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第五卷)新修版》读后感_1800字
《天龙八部(第五卷)新修版》读后感1800字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对于《天龙八部》,个人认为是金庸诸武侠小说中的巅峰之作。
所谓武侠世界,是完全不同于现实生活的另一个理想化的社会关系总和。在武侠世界里,串联着中华文明的历史线索,有着属于江湖独特的侠义道德。
相信每个喜爱武侠的人,都有过属于自己的武侠梦。
我自己在小时候便幻想某一天得到奇遇,譬如张无忌,虚竹,然后得到一身惊人绝世武功,惩凶除恶行走于江湖,或者解救倾城美貌的女子于危难(打败云中鹤之流),被以身相许;或者从小便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邻家小妹,一起成长(如王语嫣和慕容复),最后并肩游走于江湖。诸如此类,既有通天的武功本领,又有相濡以沫抑或琴瑟相调的爱情佳话,小时候自己的大侠梦似乎就涵盖了所谓事业+婚姻的双丰收。
长大后再观武侠世界,方知武侠世界皆为虚幻。不存在在全身经脉四处游走的内力,六脉神剑的剑气也没有任何的物理学依据。但依旧爱武侠的原因,大概是譬如读童话,你可以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无限遐想与做梦,直至你感到放松,尽兴,酣畅淋漓,消除了全身心的疲惫,然后睁开眼睛,眺望远方,看摩天大楼鳞次栉比,立交桥囷囷环绕,你才将武侠梦里的壮志豪情融入现实,斗志高昂,干气满满。
武侠小说作为文学作品,其中人物的刻画,人性的描绘,无一不来自于现实和对现实鞭辟入里的思考。所以这种意义上讲,武侠相通于现实。
出身。
苦难出身而出豪杰者在武侠小说中不乏其人。比如郭靖,杨过,张无忌,从小失去父母,中间经历波折奇遇,最后成为一代大侠;乔峰略有不同,虽然也是遗孤,但他从小不知自己身世,自小被乔家夫妇收养,恩师汪剑通和玄苦,一身武艺且任丐帮帮主名震江湖,他命运的转折起始于事业的鼎峰,那就是被揭露身世是契丹人,然后一路下坡,被世人误解不齿仇视,但他做的是始终不改本色,最后自证清白,一身高义换取辽宋数十年安定。可见平凡者自有平凡者的人生,而命运崎岖坎坷多舛者自有自身的命运注定,要做的那就是不断地坚持坚持再坚持,等待与希望。
机遇。
机遇把人划分成三种: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不仅武侠小说,还有人物传记,对于核心人物和主人公人生的娓娓道来,机遇必然存在。机遇对于不同人的人生而言意味不同,转折点或者跳跃点。下坡变上坡,上坡变下坡,量变变质变等等。先知先觉者预见机遇,而乘风破浪,好风凭借力;后知后觉者,往往在经历后回顾才意识到机遇,晚乎?未迟乎?遗憾乎?庆幸乎?不知不觉者,那就大梦一场,不知他人清醒与否,只终了自己一生。“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心魔。
新修版在最后又增加了探寻“长春不老”,无量山洞的故事。这在我以前看得版本里是没有的。同时把段誉和王语嫣的故事,我个人感觉境界提高了一层。之所以加上探寻无量山洞,我揣测可能是为了解释洞内神仙姐姐和王语嫣之间的关系(相貌相似);而段誉最终没能和王语嫣在一起,最初是因为段誉顾忌父母名节,而之后段誉身为一国之君,忙于国事,渐渐悟出了“心魔”之理。史铁生说,人的本质是欲望。初时不懂,但看完段誉对王语嫣的心路历程变化,我也若有所悟。其实人生中很多局限住我们的,是我们自己,自己的心,自己心中的欲望。想要什么,渴望什么,想得到什么,这就是欲望。欲望驱使,在自己的心。之前我很好奇,为什么唯物主义的对立面是唯心主义,而不是唯意识主义。现在我才理解到,中国古典哲学里,心就是精神所在,意识所在。现代科学观点里,意识是大脑皮层神经传递相关的复杂体现。但意识“害怕”被找到它们的藏身所在,于是转移给心,这未尝不好。心外是无物,无欲则刚强。节欲,控欲,控心。
爱情。
大侠的爱情,要么无比幸福,要么无比残缺。郭靖与黄蓉,杨过与小龙女,张无忌和赵敏,他们都属于克服了障碍最后幸福在一起;而乔峰对阿朱的爱,美在残缺;铁丑对阿紫的爱,美在壮烈。就连段正淳欠了一辈子的风流债,最后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情妇们一个个倒下,最后选择了殉情,读到此时也不禁唏嘘感叹;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刀白凤为了报复段正淳的出轨,使得段誉的生父是段延庆,所以,这算是孽障吗?
“每一只蝴蝶都是前世一朵花的鬼魂,它们来找今生花的肉身;每一对真爱都是前世有情人的有缘无分,它们来偿还欠下的缘深”。
爱情是一种缘,是一笔账,也同样是心魔。
新的一年,愿自己乘风破浪,披荆斩棘,节制欲望,更加快乐,更加健康,更加阳光!2017鸡年农历大年初一于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