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研究与案例》内容包括了:为帮助广大高中教师更好地理解高中新课程,切实解决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各种教学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普通高中课程标準组专家、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的优秀教师和教研员编写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研究与案例丛书”。《语文教学研究与案例》是其中一册。本册内容包括: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概说;必修课教学部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选修课教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积累与梳理;模组评价与综和评价等。书中通过案例,将目前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并进行分析解答;同时对必修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选修课教学中难以把握的问题,进行剖析,针对一些目前尚在探索中的问题通过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并予以启发。《语文教学研究与案例》案例充分、新鲜、实在。《语文教学研究与案例》对已经和即将开始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语文教师是很好的培训教材,也可供所有关注、参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本学科人士学习和参考。
基本介绍
- 书名:语文教学研究与案例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页数:316页
- 开本:16
- 品牌:高教社
- 作者:巢宗祺
- 出版日期:2007年6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040205312
内容简介
《语文教学研究与案例》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图书目录
第1章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概说
第2章 必修课教学(一):阅读与鉴赏
第一节 必修课教学建议要点
第二节 阅读与鉴赏(一):实用类文本的阅读
第三节 阅读与鉴赏(二):文学类文本的阅读
第四节 阅读与鉴赏(三):论述类文本的阅读
第五节 阅读与鉴赏(四):文言文的阅读
第3章 必修课教学(二):表达与交流
第一节 书面表达与交流
第二节 口头表达与交流
第4章 选修课教学
第一节 选修课教学建议要点
第二节 选修课选课指导
第三节 选修课教学(一):“诗歌与散文”和“小说与戏剧”的教学
第四节 选修课教学(二):“新闻与传记”和“文化论着研读”的教学
第五节 选修课教学(三):“语言文字套用”的教学
第5章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第6章 积累与梳理
第一节 关于高中语文课程中的“积累与梳理”
第二节 语言的积累与梳理
第三节 语文知识的积累与梳理
第四节 学习方法、相关知识和素材的积累与梳理
第7章 模组评价与综合评价
第一节 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的理念
第二节 模组的评价及学分认定
第三节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评价
后记
第2章 必修课教学(一):阅读与鉴赏
第一节 必修课教学建议要点
第二节 阅读与鉴赏(一):实用类文本的阅读
第三节 阅读与鉴赏(二):文学类文本的阅读
第四节 阅读与鉴赏(三):论述类文本的阅读
第五节 阅读与鉴赏(四):文言文的阅读
第3章 必修课教学(二):表达与交流
第一节 书面表达与交流
第二节 口头表达与交流
第4章 选修课教学
第一节 选修课教学建议要点
第二节 选修课选课指导
第三节 选修课教学(一):“诗歌与散文”和“小说与戏剧”的教学
第四节 选修课教学(二):“新闻与传记”和“文化论着研读”的教学
第五节 选修课教学(三):“语言文字套用”的教学
第5章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第6章 积累与梳理
第一节 关于高中语文课程中的“积累与梳理”
第二节 语言的积累与梳理
第三节 语文知识的积累与梳理
第四节 学习方法、相关知识和素材的积累与梳理
第7章 模组评价与综合评价
第一节 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的理念
第二节 模组的评价及学分认定
第三节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评价
后记
后记
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统一组织下,我们编写了这本《语文教学研究与案例》。在高中新课程刚开始实验时,不少地方感到準备不足,包括思想準备和具体工作的準备,教学中一下子出现了许多问题,既有老问题,又有新问题。我们对实验中产生的新老问题作了一番梳理,针对主要问题,结合教学案例展开讨论。本书除少数几个部分概括提炼问题和陈述基本看法外,一般都通过案例来呈现问题,展开讨论,不是专门进行理论上的阐述。
参加这项工作的主要是第一、第二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区的部分教研员和高中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之外还约请一些教师撰稿,书中还引用了一些发表在其他书刊上的教学案例。在此向贡献设计思路和教学案例的教师表达诚挚的谢意。
由于新课程尚在实验之中,并且各实验区条件不同,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把握不尽相同,所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所以本书中的问题探讨仅供已经进入和尚待进入新课程实验的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参考。
由于编写人员分布比较分散,缺少足够的时间集中商讨,对材料的选择和讨论尚不够充分,书中存在种种不準确、不恰当之处,还望教师们及时批评指正,以利于更加顺利地推进语文新课程的建设。
参加这项工作的主要是第一、第二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区的部分教研员和高中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之外还约请一些教师撰稿,书中还引用了一些发表在其他书刊上的教学案例。在此向贡献设计思路和教学案例的教师表达诚挚的谢意。
由于新课程尚在实验之中,并且各实验区条件不同,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把握不尽相同,所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所以本书中的问题探讨仅供已经进入和尚待进入新课程实验的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参考。
由于编写人员分布比较分散,缺少足够的时间集中商讨,对材料的选择和讨论尚不够充分,书中存在种种不準确、不恰当之处,还望教师们及时批评指正,以利于更加顺利地推进语文新课程的建设。
序言
五年来,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义务教育新课程按既定规划如期推进,至2005年秋季,全国所有国小和国中起始年级学生全部进入新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高中课程改革从2004年开始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率先进行,江苏、辽宁、天津、浙江、福建和安徽陆续进入,至2006年,实验省份扩大到10个,形成了“东部联片推动”的态势。新课程在全国範围内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素质教育的理念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行为正在逐渐形成,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被激发,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课程改革正在给基础教育带来本质的积极变化。
为扎实推动高中新课程实验,2005年初,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6号)。为贯彻落实档案精神,引导教师準确把握普通高中新课程各学科标準的内涵,创造性地使用好实验教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及时启动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研究与案例丛书”的研製和编写工作,成立了由各学科课程标準组有关同志、实验区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等共同组成的工作团队。为帮助实验区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程标準,用好各版本教材,并在教学设计上自觉关注三维目标的落实,各学科编写组在徵集和各省推荐的基础上精选和梳理了一批来自教学一线的优秀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评析,进一步明确课程标準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并结合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设计,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同时也为一线教师使用这套书时留下思考与创造的空间。
为扎实推动高中新课程实验,2005年初,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6号)。为贯彻落实档案精神,引导教师準确把握普通高中新课程各学科标準的内涵,创造性地使用好实验教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及时启动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研究与案例丛书”的研製和编写工作,成立了由各学科课程标準组有关同志、实验区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等共同组成的工作团队。为帮助实验区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程标準,用好各版本教材,并在教学设计上自觉关注三维目标的落实,各学科编写组在徵集和各省推荐的基础上精选和梳理了一批来自教学一线的优秀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评析,进一步明确课程标準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并结合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设计,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同时也为一线教师使用这套书时留下思考与创造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