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读后感_1800字
《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读后感1800字
个人感觉要比黑天鹅好,主要体现在:1、更系统全面,从事物的脆弱性,到不确定性,到非线性,到应对方式,相比之下《黑天鹅》仅讨论了部分分支;2、更实际翔实,不像《黑天鹅》论述上时不时给人不可知论的感觉。
【要点记录】
一、跟黑天鹅的关系是?
本书更像是主体,而《黑天鹅》如同备注—一种理论备注,甚至可能是一份初级的附录。为什么呢?因为《黑天鹅》是为了说服我们看到一种可怕的情况,并努力解决它。而本书的起点是,人们并不需要认识到(1)“黑天鹅”主宰着社会和历史(因为人们通过事后的理性化推断,认为自己能够理解“黑天鹅”)事件;(2)其结果是,我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特别是在严重的非线性情况下,所以我们可以直接讨论实践问题了。
二、什么是三元结构?
指 “脆弱-强韧-反脆弱”这三元,按对不确定性的适应程度从低到高排列。
表0–1 核心三元结构:在风险下的三类状态
三、什么是反脆弱?
对抗复杂性不确定性的性质
复杂精密的机制,特别是某些类型的精密机制,也会带来脆弱性,从而使社会受到“黑天鹅”事件的伤害。由于社会往往会从复杂性中受益,逐渐积累起越来越“尖端”的精密机制,社会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强,但恰恰是这样,社会也变得更加脆弱和更易崩溃。
四、什么是过度补偿?
对挫折、压力的过度反应,是正向的激发进化的能量。
对挫折的过度反应所释放出来的多余能量成就了创新!
过度反应机制或类似的机制会使我们在有一点点背景噪声的地方更好地集中精力,就好像对抗这些噪声的行为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
五、系统的反脆弱性和个体的反脆弱性有什么差别?
对于个体,是“弄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对于系统,是“个体可以死,我要更强”。
因此,一个系统内部的某些部分可能必须是脆弱的,这样才能使整个系统具有反脆弱性。
大自然更喜欢在信息层面,也就是通过遗传密码让游戏继续下去。因此,有机体需要死亡,以确保大自然的反脆弱性—大自然是投机的、无情的、自私的。
系统鼓励个体率意试错寻求可能,而个体可能因此被牺牲。
自然和类自然的系统需要单个经济主体过度自信,即高估其业务成功的机会,而低估其业务失败的风险,只要其失败不至于影响他人。换句话说,局部而非整体的过度自信有利于这些系统的健康发展。
为了改善系统,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六、为什么脆弱性是非线性的?
“非线性”是指反应无法直接估计的、不呈直线分布的效应,所以如果你将药的剂量加倍,药效可能大大高于或者低于两倍。如果我朝一个人的头上扔了一块重达10磅的石头,它造成的伤害要比一块5磅重的石头所造成伤害的两倍更严重,比一块1磅重的石头所造成伤害的5倍严重得多。道理很简单:如果你画一个坐标,纵轴表示伤害的大小,横轴表示石块的大小,那么这根线一定是曲线,而不是直线。这是不对称性的表现。
这让我看到了一条规律:极端事件对脆弱性事物的伤害程度远高于一系列温和事件造成的伤害—再没有其他办法可以界定脆弱性事物了。
七、如何减轻预测的风险?
1、警惕无切身利益者的忽悠剥夺;2、冗余。
只要预测者在游戏中没有投注,即不涉及其切身利益,那么对他人来说就是危险的,就像没有工程师睡在现场的核电站。
第二条启发法是说我们需要建立冗余、安全边际,避免优化,以减轻甚至消除我们的风险敏感度中的不对称性。
八、相对《黑天鹅》最有价值的建议
该是杠铃策略的系统提出。杠铃策略,即最大限度的安全加上最大限度的投机。用频繁的试错、小损失,避免一个毁灭性的黑天鹅事件;用小比例的投机投入,把自己暴露在正向的黑天鹅事件中,并从中获益。这样的投机投入,损失上限是已知的。
这样的策略可以应用在资产配置、工作安排等:大比例求稳,小比例激进,不要依赖中间不上不下的区域,这个区域对黑天鹅事件的抵御能力很低。
杠铃(或双峰)策略是一个实现反脆弱性、向三元结构的第三类转移的方法。
杠铃的意思是什么?我用杠铃(一个杠轴,两端加重,供举重者使用)来将极端情况分隔开。在我们的语境中,杠铃策略不一定是对称的,只是说,它由两个极端条件组成,中间空无一物。你也可以用更技术性的语言称其为双峰策略,因为它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模式,而不是单独的中庸模式。
这世界上有很多中间地带并非“黄金地带”,因此完全适用杠铃策略(最大限度的安全加上最大限度的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