。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获奖由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颁发证书和奖金。
- 罚则
剽窃、侵夺他人研究成果的,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的,由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批准后撤销奖励,追回奖金。
奖励情况
评奖结果
截至2017年11月,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一共评选了十届,共有92位青年学者获得该奖。
届次 | 时间 | 获奖人 | 获奖人所在单位 |
---|---|---|---|
第一届 | 2008年 | 王文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戈宝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
许建和 | 华东理工大学 | ||
张克勤 | 云南大学 | ||
张辰宇 |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
徐林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
高翔 | 南京大学医学院 | ||
高福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
程京 | 清华大学医学院 | ||
第二届 | 2009年 | 王磊 | 南开大学泰达生物技术学院 |
孔祥银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
史庆华 |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 ||
任东 | 首都师範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
刘吉开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
宋尔卫 |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
唐宏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
舒红兵 |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
谭天伟 | 北京化工大学 | ||
第三届 | 2010年 | 刘廷析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江涛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
汤其群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 ||
赵世民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
徐天乐 |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 ||
宿兵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
戚益军 |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 ||
韩泽广 |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 | ||
赖仞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
谭仁祥 |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
第四届 | 2011年 | 王红艳 |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张学 |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
张树义 | 华东师範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
陈佺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
陈国强 |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
陈雁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 | ||
罗振革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 ||
柴继杰 |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
曾科 |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
葛均波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
第五届 | 2012年 | 许田 | 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李党生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
周钢桥 |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 ||
郑永唐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
金力 | 复旦大学 | ||
徐国良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
曾凡一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 | ||
管敏鑫 |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
颜宁 | 清华大学医学院 | ||
第六届 | 2013年 | 王俊 |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
朱学良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
吴嘉炜 |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
张宏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
张卫东 |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 | ||
周俭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
周琪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
俞立 |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
蒋争凡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
第七届 | 2014年 | 师咏勇 | 上海交通大学 |
朱冰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
吴蓓丽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
宋保亮 |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
李劲松 | 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 ||
范祖森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
郭红卫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
惠利健 | 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 ||
裴端卿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 ||
第八届 | 2015年 | 刘文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清祁海 | 清华大学医学院 | ||
杨正林 |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 | ||
周斌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 | ||
赵强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
钦伦秀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徐涛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
徐彦辉 |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 | ||
高绍荣 |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
第九届 | 2016年 | 王艳丽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汤富酬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
许琛琦 | 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 ||
杨茂君 |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
陈大华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
周荣斌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
胡海岚 | 浙江大学医学院 | ||
蓝斐 | 复旦大学 | ||
魏文胜 | 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 | ||
第十届 | 2017年 | 李红良 |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 |
李国红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
张令强 |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 ||
陈玲玲 | 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 ||
罗敏敏 |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
高宁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
高彩霞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
颉伟 |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
傅向东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届次 | 时间 | 获奖人 | 获奖人所在单位 |
---|---|---|---|
第十一届 | 2018年 | 程功 | 清华大学医学院 |
戴俊彪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
黄志伟 | 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
刘峰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
刘光慧 |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 ||
刘江 |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 ||
刘默芳 |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 ||
舒跃龙 |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
孙强 |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 ||
王宏伟 |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颁奖仪式
届次 | 颁奖时间 | 颁奖地点 |
---|---|---|
第一届 | 2008年12月25日 | 上海 |
第二届 | 2010年4月3日 | 上海 |
第三届 | 2010年12月20日 | 上海 |
第四届 | 2012年2月24日 | 上海:复旦大学 |
第五届 | 2012年12月14日 | 浙江杭州:浙江大学 |
第六届 | 2013年11月10日 | 安徽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第七届 | 2014年12月12日 | 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医科大学 |
第八届 | 2016年11月16日 | 云南昆明:云南大学 |
第九届 | 2016年11月26日 | 湖北武汉:武汉大学 |
第十届 | 2017年11月18日 | 北京:清华大学 |
第十一届 | 2018年11月19日 |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 |
文化传统
- 奖项宗旨
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的设立旨在秉承谈先生对生命科学事业的奉献精神,促进生命科学研究成果产业化,激励中国生命科学工作者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