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未知的自己》:为什幺人有时会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梦中出现的事物有什幺样的意义?为什幺有的人在职场中如鱼得水,有的人却屡屡受挫?如何认识自己的性别角色,学会与异性相处?这个世界上,有幽灵和UFO吗?人的心灵是世界上最複杂、最难以理解的。可能你会问: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思考这些问题?因为这一切都与我们的幸福密切相关,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认识未知的自己。荣格是20世纪心理学领域最受关注的心理学家,他的学说在科学的基础上融合了神秘主义,从研究人类的潜意识入手,解读了梦境、人格类型、潜意识、情结、原型……探索人类的心灵和个人成长之路,从而帮助我们认识心灵的真实面目、了解心灵与环境之间的丰富联繫,追求真正的幸福。每个人都可以在荣格心理学中找到心中困惑已久问题的答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认识未知的自己:一看就懂的荣格心理学
-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 页数:187页
- 开本:32
- 品牌:新经典文化
- 作者:长尾刚
- 出版日期:2012年4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544249654, 9787544249652
内容简介
《我们的心理学:认识未知的自己》编辑推荐:关注自我的成长,认识未知的自己,探索人类心灵的秘密,解读你的心灵成长密码。
解读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荣格的学说
解读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荣格的学说

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长尾刚 译者:傅玉娟
长尾刚,1962年生于东京,东洋大学研究所修业,非小说类散文文学作家、历史作家,善于以生动的手法将历史和文学内容呈现给读者。主要着作有《浅显易懂的“奥之细道”》、《简明日本文学》、《有智慧的武士们》、《强化心灵的武士道入门》等,一直独立研究荣格心理学,本书是其第一部研究成果。
长尾刚,1962年生于东京,东洋大学研究所修业,非小说类散文文学作家、历史作家,善于以生动的手法将历史和文学内容呈现给读者。主要着作有《浅显易懂的“奥之细道”》、《简明日本文学》、《有智慧的武士们》、《强化心灵的武士道入门》等,一直独立研究荣格心理学,本书是其第一部研究成果。
图书目录
前言/1
Part1荣格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心灵中的“另一个自己”/2
心理疾病的产生/7
荣格心理学是治疗心理疾病的医学/10
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13
探寻潜意识世界/17
词语联想法的运用/20
如何发现潜意识世界/23
第一人格与第二人格/26
潜意识世界的意象与象徵/29
荣格的心理学理论临床验证/33
Part2心理类型与性质
荣格心理学中的心理要素/40
潜意识有助于人格的形成/42
集体潜意识/45
潜意识有预知能力/49
关于梦的认识/52
荣格的释梦理论/55
外倾型和内倾型/58
外倾型与内倾型的结合/62
思维、情感、感觉、直觉/64
理性机能和非理性机能/67
8种人格类型的特点(一)/70
8种人格类型的特点(二)/74
情结/78
亲子间的情结/83
Part3原型与阴影
原型/92
原型的表现形式/95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99
阿尼玛、阿尼姆斯的失控/102
阿尼玛的4个发展阶段/106
阿尼姆斯的4个发展阶段/110
人格面具/114
人格面具的危险性/117
阴影/124
投影/129
自性是完整心灵的核心/133
了解自己的情结/137
个体化是自我与自性的统一/140
Part4荣格与神秘世界
荣格与神秘现象/150
荣格无法完全相信基督教/155
开始接受神秘现象/159
神秘现象/163
幽灵/167
荣格与《易经》/171
共时性——有意义的偶然/175
鍊金术——古代的心理学/178
UFO源自于现代人的不安/181
Part1荣格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心灵中的“另一个自己”/2
心理疾病的产生/7
荣格心理学是治疗心理疾病的医学/10
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13
探寻潜意识世界/17
词语联想法的运用/20
如何发现潜意识世界/23
第一人格与第二人格/26
潜意识世界的意象与象徵/29
荣格的心理学理论临床验证/33
Part2心理类型与性质
荣格心理学中的心理要素/40
潜意识有助于人格的形成/42
集体潜意识/45
潜意识有预知能力/49
关于梦的认识/52
荣格的释梦理论/55
外倾型和内倾型/58
外倾型与内倾型的结合/62
思维、情感、感觉、直觉/64
理性机能和非理性机能/67
8种人格类型的特点(一)/70
8种人格类型的特点(二)/74
情结/78
亲子间的情结/83
Part3原型与阴影
原型/92
原型的表现形式/95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99
阿尼玛、阿尼姆斯的失控/102
阿尼玛的4个发展阶段/106
阿尼姆斯的4个发展阶段/110
人格面具/114
人格面具的危险性/117
阴影/124
投影/129
自性是完整心灵的核心/133
了解自己的情结/137
个体化是自我与自性的统一/140
Part4荣格与神秘世界
荣格与神秘现象/150
荣格无法完全相信基督教/155
开始接受神秘现象/159
神秘现象/163
幽灵/167
荣格与《易经》/171
共时性——有意义的偶然/175
鍊金术——古代的心理学/178
UFO源自于现代人的不安/181
文摘
探寻人的心灵之本来面目
荣格是第一个向我们明确地解释心灵深层複杂结构的人。
他创立的心理学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心灵的本来面目”,是一种帮助我们发现内心真正愿望、理解对于自己来说什幺才是真正的幸福的方法。
大家都能理直气壮地说了解自己的内心吗?的确,我们完全了解心灵中的某些元素,比如想要做的事、憧憬、好恶、什幺是正确的……但是,人的心灵所包含的并不止这些。
荣格告诉我们,在心灵中,不仅有本人了解的部分,即意识,还有本人没有明确了解的部分,即潜意识。
也许有人会觉得,“在自己的心里还有自己所不了解的部分,这种说法也太奇怪了,我理解不了”。但是人的心灵中连自己都不了解的这一部分经常会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
我们做事情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不知不觉就……”“不由自主地就……”的情况。
例如,“我平时很不喜欢看书,从来就没想过要看书。不过这本书真的很有趣,不知不觉就熬夜看完了。”
潜意识中的自己
为什幺会不知不觉地把书看完呢?
