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正文

《盛夏的方程式》读后感_3000字

2019-08-11 12:17:11 读后感

《盛夏的方程式》读后感3000字

那年夏天的方程式 注定无解。(含剧透)

看完整本书感触实在是很多,趁记忆比较清晰赶紧写下来。

又是一个关于守护的温情故事,与嫌疑人x相似,却比嫌疑人x更能打动人。相比于石神,这是更伟大的牺牲,更长久的守护。汤川说,这么大的牺牲,必定是远远凌驾于男女之间的爱情。那便是亲情。

先说一下主要内容。仙波是一个有家室的男人,却邂逅了美丽的节子,两人一见倾心。后来,节子要和重治结婚了。在结婚的前夕,节子想要向仙波做出了断,于是,她怀上了仙波的孩子成实,而这个秘密终将带来无穷灾难。果然,三宅伸子找上了成实,并扬言要揭穿真相,却万万没想到被成实用菜刀夺走了性命。仙波知道后,决定用自己的一生去换来亲生女儿的幸福,于是他骗过警方替女儿坐了牢。然而敏锐的警察塚原察觉到了事情的蹊跷,在仙波刑满出狱后终于从他的口中找到了事情的真相,此时仙波历经磨难,早已病入膏肓,善良的警察将他安顿在善终医院里。警察为了能让仙波在临终前再看一眼自己的亲生女儿,便只身前往他们一家所住的地方表明自己的意愿。不料节子和重治疑心太重,重治害怕秘密被揭穿,便设计将警察害死。腿脚不便的他,让一个孩子从旁协助,使无辜的恭平无意识下成为了杀人的利器。最终伪装成一起由自己造成的意外。夫妇二人被捕入狱。

先说说整个故事的情感主线,也就是两位父亲。第一位父亲是仙波,他连亲生女儿的面都没见过,却可以在十四年后,毅然决然地替她顶罪,而这一瞒,就是十六年。十六年中,他经受牢狱之苦,家破人亡,最终还患上了癌症。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在保护着女儿。而另一位父亲,重治,他明知成实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却仍将她视为己出。为了保护成实,保住家庭的安宁,他不惜杀了警察,自首入狱。两位伟大的父亲相继牺牲,可歌可泣。只是重治的做法实在有些残忍。但都渗透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实在不能不让人感动。

再说说成实,十六年前的杀人凶手。难道她就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吗?我觉得也不是,她有自己的痛苦。她每天唤做父亲的人,和她没有半点血缘关系,甚至一直都在怀疑她的身份。而她的亲生父亲,在她还没出生时就离开了她(这境遇跟我景睿真像),临终前都没能见她一面。她有个窝囊软弱又疑心极重的母亲,遇到事情不敢面对,一心只想着如何隐瞒。她的身上流着两家人的血,身世的尴尬,让她必须经受猜疑、矛盾、痛苦。她本就是个可怜的人,可我并不觉得她是个不该出生的人。任何一个活在这世上的人,必然有他存在的意义。私生女虽然尴尬,却肩负着两家人的责任。她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力量,让两家都得以平安。而她没有,我只看到她为了自己一时的错误,让两家人家破人亡。这不该是一个女儿应有的表现。她若能在杀人后,勇于面对,勇于承担,便不会有日后那么多人的牺牲。于家庭而言,她没有尽到一个身为女儿的责任。至于她愿意一生守护大海,不过是自我麻痹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罢了。她亲手断送了那么多人的人生,这不是守护大海就能赎罪的。她将终生都背上罪孽,带着忏悔过完一生。我总觉得,成实是个不该活下来的人。

总体说一下整个家庭。女儿犯错,却迟迟不敢承认,这是懦弱。为人父母者的反应不是“我陪你一起面对,一起承担”,而且“我要保护你,我要替你顶罪”。实在不行还要杀人灭口,这是愚蠢。明明知道生父在顶罪,还装作若无其事,这是卑鄙。知道养父为自己牺牲,还要隐忍不发,这是自私。所有人的付出,都是为了保护成实,保护秘密,保护这个如同海市蜃楼般的家表面的平静。仙波并没有害人,只是一个人默默承受。而重治打着爱的旗号,伤害无辜之人。自私到极致,便是彻头彻尾的“恶”。纵观整个家,每个人都极度地扭曲,只为了一个秘密不被揭穿。其实揭穿又如何?

