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庄园》读后感_1300字
《动物庄园》读后感1300字
我第一次看到《动物庄园》这本书时,眼前一亮,从来没看到过如此生动可爱的政治讽刺小说。在乔治·奥威尔的描写中,一群动物在猪的带领下推翻人类暴政建立自己政权,之后,猪的发展越来越像人。作者用这个故事来影射当时的苏联。
时隔两年再读这本书,我发现了不一样的东西。
不少人读了本书有这样感悟:动物庄园是失败的,动物们的革命是徒劳的,它们自己流血牺牲,换来的还是被压迫,只不过剥削它们的由人变成了猪。这样的结论否认了社会在客观上的进步。好比人类经历的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底层劳动者永远是被压迫、被剥削的,只不过,剥削他们的,由奴隶主变成封建主再到资本家,可在社会发展上,这个过程却是进步的。我们谁又能说,动物们的起义只是循环、轮回,而没有进步呢?在我看来,一头猪取代另一头猪是轮回,而猪取代人便是发展。假如动物庄园继续发展下去,因为猪的统治不当,会不会又有另一种动物来带领动物庄园发起二次革命、甚至三次革命呢?以一些读者的角度来看,即使有,换做阿猫阿狗,不过是又一次轮回。那么拿法国大革命来说,革命的列车上有君主立宪派(大贵族大资产阶级)、吉伦特派(工商业资产阶级新贵族)、雅各宾派(中小资产阶级)以及农民。革命的第一站是针对国王的,当各派联合起来打败路易十六后,君宪派表示国王已经同意立宪,革命的列车到达终点,随后便下车了;可其他人怎么会同意呢?革命的列车继续往前开动,第二站他们处死国王,成立了共和国,吉伦特派也下车了;雅各宾派与农民继续扫除封建残余,雅各宾派掌权后由于在国内进行恐怖统治而失败,热月政变、雾月政变接踵而至。为什么?在真正的革命过程中,革命的中坚力量是不会像书中描绘的动物一样,那么容易被哄骗、容易妥协的,大家都为了各自的自由和幸福而战斗。
至于什么是政治,很多人会说政治是黑暗的,政治是勾心斗角,政治是尔虞我诈,政治是不能见于阳光的。我说那不是政治,真正的政治是一门伟大的学问,它能让社会工作有更合理地分工,让社会资源更合理地分配。古今中外,发动政变、打败政敌上位的不胜枚举,如果只评定这一件事,他们远远称不上政治家,顶多算一个政客。而如周文王、商鞅、隋文帝、毛主席这样,能够构建一个新的体系,来适应当时时代潮流的,少之又少,他们才是真正的政治家。前者是轮回,而后者是变革,这本书讽刺的是前者。
“动物庄园”的问题在于革命不够成熟,并且进行得不够彻底,而很多人读了这本书却理解为,革命从一开始就是幼稚的,不应该进行,任何革命都是野心家骗人的,不管无产阶级如何为自己的自由做斗争,理想也无法实现。本书由英国人乔·治·奥威尔创作于1945年,不排除会有很多主观的意识形态在其中,来故意抹黑苏联乃至二十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但这本书描绘的“动物庄园”却和苏联的的模式非常相似,并且预言了东欧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但希望我们中国人读了,不要对号入座,我们和苏联不一样!
最后,我仍然认为《动物庄园》是一本非常好的政治讽刺小说,尤其是在当时的时代。而我们今天一定要理智地看这本书,不要被整天嚷着“你们被洗脑啦”的人洗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