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正文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_800字

2019-09-17 22:52:28 读后感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800字

真情·妙悟·哲思

——读《相约星期二》

学生问:“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

“与生活讲和。”教授说。

这可谓是《相约星期二》全书的根本要义所在,对那些迷路的灵魂而言,这句忠告犹如一味良药。

《相约星期二》是一个心理学教授临终前的采访笔录。在主人公莫里教授病情逐渐恶化的十四个星期里,作者与教授就人生的各个维度展开了一些讨论:关于世界、遗憾死亡、家庭、金钱、爱、衰老及原谅等等。从第一次相约到最后一次见面,这样的讨论持续了14个星期。作者眼看着他的老师一次比一次衰弱,直到葬礼来临。书中不仅是两者简单又意味深长的对话,还穿插了对莫里在病榻上的细节描述,多次巧妙地穿插作者亲身经历的暴力、诉讼等社会事件,这些都与莫里教授的人生世界形成鲜明的对照。这种结构,让人读来亲切生动自然、信息量丰富,印象深刻,与有关人生意义的教科书式的写作有很大区别。

看了这本书,很自然会想起我国作家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史铁生是一位勇于承担精神苦难的作家。他每天都在与死亡较劲,每个星期,他要去医院做两三次透析,如果不去透析,他的生命就难以为继。他以惨痛的个人体验与独特的审美视角叩问个体生存的终极意义,寻求灵魂的超越之路,形成了有着强烈哲理思辨与生命诗意的生存美学。而在《相约星期二》中,莫里教授顺从了命运的安排,决定带着尊严、勇气、幽默和平静等待死亡的降临:世间病与痛,尽付笑谈中——

谈到死后火化,他对家人说:“千万别把我烧过了头。”谈到墓地,学生说:“我会去,但到时候就听不见你说话了。”莫里笑了:“到时候,你说,我听。”

一个普通的美国老头,一些普通的话语,没有宏大的叙事,宛如一杯杯白开水,平淡却解渴,读完让人怅然良久。死,是漫漫人生的终点,但作为生命的价值,却不该是句号,生命的意义应远远超出生命的时限。

《相约星期二》把真情、妙悟、哲思三者统一为整饬的乐章,需要我们安静下来细细品读,同时也让我们因这次阅读而安静下来。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