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正文

《苹果酒屋的规则》读后感_1600字

2019-09-11 07:56:10 读后感

《苹果酒屋的规则》读后感1600字

离开,只是为了更加坚定的回来!
文/徐海江
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大多数的人都会产生一种时间与时空上的错觉。每天上班的路线是一样的,工作的内容也差不多,冷不防眼前就会生出一种很熟悉的场景。去年的今天与今年的今天,感觉好像没什么区别。生活突然像是变成了一个怪圈,你怎么走也走不出去,在周围人的规则下,在怪圈的圆环上,你周而复始地绕了一圈又一圈。
于是,厌倦总是在你情绪低落的时候,开始肆意地侵蚀你,一旦进入到这种情绪中,就会有一种闭塞与被约束的感觉,连心率都会加快,仿佛要冲出表面肌肉的包裹。可是,怎么能让自己的心脏跑到外面来呢?所以,要想获得内心的平静,身体和灵魂必须要有一个在路上。去外面,因为外面的世界足够精彩,外面的世界也足够广阔,会让人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从而忘掉自己的存在。
然而,去的地方多了,在外面的时间长了,你又会发现,外面的世界同样存在很多不同的规则,外面的世界同样也是一个怪圈,只不过,这个怪圈要大一些而已。因此,看过了、经历过了,回来了,就老实了。
约翰·欧文的《苹果酒屋的规则》里的荷马就是这样。他很年轻,外面对他而言具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加上在他生命里扮演着父亲与老师角色的拉奇医生,他的期许让荷马身上有种重担压身的感觉,而荷马自己却并不那么想。这就像是我们普通家庭里的问题少年,总是不喜欢父母强行为自己做决定一样。所以,连曾经与美洛尼许下的绝不离开的承诺都没遵守,他一有机会就逃离了从小生活的孤儿院。
美洛尼和荷马一样,都是圣克劳兹孤儿院的孤儿,只是梅洛尼比荷马要大一些,为此也更早懂得男女之事。在孤儿院附近废弃的一栋破楼里,年长的美洛尼让荷马初尝到了禁果的滋味。为此,两人许下了一个只要对方在,就不离开这家孤儿院的决定。可是,荷马没过多久就失言了。他爱上了来孤儿院打胎的坎蒂,而坎蒂是带着她的男朋友华力一起来的。但那又怎样,他还是和坎蒂、华力一起来到了苹果酒屋,在这里,他们三个人怪异地生活在一起,打破了婚姻的制度规则。
那天,美洛尼和荷马在那栋废弃的破楼里时,有只雄鹰抓了一条蛇从空中扔下来,砸穿了那栋破楼的屋顶。荷马就是在那个时候,给了美洛尼一个承诺的。所以,我以为美洛尼就是那只雄鹰,而荷马就是那条蛇——你若是想逃,我就把你从空中扔下去摔死!
可当我带着这个人设看到最后时,我才发现我错了。
荷马因为不喜欢拉奇医生给人堕胎,又因爱上了坎蒂而离开了圣克劳兹孤儿院,来到了坎蒂家的苹果园工作。美洛尼也跟着马上就离开了,因为她想要找到荷马,听他给她一个解释。然而,谁能想到那一别之后的再见,彼此的人生都已过半。而此次一别之后的再一次见面,竟然已是阴阳两隔。荷马以接替拉奇医生的职位的方式回到了孤儿院,而美洛尼也会来了,只不过她是以遗体捐献者的身份回来的。她在这家孤儿院长到了25岁才离开,她从来没有为孤儿院做过什么,反观荷马十几岁就已经成为拉奇医生的得力助手了。美洛尼听闻荷马回到了孤儿院,她便一这种方式来报答孤儿院对她的养育之恩。所以,其实美洛尼才是那条蛇,而荷马则是那只雄鹰。
荷马的回归源于拉奇医生的逝世,就像书的腰封上写的——我们一生中,总会因为一个重要的人突然离开,而忽然成长!
荷马在苹果园的那段时间里,接触到了很多形形色色的人,以及底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尤其是在男权社会下女性的生存状态,让他对堕胎有了新的认识。
人通过历练之后,原来不能接受的、不能理解的,终于可以接受与理解了,这也许就是一种成长吧,所以,当得知那个既像老师又像父亲的拉奇医生离世后,他找到了自己回来的理由——回来当一个即为人接生治病,也为人堕胎的医生。就像小说里说的——最高的规则不过是替人着想的善良。
也许,天使与魔鬼是可以共存的吧!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