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血:一个硅谷巨头的秘密与谎言》读后感_800字
《坏血:一个硅谷巨头的秘密与谎言》读后感800字
一个硅谷明星独角兽,前后融资10亿美金,2018年破产,最终投资人全部打水漂的故事。
1)创始人斯坦福辍学,高颜值,目标乔布斯第二,有个好的愿景和初衷,指尖一滴血便捷地检测数百种疾病。
2)明星董事会,前国务卿舒尔茨,老国务卿基辛格,卢卡斯和埃里森(oracle投资人和创始人)。明星投资人默多克。跟两个大型医药连锁企业合作办连锁健康实验室,潜在的多个医药企业订单。
3)fake it until u make it,硅谷的过渡承诺文化。目标定的太高,承诺升级,演变成造假和欺诈(250项指标只有12项是自研设备检测,而且可靠性极差,另外的都是采购西门子设备检测)。
4)离职员工的抱怨,是真实情况还是诋毁?信还是不信。
5)最牛逼的是霍姆斯拿到默多克的1亿美金投资后要求默多克封杀掉旗下华尔街日报记者的稿子,被拒绝,默多克未曾干预,充分尊重记者的报道自由,无视可能面临投资打水漂的风险。
6)明星独角兽的另一面:没有任何有医疗检测专业技术认知能力的董事会成员或者专业投资机构,董事会强在声望,但是对公司治理没有发言权,股东方都是跨界投资的,传媒大亨默多克、钻石制造商、风投散户;恐吓式管理,技术骨干的意见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流动率过高;错误地一开始就坚持小型化,基本都功能可达性没有先得到保证;错误的模仿硅谷软件公司过度承诺文化,以为定个高目标倒逼研发一定能达成,先卖出去产品再慢慢迭代,生物化学器械的复杂程度远超软件类产品,而且关系到生命健康,不适用这一套打法,口碑、安全、信任是底线。
4)4亿美金估值,两年内翻到60亿,90亿美金估值 对新的投资人而言一点意义没有,一级市场的价格也是边际上买卖方决定的价格,甚至没有卖方,接棒者多数被迫以更高的成本入局。公司是不是真的值这些钱,天知道。
真相和假象的量子特性,当局者或旁观者很难看清,不能被充分认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