首先可以解释为“这本书特别有意思”。但是仅仅如此而已吗?
对于真正从内心讨厌看书的人而言,不管书的内容多有意思,看书这种行为本身对他来说就很难受,肯定不会感到快乐。
其实,在这个人的内心深处原本就隐藏着一个可以通过看书得到快乐的自己。而他读的这本书恰巧可以使他内心的那个自己甦醒,使他感兴趣。因此,之前被隐藏的潜意识中喜欢读书的那部分得到激发之后,突然表现出来,引发了彻夜读书的行为。
这就是潜意识中的“我”。这时,人会有一种“没想到我竟然会这样用功看书”的感觉,明明是自己的行为,却好像是别人做的。
从意识的角度来看,潜意识中的“我”正是如同他人一样的独立存在,是自己都不了解的。人的心灵中就存在着这样一个侧面。截然相反的自己也是自己
由此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即“我”的内心之中其实存在着喜欢看书这一因素。那幺,之前那个能够意识到的“我”,即讨厌看书的“我”,是错误的认识吗?
荣格认为,对自己来说,讨厌看书的“我”和喜欢看书的“我”都是真实的“我”。也就是说,我们心中存在着意识中的“我”和潜意识中的“我”,这两者的性质完全相反。
P2-4
荣格是第一个向我们明确地解释心灵深层複杂结构的人。
他创立的心理学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心灵的本来面目”,是一种帮助我们发现内心真正愿望、理解对于自己来说什幺才是真正的幸福的方法。
大家都能理直气壮地说了解自己的内心吗?的确,我们完全了解心灵中的某些元素,比如想要做的事、憧憬、好恶、什幺是正确的……但是,人的心灵所包含的并不止这些。
荣格告诉我们,在心灵中,不仅有本人了解的部分,即意识,还有本人没有明确了解的部分,即潜意识。
也许有人会觉得,“在自己的心里还有自己所不了解的部分,这种说法也太奇怪了,我理解不了”。但是人的心灵中连自己都不了解的这一部分经常会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
我们做事情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不知不觉就……”“不由自主地就……”的情况。
例如,“我平时很不喜欢看书,从来就没想过要看书。不过这本书真的很有趣,不知不觉就熬夜看完了。”
潜意识中的自己
为什幺会不知不觉地把书看完呢?
首先可以解释为“这本书特别有意思”。但是仅仅如此而已吗?
对于真正从内心讨厌看书的人而言,不管书的内容多有意思,看书这种行为本身对他来说就很难受,肯定不会感到快乐。
其实,在这个人的内心深处原本就隐藏着一个可以通过看书得到快乐的自己。而他读的这本书恰巧可以使他内心的那个自己甦醒,使他感兴趣。因此,之前被隐藏的潜意识中喜欢读书的那部分得到激发之后,突然表现出来,引发了彻夜读书的行为。
这就是潜意识中的“我”。这时,人会有一种“没想到我竟然会这样用功看书”的感觉,明明是自己的行为,却好像是别人做的。
从意识的角度来看,潜意识中的“我”正是如同他人一样的独立存在,是自己都不了解的。人的心灵中就存在着这样一个侧面。截然相反的自己也是自己
由此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即“我”的内心之中其实存在着喜欢看书这一因素。那幺,之前那个能够意识到的“我”,即讨厌看书的“我”,是错误的认识吗?
荣格认为,对自己来说,讨厌看书的“我”和喜欢看书的“我”都是真实的“我”。也就是说,我们心中存在着意识中的“我”和潜意识中的“我”,这两者的性质完全相反。
P2-4
序言
可能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慨:人心真是难懂啊!