盛夏时节美丽的玻璃浦海边,突如其来的命案冷却了夏日的热浪,留下了冬日的寒风。而汤川的出现,正如一缕春风般温暖柔和。

汤川的善良,让所有人得以善终。所以故事的结局,自然是按照多数人的意愿发展下去。汤川没有把真相告诉警察,而是带着秘密继续生活,维护好这个家庭的安宁。这样的结局确实让人欣慰,至少没有让一个平静的家庭翻天覆地。但我认为这样的结局是不合理的。三宅伸子只是一个有些自负的女子,她只是说了几句作死的气话,就被人害死了(所以平时说话一定要小心,别轻易得罪了人)。塚原只是一个善良又敬业的警察,一片诚心待人,却被人误会杀死(人善被人欺,想不到小说里也这样)。恭平一个偏执又可爱的孩子,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被人当做刀来用。他们这些无辜受害者,没有理由得到这样的结局。成实一个人毁了那么多人,她也没有理由还能这样若无其事地活着。

与嫌疑人x残忍地揭开真相完全相反,汤川这一次选择隐瞒,让我们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教授,一个不仅高智商,还高情商的汤川。为什么很多案件的结局都由汤川来决定?因为他有着超乎常人的细心和智慧。他紧紧通过几个细节和一个房间的探查,便推断出了全部经过,此后的一切只是在验证自己的判断。这么聪明的人,自然掌握着决定权。最终汤川通过理性睿智的思考,选择了妥协。

这里不得不好好说说汤川和恭平了。很少愿意插手案件的汤川,这一次竟然主动协助警察。原因就是他不止一次提到的“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某个人的人生,我必须竭尽全力,避免这件事情的发生”。于是主动为“某个人”保驾护航,一段忘年交就此展开。敏锐冷淡,骄傲凉薄的他,在遇到恭平之后,化身暖男,理性地面对真相,感性地面对人情。汤川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保护他。汤川一腔的热情,从未有过的温柔,至真至善,至宽至诚,都给了恭平。

两人初次相遇,恭平被人为难,他挺身而出替他解围。汤川本订好了酒店,却搬到恭平住的旅馆。恭平偏执的想法与他的理想主义相违背时,他循循善诱,引导他用另一种视角来看世界;汤川给他讲他最讨厌的数学题,看着他做暑假作业;陪他放烟花,给他讲烟火的原理,领他思考,带他进步;在旅馆里,顿顿吃山珍海味的他却提出和恭平吃一样的饭菜,甚至不要退款;吃饭时给他做实验,给他讲纸的燃烧原理;恭平脱口而出的“想看看200米深的大海是什么样子”,一个孩子的小小愿望,他彻夜研究,无数次地实验,甚至搭上自己的手机,推掉自己的工作,只为满足他的心愿,终于让他看到了美丽的海底……

而最重要的,为了不给恭平造成伤害,他选择隐瞒真相,守住秘密。对于这点我说不好他是否是自私的,曾经面对一个微不足道的流浪汉都不忍让其枉死的汤川,如今一个无辜女子与一位尽职尽责的警察相继被杀,他却为了自己的私心选择隐瞒。不仅隐瞒了近期发生了命案,连十几年前成实杀人的真相都没有揭开,只因他想让成实保护好恭平。又或许他的做法是一种大爱的体现,为了所有人都不白白牺牲,为了留住恭平身上最美好的东西,比起法律的制裁,护他成长胜过对善恶的扬惩。恭平也一次次被汤川的气质所吸引,从而对他产生情感和精神上的依赖。最后的最后,两人分别,汤川去车站送他最后一程,告诉他,一切问题,都会有答案。在这之前,我会和你一起思考,一起烦恼,你不是一个人。

看到结尾,曾经的一个个温暖的画面又浮现在脑海。夕阳下在海边的温情一刻,阳光下两人一起做实验的快乐,旅店里一起吃饭的惬意,日常一起探讨问题的专注,离别时依依不舍的难过,大教授与小正太,真的是一对相见恨晚的忘年交。

七彩水晶般光彩照人的玻璃浦,盛夏海边的这个复杂的方程式,汤川虽早已解出,却又不忍将它公开,只得将它设为无解。最后他将选择权交到恭平的手中,让他日后,靠自己去解开方程,去寻找那年夏天的答案。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