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语言的神经基础

2018-12-26 07:14:44 百科
语言的神经基础

语言的神经基础

《语言的神经基础》是2007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宇红。本书着重介绍了失语症的研究方法和最新发现、大脑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等内容。

基本介绍

  • 书名:语言的神经基础
  • 作者:刘宇红
  • ISBN:9787500467298
  • 类别:语言学
  • 页数:195 页
  • 定价:22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7-12-1
  • 装帧:平装
  • 开本:32

内容简介

本书着重介绍了失语症的研究方法和最新发现、大脑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必要的,因为它们不仅能够印证大脑解剖学的各种发现,而且对关係网路模型的运行提供了最恰当的检验手段。

前言

《语言的神经基础》研究语言处理过程的神经生理机制,这一过程涉及两方面的知识内容,一是大脑的解剖结构和神经网路的工作原理,一是对语言系统的精緻描写和对语言处理过程的动态模拟。当两个系统之间具有运行机制上的对应性或一致性,并且前者可以解释后者时,语言的神经基础就被揭示开来了。
大脑皮质排列着无数个微柱体,微柱体之间通过轴突连线,组成大脑皮质各功能区,各功能区对信息进行处理,组成巨大的神经网路。神经网路相当于计算机的硬体。同样,语言也是一个巨大的网路系统,Lamb称这样的语言系统为关係网路模型,具有软体的特徵。人类的进化过程使大脑皮质在结构上具有特徵,语言的进化也使语言具有网路的特徵,并且刚好适合在大脑皮质这样的硬体环境中运行。所以,神经网路与关係网路严丝无缝地对应起来。

目录

第一章 人脑的结构
1.1 人脑的巨观结构
1.1.1 大脑的巨观解剖结构
1.1.2 大脑的巨观功能结构:布罗德曼区
1.2 大脑的微观结构
1.2.1 灰质与白质
1.2.2 大脑皮质的微柱体
1.2.3 神经细胞的微观结构
第二章 大脑语言功能区及其运作机制
2.1 大脑的语言功能区
2.1.1 布洛卡区
2.1.2 韦尼克区
2.1.3 角回
2.1.4 缘上回
2.1.5 口腔运动区
2.1.6 首要听觉区
2.1.7 首要视觉区
2.2 大脑语言功能区的运作机制
2.2.1 从视觉输人到语音输出的运作机制
2.2.2 从听觉输入到语音输出的运作机制
2.2.2.1 从语音听觉输入到语音输出
2.2.2.2 从自然声音的听觉输入到语音输出
2.3 结语
第三章 脑功能成像技术
3.1 什幺是大脑功能成像
3.2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3.3 正电子释放成像(PET)
3.4 脑电图(EEG)
3.5 脑磁图(MEG)与磁源成像(MSI)
第四章 语言神经基础的研究历史
4.1 早期研究
4.2 布洛卡(Broca)的研究
4.3 韦尼克(Wernicke)和利希德姆(IAchtheim)的研究
4.4 格希文(Geschwind)的研究
第五章 失语症的种类与症状
5.1 布洛卡失语症
5.2 韦尼克失语症
5.3 传导性失语症
5.4 呼名性失语症
5.5 综合性失语症
5.6 经皮质失语症
5.7 失读症
5.8 皮质下失语症
5.9 失语症研究小结
第六章 语言神经基础的邻近原则
6.1 什幺是邻近原则
6.2 邻近原则的遗传基础与经验过程
6.3 邻近原则的实证研究
6.4 从邻近原则看学习的本质
6.5 从邻近原则看知识的本质
第七章 大脑半球的结构
7.1 大脑左半球与右半球的结构对比
7.2 大脑优势半球与左利手/右利手
7.3 大脑左半球与右半球的巨观功能比较
7.3.1 线性处理(Iinear processing)与整体处理(holistic processing)
7.3.2 依次处理(sequential processing)与随机处理(Inndom processing)
7.3.3 对符号的处理(symbolic processing)与对具体事物的处理(concrete processing)
7.3.4 逻辑处理(10gical processing)与直觉处理(intuitive processing)
7.3.5 言语处理(verbal processing)与非言语处理(nonverbal processing)
7.3.6 基于现实的处理(:reality—based processing)与基于幻想的处理(fantasy—Orientedprocessing)
7.4 大脑左半球与右半球的语言功能对比
7.4.1 超音段特徵的处理
7.4.2 辞彙选择与句法结构的处理
7.4.3 对辞彙内涵意义、外延意义的处理
7.4.4 隐喻的处理
7.4.5 情感与语篇的组织
7.4.6 语用能力
7.5 结语
第八章 自然语言的神经表征
8.1 自然语言音、形、义的神经表征形式:分别表征
8.2 自然语言音、形、义分别表征的神经基础
8.3 自然语言範畴的神经表征
8.4 自然语言动词类与名词类的神经表征
8.5 小结
第九章 自然语言处理过程的关係网路模型
9.1 从分析语言学到神经认知语言学
9.2 关係网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
9.3 关係网路模型
9.3.1 音位连元与音位网路
9.3.2 辞彙连元与辞彙网路
9.3.3 句法连元与句法网路
9.3.4 概念语义连元与概念语义网路
9.3.5 感知运动系统
9.3.6 关係网路的功能
9.3.6.1 关係网路对语言系统的表征
9.3.6.2 关係网路对话语生成与理解过程的表征
9.3.6.3 关係网路对辞彙语义与辞彙语义解读过程的表征
9.3.6.4 关係网路对语言习得过程的表征
第十章 小结

作者简介

刘宇红,男,1966年生,湖南新化人。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复旦大学)湖国省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百人工程”专家,“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受会委员。现任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外国语言学与套用语言学”硕士点负责人、导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语言学方嚮导师。主要研究理论语言学.在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语言哲学等学科领域有较大专长。已公开发表科研论文近五十篇,专着四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