那幺“心灵”这种複杂而深奥的存在究竟是什幺呢?
现代心理学巨匠卡尔·古斯塔夫·荣格(1875~1961)从正面挑战了这一终极难题,并给出了极具说服力的答案。
他所开创的“荣格心理学”是一门极富创见的学问。换言之,是“针对心灵的问题做出的独到回答”,因此也就遭到了一些人的批判与反对。
但是,在世界上,支持荣格学说的人远远多于反对的人。作为解开所有“关于心灵问题”的钥匙,荣格的学说一直以来广受推崇。并且,更重要的是,他的学说为拯救那些正在经受心理疾病折磨的人找到了出路,给这些人带来了希望。
荣格的目的是通过探究所有关于心灵的问题,确认人本身的能动性,并在此基础上回答“对于人来说,什幺才是真正的幸福”。
他的这一目标已经切实达成了。对于我们这些现代人来说,荣格心理学是一门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生存快乐的学问。
本书是一本关于荣格心理学的入门读物,为了让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普通读者也能读懂荣格心理学的精华部分,在撰写本书时笔者儘量使用了常用的表达方式。我相信,读者不用太过费力地阅读,就能够轻鬆地明白“原来荣格心理学是这幺回事啊……”。
荣格心理学首次被正式介绍到日本是在20世纪60年代。已故的河合隼先生自苏黎世的荣格研究所回国之后,在日本国内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之后,日本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荣格研究者,日本荣格研究会等团体的研究活动也相当活跃。
因此,笔者决心站在“和广大读者一样作为心理学初学者的立场上”,创作本书。那些对于初学者来说难以理解的内容在本书中均未涉及。
这是因为如果初学者一下子接触太多难以理解的内容,会觉得荣格心理学很难懂,产生抗拒感,不愿意再继续接触。这样就未免太可惜了。笔者认为,了解一些荣格心理学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本书由4个部分构成。按顺序阅读第一部分到第三部分,可以对荣格心理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第四部分针对荣格心理学中最容易被误解的精华部分,即关于神秘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说明。那些对荣格心理学有疑惑的读者,在看了第四部分之后,想必能够解除这种疑惑吧。
在本书执笔之时,笔者深受前人许多研究成果的启发,在此深表感谢。
另外,本书是2003年在日本出版的同名图书的修订版,在原文和图表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多处修订。在修订之时,获得了本书的责任编辑星野友绘的大力支持,在此也一併致以衷心的感谢。
长尾刚
2007年12月
那幺“心灵”这种複杂而深奥的存在究竟是什幺呢?
现代心理学巨匠卡尔·古斯塔夫·荣格(1875~1961)从正面挑战了这一终极难题,并给出了极具说服力的答案。
他所开创的“荣格心理学”是一门极富创见的学问。换言之,是“针对心灵的问题做出的独到回答”,因此也就遭到了一些人的批判与反对。
但是,在世界上,支持荣格学说的人远远多于反对的人。作为解开所有“关于心灵问题”的钥匙,荣格的学说一直以来广受推崇。并且,更重要的是,他的学说为拯救那些正在经受心理疾病折磨的人找到了出路,给这些人带来了希望。
荣格的目的是通过探究所有关于心灵的问题,确认人本身的能动性,并在此基础上回答“对于人来说,什幺才是真正的幸福”。
他的这一目标已经切实达成了。对于我们这些现代人来说,荣格心理学是一门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生存快乐的学问。
本书是一本关于荣格心理学的入门读物,为了让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普通读者也能读懂荣格心理学的精华部分,在撰写本书时笔者儘量使用了常用的表达方式。我相信,读者不用太过费力地阅读,就能够轻鬆地明白“原来荣格心理学是这幺回事啊……”。
荣格心理学首次被正式介绍到日本是在20世纪60年代。已故的河合隼先生自苏黎世的荣格研究所回国之后,在日本国内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之后,日本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荣格研究者,日本荣格研究会等团体的研究活动也相当活跃。
因此,笔者决心站在“和广大读者一样作为心理学初学者的立场上”,创作本书。那些对于初学者来说难以理解的内容在本书中均未涉及。
这是因为如果初学者一下子接触太多难以理解的内容,会觉得荣格心理学很难懂,产生抗拒感,不愿意再继续接触。这样就未免太可惜了。笔者认为,了解一些荣格心理学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本书由4个部分构成。按顺序阅读第一部分到第三部分,可以对荣格心理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第四部分针对荣格心理学中最容易被误解的精华部分,即关于神秘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说明。那些对荣格心理学有疑惑的读者,在看了第四部分之后,想必能够解除这种疑惑吧。
在本书执笔之时,笔者深受前人许多研究成果的启发,在此深表感谢。
另外,本书是2003年在日本出版的同名图书的修订版,在原文和图表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多处修订。在修订之时,获得了本书的责任编辑星野友绘的大力支持,在此也一併致以衷心的感谢。
长尾刚
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