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全4册)》读后感_700字
《张居正(全4册)》读后感700字
张居正,字叔大,嘉靖四年(1525)生,湖广江陵人。
少颖敏绝伦,嘉靖十八年(1539)中秀才,嘉靖十九年(1540)年中举人,人皆称道。
嘉靖二十六年(1547),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编修,徐阶辈皆器重之。
隆庆元年(1567),张居正四十三岁,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进入内阁。
隆庆六年(1572),隆庆驾崩,张居正引冯保为盟,密谋驱逐高拱,事成,遂代拱为内阁首辅。(第一部,张居正上台)
万历元年(1573),张居正主政,推行考成法,整顿官吏,贪吏闻风丧胆。政令传出,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第二部,整顿吏治,为变革做人事基础)
万历六年(1578),丈量天下土地,推行一条鞭法,百姓为之欢颜,天下丰饶,仓粟充盈,可支十年有余。(第三部,财政改革,全国范围内丈量土地,并实行一条鞭法,使得入不敷出的明朝政府重新富裕起来)
万历十年(1582)六月,张居正年五十八岁,去世,死后抄家。长子自尽,次子充军。(第四部,张居正去世,政策被推翻)
有人说,张居正是“工于谋国,拙于谋身”,其实他是“一心为国,无心谋身”。他的大部分政策都是在得罪各路高官、士绅大族、皇亲国戚,甚至他也得罪了皇帝。以他的智慧,如果想要保全自己简直是太简单了,但是他一心在做的事情都是如何让国家富强起来,他甚至生前就已经知道死后自己必定会被反对派攻击诋毁至于抄家的地步,但他也几乎并无顾及。
死后抄家的时候,那些奉旨查抄的官员以为会从这位柄国十年的首辅家中查出巨额资产,没想到只查到太监冯保资产的二十分之一,其中还有一部分来自他父亲的田产,不禁令人感到敬佩。
世间已无张居正,世间再无张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