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诊疗费

2019-07-02 21:59:49 百科

诊疗费

诊疗费主要是体现医生的劳动价值和服务价值。

2017年3月22日,《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发布。4月8日起,北京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都将取消挂号费、诊疗费,取消药品加成,设立医事服务费。同时,435项医疗服务价格将规范调整。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诊疗费
  • 体现:医生的劳动价值和服务价值
  • 性质:医学
  • 类别:收费

新规

2017年3月22日,《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发布。4月8日起,北京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都将取消挂号费、诊疗费,取消药品加成,设立医事服务费。同时,435项医疗服务价格将规范调整。
此次医改核心内容共有3项,分别是:取消药品加成和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实施药品阳光採购,降低药品採购价格;规范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实施有升有降的调整。
在此次改革中,北京市民政局将调整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人员、生活困难补助人员和低收入救助人员的救助标準。其中,门诊救助比例从70%调整到80%,全年救助封顶线从4000元调整到6000元(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救助对象除外)。
住院救助比例从70%调整到80%,全年救助封顶线从4万元调整到6万元。承担住院押金减免和出院即时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押金减免比例和减免额度参照调整后的住院救助标準执行。
重大疾病救助比例从75%调整到85%,全年救助封顶线从8万元调整到12万元。民政部门管理的享受原工资40%救济的60年代初精减退职老职工的门诊救助和住院救助比例从70%调整到80%;重大疾病救助比例从75%调整到85%。特困供养人员、民政部门管理的因公(病)致残返城知青的医疗救助按原有政策执行,由民政部门实报实销。

政策规定含义

根据2010年的新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重新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将现有的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以及药事服务成本合併为一般诊疗费,不再单设药事服务费,合併项目内容由国家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具体规定。
一般诊疗费的收费标準可在原来分项收费标準总和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并在不增加民众现有个人负担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医保支付比例。
具体收费标準(全国平均数为10元左右)和医保支付政策由各省(区、市)价格主管、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等有关部门综合考虑本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服务能力利用率、医务人员劳务成本、医保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调整医疗服务收费及医保支付政策可在已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及已开展基本医保门诊统筹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先行执行。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他服务仍按现有项目和标準收费。对已合併到一般诊疗费里的原收费项目,不得再另行收费或变相收费。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价格等相关部门要制定具体监管措施,防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複收费、分解处方多收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