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正文

《乡下人的悲歌》读后感_2200字

2019-10-02 09:51:08 读后感

《乡下人的悲歌》读后感2200字

看完很久都不知道该怎么写感想,晚饭后坐那儿想了很久,由作者的经历、特别是所处的阶层,以及后来的改变,想到了我的家乡,想到了新疆支边时接触的一些少数民族,想到了当老师以后遇到的一些学生。

我的家乡,鄂西北的一个小镇,跟作者所在的阿拉巴契亚一样,也是山区。也许因为父母都在单位工作,没有感受过作者所描绘的那种父亲或母亲情绪不稳定的家庭,也没有见过存在酗酒、毒瘾的家庭是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我们那里的村子是不是跟作者所处的环境一样,但就我的生长环境而言,许多父母所存在得问题仍然会在子女身上延续,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和自己的父母一样,我们不太会处理亲密关系。可以很好的和外人相处,家里以外的人都觉得这个人真是个天使一样的好人,但自己的家人却时常有种身边有一个恶魔的感受。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对家人表达爱,遇到问题时不知道该怎么跟家人沟通,让家人了解我们的想法、同时了解家人的想法,总是以大呼小叫、蹬鼻子上脸的方式来表达自我,无论多么在乎却永远说不出“我爱你”。也许我们耳濡目染,习惯了这种相处方式;也许和作者一样,我们也觉得谁认错谁就输了。上大学后才渐渐发现,那些人缘好、受人欢迎的人都很会撒娇,口头禅也是“我错了”,原来承认自己错了,并没有谁会把你怎么样,反而很容易喜欢你的真诚。

大学毕业时选择了当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在祖国最西北的那个小城市生活了两年,对当地的风土人情算是有些了解,非常喜欢他们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态度。在大部分当地人的概念中,吃喝玩乐才是最重要的,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不亏待自己,吃饭时先吃饱,以肉食为主,等到大家都吃饱了开始喝酒,一轮一轮的喝,边喝边随着音乐跳舞,这个过程至少四个小时。有时间又有闲钱的时候就带着一家人出去旅游,我认识的很多家庭的小孩,不到十岁已经去过了很多很多地方旅游过。新疆人都非常热爱新疆,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你们内地那个人多呀,过个马路就跟暴乱似的,我们新疆多好,好吃好喝好玩的”,而且很多四五十岁的人手机铃声都是《我们新疆好地方》。那时我经常想,这里哪儿还需要内地来“援疆”啊,比我们内地人生活的幸福多了呀。其实,即使是现在,我也没有弄明白“援疆”的意义何在。据说当地的一些少数民族经常拿着政府给的一年的补助,去集市上买酒,回村里买羊,然后过一段只有酒肉的生活,吃完以后再去政府要,不给的话就“活动”。我仍然不知道我们支边在“支”什么,我们又能“支”什么。

兜兜转转了几年,最后成为了一名老师。一开始在培训机构工作,所教的学生大多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毕竟两个小时的课500左右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这些学生分为三类,不学习的、迫于家长的管束学习的、自己要学习的,比例大概是5:3:2,不学习的几乎都是因为找不到学习的动力。有一个初三的男生,家里很有钱,人也很聪明,玩了三年游戏,每次上完课布置的作业从来不写,经常上着课反驳我“读书有什么用,我一哥们做直播一天都能赚好几千”,我被噎的不知道该说什么。而他的想法在他们的群体中非常普遍,我不知道该如何去改变他的想法,确实,即使他这么堕落下去未来也不会有多差,毕竟家底和资源在那儿摆着,没准他心里想的是“你数学学的好又怎么样,拼命上一天的课还不如我哥们几分钟赚的多”,现实这么没有说服力,感觉说什么对他也没用啊,每次这种时候我都有深深地无力感。我们的社会和民族没有信仰就算了,什么时候没有底线的人也那么多了呢?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也不知道我想表达什么,只是把我想到的一些零散的事情描述出来,它们之间大概有共性,也许是——我的生活中像城里人和乡下人这么明显的阶层很少,但每个人都会有所存在的阶层,正如矛盾的两面性,每一个阶层也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生在其中的我们该如何尽量延续好的一面,努力让不好的一面对我们产生最小的影响呢?

这个问题或许和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差不多,引用作者的一段话来表达我的看法吧,“等到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没有哪一本书,哪一位专家,或是哪一个领域能够解答现代美国发生在乡下人身上的问题。我们的悲歌无疑是一个社会学上的问题,但同时也与心理学有关,与社区有关,与文化有关,与信仰有关。”

是的,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如果放在高中政治题目中,标准答案大概是“从国家层面……”、“从社会层面……”、“从个人层面……”,国家和社会层面,我真的考虑不到那么多了,我只是在想,我能做些什么能够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们从所处的阶层中受益呢?

从作者逆袭的故事种也许能总结出,让孩子们一定要努力读书,努力读书才能怎么样怎么样,但现实是,这些“鼓舞人心”的话他们从小听到大,还是找不到学习的动力,所以我想,不如从细节上入手。

一直以来我都会在我的课堂中加入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毕竟大多数情况下数学都是那个最不受待见的学科。每次备课时我都想,这个概念有点枯燥,我要列举什么样的例子,他们才会觉得有趣呢?这个公式不太好懂,我要用什么样的方式讲解它的推导过程?于是,我上着课,经常会在应用题中用到“王者荣耀”、“TFBOYS”、“鹿晗”等等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举例,讲几何图形的时候会在课前准备很多自制的道具,课堂中边做实验边讲解。我只是想让学生们能够多听进去一些知识,也自认为这些做法比那些鸡汤更有效果。不知道这些能让他们的成绩提高多少,至少当越来越多的学生告诉我最喜欢上的是数学课时,我的内心是喜悦的。

但愿我们的每一份努力,都能有回应。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