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正文

《如父如子》读后感_2200字

2019-08-15 15:59:22 读后感

《如父如子》读后感2200字

2013年,由福山雅治主演的亲子题材电影《如父如子》获得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电影同名小说由是枝裕和与佐野晶共同创作。作为是枝裕和最擅长的家庭亲子类题材,《如父如子》是他受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多起婴儿错抱事件的启发写下的故事,也令他获得了第37届日本电影学院最佳导演奖的提名。


无论是题材还是故事本身,《如父如子》都可以列入我最喜欢的是枝裕和电影。婴儿被抱错的题材并不鲜见,血缘和情感的取舍向来都难以抉择。但比起那部赚足了人们眼泪的韩剧《蓝色生死恋》,《如父如子》则显得克制得多。作为是枝裕和最为驾轻就熟的亲情和儿童题材,剧情的狗血丝毫无法影响他出色的发挥。他没有刻意煽情地将镜头聚焦在因抱错孩子而引发的悲伤及情感折磨上,相反,他瞄准无数生活化的场景细节——聊天、吃饭、睡觉、玩耍、聚会……一笔一画地细细勾勒,不动声色地为每个身在其中的人们积蓄着各自的情感与情绪,记录他们的怀疑、挣扎、思索、成长与醒悟。


“有些工作只有我才能做”。当良多充满优越感地对雄大解释自己没时间陪伴孩子的原因时说。而雄大微笑着反问:“为人父也是非你不可的工作,不是吗?”表面上看,这是生活在两个不同阶层的人之间的互怼。但其实,它又是两位父亲以爱为棋子的一次对弈。雄大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足以令良多溃不成军。他一直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骄傲:英俊帅气、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然而在这个出身卑微、外貌平庸的电器店老板雄大面前,他的自卑与烦躁都无处遁形。他第一次意识到,在他人眼中,自己不过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他伟大的事业、自以为是的骄傲、自信又笃定的一切,都只是华而不实的装饰。他在妻子失望的眼神里同样洞悉了这个秘而不宣的真相,这令他充满挫败感,曾经自信的一切轰然倒塌,甚至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在雄大面前,不能陪儿子露营放风筝的自己,不愿陪儿子洗澡的自己,连玩具都修不好的自己,又有何骄傲的资本呢?


除此之外,想要换回琉晴的心魔也在深深地折磨着他。他无法忘记庆多的善良与温和,也无法放弃琉晴的叛逆与不羁。一边是朝夕相处的情感依恋,一边是根深蒂固的血缘关系,良多面对的选择,是每一个家庭都难以抉择的难题。


“今后,这孩子会越来越像你。相反,庆多会越来越像他的父母。早点把孩子换回来,再也不要跟对方一家人见面了。”父亲良辅语重心长地强调着血缘的至关重要。


“就算没有血缘关系,也没关系的。一起生活,就会处出感情来,也会越来越相似。我就是这样想着,才把你们两个抚养大的啊!”继母信子温和慈祥的话语,却印证了情感的不可忽视。


最终,良多为庆多和琉晴安排了一个关于交换的 “任务”:各自到对方家中去住一段时间。听起来像是游戏,让人想起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里,父亲圭多用一份伟大的父爱,在残忍的纳粹集中营里为儿子书写的那个美好童话。而良多交给庆多这个充满嘲讽的任务,表面冠冕堂皇,内里却龌龊无比。他试图用游戏的方式去减轻自己内心的痛苦,换来的却只是更多的失落与迷茫。回忆庆多,脑海里都是温柔的往事;而面对充满敌意又叛逆拧巴的琉晴,他又深感无力。这多像生活本身,像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挣脱的那种魔咒:拥有的不懂珍惜,期待的却无法驾驭。


书中最打动我的一个场景和电影里有所不同,但却更加细腻:庆多交换到琉晴家的第一个夜晚,在全家人倒头酣睡之际,只有他因想念爸妈而了无睡意,他想给绿打电话,却又怕良多嘲笑自己不够坚强和勇敢。敏感怯懦的庆多,太想在强势聪明的爸爸面前证明自己的努力与存在,他怕无法完成良多交付的伟大“任务“,然而他又默默地安慰自己:如果只是给绿打电话道声晚安,应该不算不坚强不勇敢吧?他试着走到电话旁边,却难过地发现,通往放置电话房间的卷帘门早已紧闭。于是小小的他,就那样站在黑暗的卷帘门前,难抑悲伤……


每次读到这一段都会泣不成声。是枝裕和的叙事是那样流畅,自然,他从不用煽情的台词去催人泪下,而是以安静的姿态缓缓诉说,将生活最朴实的一面呈现在我们面前:世界在一片寂静中沉睡,只有庆多落寞的背影伫立在黑暗中,表面静寂无声,内心汹涌翻腾。庆多无声的呼吸,充满童真的悲伤,都是对成人世界的无声控诉。这是只属于是枝裕和的温柔与敏感:沉默不语,却胜过千言万语。


《如父如子》的内核,更像是父亲良多对自我的一种审视、反思与重塑。它关乎父爱与成长:什么时候一个父亲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父亲呢?是孩子呱呱落地那一刻因喜悦而滋生的责任?还是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某一瞬间的蓦然顿悟呢?


最终让良多深受触动的,是那部曾赠与庆多却被庆多拒绝了的相机。看到自己专注于工作的身影,疲惫不堪的睡态、刷牙的背影、沙发上小憩的脚丫……那些模糊失焦的照片里,记录着庆多所有无法言说的秘密,是他无声的告白,也是他渺茫的希望。


良多迫不及待地来到庆多身边,不顾形象地大喊:“任务已经结束了。”那一刻,他终于如释重负。如果说庆多的到来是个错误,那他在这份错误里所收获的成长早已远远超出错误本身。并不是每个父亲都明白“父亲”二字所承载的含义。成长不只意味着变得强大或优秀,也要学会道歉与和解。不仅仅是与世界或他人的和解,比这更重要的,是与自我的和解。说到底,血缘关系所带来的亲情,不过是一种生物意义上的本能,而朝夕相处所积淀的情感,才是超越一切的温暖羁绊。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