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读后感_800字
《仓央嘉措》读后感800字
第一次知道仓央嘉措是在高中,基于最好朋友的爱情,那时以为最好的爱情就是仓央嘉措和仁增旺姆、小庄和小影以及会宁一中的刘和会宁二中的杨,那时就从心底种下了两颗圣洁的种子:爱情和西藏。从此对爱情开始有了朦胧的认知,对西藏有了神圣的向往,暗自决定这辈子一定要去趟西藏去趟布达拉宫,去朝圣去洗涤,可是还没有去过,总觉得像西藏那么圣洁的地方不能轻易亵渎。爱情和西藏也一直是朦胧、圣洁到不敢轻易触碰。两年前买过一本仓央嘉措诗集,里面收集了于道泉和曾缄翻译的版本,翻开就呆住了,这根本不是我脑海里的仓央嘉措,居然有这样无聊的人写这种东西来亵渎仓央嘉措,所以根本不愿意看。过了许久,忍不住翻开读了下去,韵律、措辞、感情…没有一样是我想象中的,哪里算诗,简直就是再日常不过的口水话了,而且感情不过是些不得恼之、得之弃之,不见思之、相见烦之一类庸俗到不能再庸俗的俗事了。对仓央嘉措大失所望,尤其是仓央嘉措的爱情,不单没有圣洁,反而多的是滥情、薄情,就是一般的风流还算不上韵事的所谓爱情,放到现在来讲,决逃不了一个“渣男”的帽子。前几个月又读一遍,不能说可以接受(因为本就没有什么接不接受,只有存不存在),只能说换了一种思路,原本那个完美的仓央嘉措就是我单方面强加给他的,所有对仓央嘉措的幻想也只是幻想,只有历史资料里这个、人们研究探讨的这个才是真实存在。但是习惯了幻想已经不能改变幻想中的爱情和西藏了。读完这本书,基本所有的诗、所有的事,还是一如诗集里那么“庸俗”,但是已经足够了,也许这样的仓央嘉措才是有血有肉的仓央嘉措,这样的西藏也并不能说明它不圣洁,我相信写进书里的爱情已经经过了处理,已经赋予了诗意的美感,可是即便这样也是庸俗不堪的,也许这样的爱情才不至于过于虚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