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正文

《大雪将至》读后感_1200字

2019-10-05 08:38:11 读后感

《大雪将至》读后感1200字

短短两三百页的译文小说,跨越了半个多世纪,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的一生,社会变迁,科技发展。

第一次读到在词汇上将第三人称主人公塑造得似乎可有可无的小说,仿佛艾格尔感官迟钝,无论身体遭受的疼痛,还是爱情婚姻中的期待欣喜,无论是战乱的苦难,还是对科技发展普及到的大众生活中的“怪物(电视、电话、公共汽车)”的不适与恐慌。小说从头到尾客观地描述了一切,主人公的成长、爱情、工作,战争,科技带来的新生产品以社会需求的变化,客观到没有着墨人的情感和情绪,仿佛不是以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还是一个重情孤独的人的视角――一切都轻描淡写,却深深了印在了读者的心里并产生共鸣。这是作者写作的魅力,也是生活赋予了我们足以共情的各种经历。

没有情感的着墨,仍是感动,行为的背后是感情。艾格尔对“羊角汉斯”的照顾与担心,对玛丽的想念和对家庭的渴望与担当,对工作的认真,对生活的忍耐,对旁人的宽容,都有巨大的感动和能量。他在俄罗斯被俘写给亡妻一首诗,好像爱人还在,好像一切苦难都没有发生过,他感恩自己在遍地残肢尸体中还活着,写完后把信埋在脚下的土地。眼泪都下来了。战后重回家乡,科技的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单一的人力不再被需要。艾格尔也老了,没有力气了,为了活得好一点,他适应了社会的变化,重新定位,凭借已经成为本能的经验做起了登山导游。游客眼中多美的景色,他都是麻木的,在那个他长大、老去、也会死去的土地上,除了生活,他什么也没有。疼痛,雪崩,孤独。

小说中也出现了几次“慢”。艾格尔走得慢,在每次腿受伤之后坚持走路,慢慢恢复。他学习慢,学得不多,婚后玛丽为他读杂志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给亡妻写信,字大潦草,写得慢,“丘陵后面快天亮了”。

最后到了“羊角汉斯”的死和艾格尔幻觉中出现了前者生前说到的“寒冷的女人”,惊觉从魔幻现实主义的角度看“羊角汉斯”莫不正是艾格尔自己,或者说“羊角汉斯”所说的“寒冷的女人”之于他的意义正如玛丽之于艾格尔的意义――丧失于寒冷中的挚爱,孤独人生中唯一的陪伴与慰藉。不同的是,“羊角汉斯”终究抵御不了生活的磨难和孤独,选择去追随幻想中的“寒冷的女人”――比活着简单轻松、变相美好的死亡。而艾格尔在短暂的疯癫之后恢复清醒,继续忍受苦痛活到死去。这个隐晦的对比的更高明之处在于,“羊角汉斯”的死必然是他消失后的一段时间,作者却把它写在小说的结尾、他死后的四十多年以后、艾格尔死前。小说最后在艾格尔的葬礼之后又回忆了一段他死前的短暂疯癫,他清醒后说:“还没到这一步呢。”

人生是辛苦的,生活是孤独的。但是还是要努力认真地生活。最近李诞的一句话“人间不值得”很火,却是多次解释仍被误解。他说活得高兴点,人间不值得。

经历,思考,写作技巧,对好的作家和好的小说非常重要。这本小说还胜在不赘言,文字简练,恰到好处,翻译也不错,忍不住萌生了阅读原文小说的冲动。

值得多次品读。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